-
公开(公告)号:CN119912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78546.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D307/33 , A61P31/04 , A61K31/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抑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N‑(3‑环丁内酯)‑4‑硝基苯丁酰氨,及N‑(3‑环丁内酯)‑4‑硝基苯丁酰氨在治疗耐药菌慢性感染中的应用。N‑(3‑环丁内酯)‑4‑硝基苯丁酰氨不仅能够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QS系统,增强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而且安全性良好,可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慢性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8370.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7036 , A61K31/365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P11/02 , A61P2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3‑环丁内酯)‑4‑硝基苯丁酰氨与阿米卡星组合物,以及该组合在治疗耐药菌慢性感染中的应用。N‑(3‑环丁内酯)‑4‑硝基苯丁酰氨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后,不仅能够显著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而且大幅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量,可应用于防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慢性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837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0169.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雄黄浸出液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Dom‑BY3雄黄浸出液和紫杉醇组成。相对于单独使用,联合用药具有显著的抗肝癌特性,剂量需求更小,毒性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1248.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犬细小病毒的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发现一种对犬细小病毒免疫效果显著的抗原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亚单位疫苗的制备策略,采用融合蛋白策略实现了抗原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可溶表达,产量最高可达60mg/L,表达效果与昆虫表达系统表达效果接近,但是构建及发酵生产过程更为简便,生产成本更低,且制备出犬细小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力更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898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12253.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6/605 , A61P39/06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春桑叶在制备抗衰老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春初采摘的春桑,能够显著提高早衰模型动物的寿命,延缓其衰老进程,能够被用于制备抗衰老药物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
-
-
公开(公告)号:CN106449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7814.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H01L29/772 , H01L29/10 , H01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22 , H01L29/0684 , H01L2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沟道隐埋层的电流可控型静电感应晶体管(SIT),包括漏极、位于漏极之上的低阻单晶衬底、位于低阻单晶衬底之上的高阻外延层、位于高阻外延层内沟道下方的隐埋层和位于高阻外延层内相互并联的多个SIT单元,其特征在于隐埋层位于沟道下方0.3~0.7um,掺杂浓度为5×1014~1×1015cm-3,隐埋层厚度为0.4~0.6um。本发明的器件能够在保持结构、材料以及工艺等互相影响的制造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独立的参数,来调控SIT的电学参数从而调控SIT的输出特性,从而制备出性能优良的SIT。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7553.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衍生物与塞内卡病毒抗原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通过将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衍生物基因与塞内卡病毒抗原基因融合并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克隆到pET‑28a(+)载体,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融合蛋白,经体内实验验证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激活TLR5配体活性,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并为塞内卡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35706.0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D413/12 , C07D261/08 , C07D261/12 , C07D417/12 , A61K31/422 , A61K31/42 , A61K31/427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为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公开了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通过基于已知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对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并对活性最好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发现优化的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抑制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药的细胞的增殖,并诱导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药的细胞的周期阻滞,自噬和凋亡。本发明公开的化合物作为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6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444595.5
申请日:2020-05-2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nventor: 李红玉 , 李婷 , 支德娟 , 李洋 , 王欣 , 史彦斌 , 马兴铭 , 朱红梅 , 王梅竹 , 刘燕 , 段建功 , 张涵姿 , 葛广飞 , 赵陇和 , 岳昭蓉 , 何玉红 , 刘怡瑶 , 宋美娟 , 谢飞 , 王如玥 , 谢亲建 , 宋鹏 , 裴月娟 , 海洋 , 王宁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长效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高了血管生成内皮抑素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对黑色素瘤的抑制效果,另一方面又延长其半衰期,进一步增强了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