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9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9837.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工务段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陡倾软弱夹层的滑坡模拟装置及其方法,滑坡模拟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模型箱,模型箱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模型框内嵌设有软弱夹层固定框;软弱夹层固定框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长度可伸缩,第一框体前端与前挡板可拆卸连接,第二框体尾端与后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侧面紧靠模型箱内壁;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整软弱夹层固定框;2)填筑基岩;3)铺设软弱夹层;4)填筑滑体;5)开始试验。本发明解决了陡倾软弱夹层在滑坡模型填筑中易沿坡面流走、难以成形问题,保证软弱夹层在陡倾面上固定成型,提高了模拟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339837.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工务段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陡倾软弱夹层的滑坡模拟方法,滑坡模拟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模型箱,模型箱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模型框内嵌设有软弱夹层固定框;软弱夹层固定框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长度可伸缩,第一框体前端与前挡板可拆卸连接,第二框体尾端与后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侧面紧靠模型箱内壁;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整软弱夹层固定框;2)填筑基岩;3)铺设软弱夹层;4)填筑滑体;5)开始试验。本发明解决了陡倾软弱夹层在滑坡模型填筑中易沿坡面流走、难以成形问题,保证软弱夹层在陡倾面上固定成型,提高了模拟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82428.5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Inventor: 席海龙 , 吴红刚 , 王建平 , 刘同 , 张号 , 褚晓晖 , 王建强 , 朱兆荣 , 易先坤 , 梁卿恺 , 王杨 , 申彩娟 , 赵乾坤 , 曹阳 , 李旭春 , 刘旭 , 任国俊 , 杨浪浪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中断层位移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电涡流传感器在隧道中的埋设位置和埋设深度;步骤二:钻取断层钻孔至所需深度,设置监测位点;步骤三:监测位点周围铺设防水套管;步骤四:在防水套管内分别埋入探头与金属导体,采用螺栓将探头固定至钻孔的内壁上;步骤四:将探头的导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设备上,设置屏蔽罩。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70654.7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加固的预应力支撑钢环,该支撑钢环包括若干钢环片,各所述钢环片之间构成铰接,在所述钢环片的端部设置有牛腿柱,相邻的所述钢环片的牛腿柱之间通过鱼眼拉杆连接,使若干所述钢环片连接构成整体结构,位于下部的所述钢环片的底端连接底板并由其支撑。本发明的优点是:1)钢环片形状规则,利于加工制作;2)安装简单,无复杂操作;3)手动调节钢环片张开量简单;4)通过调节鱼眼拉杆,使钢环片与管片内壁贴合,并使钢环产生预应力,从而立刻发挥支撑作用,进而达到钢环的最佳支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27290.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注浆控制方法,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对顶管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提供精确控制,根据地层的疏密情况,通过流量计监测和电动开关的控制实时监测和控制注浆量,同时注浆孔的布置在顶管前进方向不同注浆断面上沿着环向错位布置,使得注浆能贯通整个断面,以提高注浆对整个顶管断面的包裹性。预制管节的管壁上沿环向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注浆孔;在注浆孔外端处安装有单向阀,注浆孔内端处安装有用于连接注浆支管的接头。注浆主管上连接有总电磁流量计、总电磁压力计和总电磁球阀;各注浆支管上分别连接有支管电磁流量计、支管电磁压力计和支管电磁球阀;在预制管节的内壁上沿环向固定若干激振器和振动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53118.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的IGB隔震阻尼器,抗滑桩的外壁包裹有隔震棉板,隔震棉板外包裹有橡胶空气吸能垫;IGB隔震阻尼器两两相对沿抗滑桩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抗滑桩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有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呈环形或框状结构且水平套设固定于抗滑桩上,一组正对的两个IGB隔震阻尼器共用一个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左端连接左IGB隔震阻尼器、右端连接右IGB隔震阻尼器,左IGB隔震阻尼器和右IGB隔震阻尼器的连线方向与坡体滑坡的水平面投影方向平行。IGB隔震阻尼器通过吸能、隔震,为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提供了有效保障,有效降低抗滑桩在高烈度地震影响下导致抗滑桩断裂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90383.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周威扬 , 孔庆祥 , 王翔 , 袁荣涛 , 李永强 , 康万鹏 , 赵忠虎 , 张俊德 , 杨波 , 朱兆荣 , 牌立芳 , 程飞 , 尹威江 , 杨景川 , 张良峰 , 黄强斌 , 余和广 , 李在胜 , 侯仰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膨胀岩隧道底鼓变形的袖阀式负压吸湿系统,包括袖阀式注浆管、负压吸湿装置、控制系统;袖阀式注浆管打入于仰拱围岩中,袖阀式注浆管的管壁上密布有出浆孔,管内浇筑有吸湿性浆液,吸湿性浆液由出浆孔流出并渗入围岩缝隙中;袖阀式注浆管的内壁上埋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各湿度传感器沿袖阀式注浆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袖阀式注浆管内还预埋有用于测量应变的光纤传感器;负压吸湿装置包括负压罐、负压传感器、真空泵和排水管道,所述负压罐可拆卸密封连接于袖阀式注浆管的顶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信号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00621.4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纪志阳 , 孔庆祥 , 袁荣涛 , 康万鹏 , 程飞 , 杨景川 , 黄强斌 , 李永强 , 王涛 , 李亮 , 游朝勇 , 张俊德 , 牌立芳 , 朱兆荣 , 赵守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膨胀岩隧道的预制仰拱的结构,预制仰拱下方设有弓形的变形协调层,变形协调层左右两端伸出至预制仰拱两端外,且初衬结构的侧壁下端压设于变形协调层上表面的两端处;变形协调层为预制件结构且采用泡沫混凝土材料制成,变形协调层的屈服应力小于隧道二衬混凝土的屈服应力。由围岩传递到仰拱结构的应力将被协调层吸收。在协调层材料达到极限压缩量之前,能够对仰拱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将变形协调材料填充至初支与仰拱结构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吸能让压作用,避免仰拱结构因挤压而发生变形。同时,还能避免因应力集中问题而产生的仰拱结构非均匀挤压现象,进而起到良好的缓冲吸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90745.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掌子面注浆加固的复合式锚杆及施工方法,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中空且侧壁均匀布设注浆孔,杆体一端的第一开口螺纹连接钻头,另一端的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实心塞,杆体外侧套设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杆体和实心塞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本发明将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的杆体与可拆卸套筒相结合,充分利用玄武岩纤维环保且易于破拆的特性,通过套筒弥补杆体的抗扭强度不足的问题,拆除套筒,无需清理孔洞,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杆体向孔洞内注浆,从而改善岩土体的物理性质,优化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4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847195.9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滑坡治理工程三维设计方法,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实现三维地形的构建,将二维平面切换到三维,实现三维立体化设计,动态展现放样开挖、填挖量统计,并将开挖后的三维地形作为设计底图,提高设计的精准度。运用Revit软件,通过拉伸、旋转、放样融合、融合以及空心等命令创建支挡结构特有的可载入族抗滑桩、锚索框架及挡土墙等。对创建的族添加参数,提高了族的重用性,节约设计、建模时间。应用BIM技术进行滑坡勘探、结构设计实现了三维结构建模的动态模型实现。本发明赋予各个构件相关参数,实现参数化建模,使项目达到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同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实现各方信息快速共享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