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137603.0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电池单体。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配置工序和胶粘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作为双层胶粘片的热塑性胶粘剂4,所述双层胶粘片具有第一接合层41和第二接合层42。在配置工序中,在使第一接合层41与膜电极组件21相对并且使第二接合层42与树脂框架3相对的状态下,将热塑性胶粘剂4配置在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之间。在接合工序中,将热塑性胶粘剂4进行加热而使其增塑,进而使增塑后的热塑性胶粘剂4的温度降低而使其固化,由此经由热塑性胶粘剂4将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胶粘。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186315.6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86 , H01M8/0276 , H01M8/0202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器和用于制造分隔器的方法。用于制造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器的方法包括:在分隔器本体的表面中形成粗糙化区域的粗糙化步骤;和在分隔器本体的表面上模制垫圈的模制步骤。在模制步骤中,在包括粗糙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中模制垫圈。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1502863.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包括电解质膜的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片部件、以及一对隔离件,第1隔离件具备向与配设有电解质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1凸部,第2隔离件具备向与配设有电解质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2凸部,在从相对于电解质膜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1凸部和第2凸部与电解质膜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第1凸部具有第1重复部和第1非重复部,第2凸部具有第2重复部和第2非重复部,第1凸部具有在第1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2凸部具有在与第1长边方向交叉的第2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92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354710.X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发电单元的第一树脂框架具备: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燃料气体引导至膜电极接合体的一方的面;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氧化气体引导至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方的面,非发电单元的第二树脂框架具备燃料气体连通构造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中的任一方,上述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燃料气体引导至导电性部件,上述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氧化气体引导至导电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480061696.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258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6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组的上下方向上使冷却的程度均匀。在燃料电池组中,在夹设于多个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的阳极侧隔板中具备:隔板中央区域,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向;外缘部,从隔板中央区域沿外缘延伸,且具备多个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及肋,从对相邻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之间进行划分的各梁部起,跨及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与隔板中央区域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1696.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258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6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组的上下方向上使冷却的程度均匀。在燃料电池组中,在夹设于多个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的阳极侧隔板中具备:隔板中央区域,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向;外缘部,从隔板中央区域沿外缘延伸,且具备多个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及肋,从对相邻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之间进行划分的各梁部起,跨及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与隔板中央区域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6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80069140.4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0 , H01M8/0202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隔板具备波形部,该波形部由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交替反复排列而成,具有波形截面形状,该第一槽部是向第一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一表面侧形成有第一流体用的流路,该第二槽部是向与第一表面侧相反的第二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二表面侧形成有第二流体用的流路。各第二槽部是从第二表面侧观察到的深度比其他的部分浅的浅槽部,且在浅槽部的位置的第一表面侧具有形成将隔着浅槽部相邻的两个第一流体用的流路空间连通的连通流路的至少一个浅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90276.1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84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气的供给路径将多个燃料电池组彼此串联连接。供给路径包括下游供给路径和循环路径,下游供给路径被配置成对下游侧上的燃料电池组供给被供给到上游侧上的燃料电池组的氢气的排气,而不使排气循环到上游侧上的燃料电池组,循环路径被配置成使来自下游侧上的燃料电池组的排气循环到下游侧上的燃料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354710.X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发电单元的第一树脂框架具备: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燃料气体引导至膜电极接合体的一方的面;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氧化气体引导至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方的面,非发电单元的第二树脂框架具备燃料气体连通构造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中的任一方,上述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燃料气体引导至导电性部件,上述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氧化气体引导至导电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714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41324.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8B7/00 , H01M8/0202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是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激光照射工序和粘合工序。在上述激光照射工序中,通过向具有金属板和覆盖上述金属板的表面的碳膜的隔离件的上述碳膜照射激光,从而在上述激光的照射范围内除去上述碳膜来使上述金属板露出。在上述粘合工序中,在包括上述金属板露出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在内的范围内将上述隔离件与树脂部件粘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