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79610.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逯红兵 , 陈军团 , 王晓栋 , 冉江亮 , 李谈 , 张明 , 张鹏 , 康彦波 , 秦鉴 , 柳鑫 , 杨浩 , 郭方伟 , 李晨林 , 王学贵 , 强士盎 , 安轲 , 姜磊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熵权‑TOPSIS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比选方法。确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目前缺少科学的量化比选方法。本方法假定两条线路之间为换乘模式或跨线模式;以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作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配二级指标;对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进行量化,得到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下的评价值;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值,求得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的得分,排序确定两条线路之间采用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本方法采用熵值‑TOPSIS方法,将信息熵和TOPSIS相结合,避免传统TOPSIS无法体现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局限,保证所采用模式的合理性、可靠性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703628.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83 , G06N3/08 , G06F18/214 , G06N3/04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快捷货运量预测方法。传统的快捷货运量预测方法,一般是基于统计,预测模型的实际预测效果一般。本发明首先获取邮政快递数据集,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训练数据集;基于图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收端到末端的快捷货运量预测原始模型;采用得到的训练数据集,对构建的快捷货运量预测原始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得到快捷货运量预测模型,进行实际情况下的快捷货运量预测。本发明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提取特征进行多步预测,相较于传统方法省去了复杂的人工特征设计和提取过程,故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2607.4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基础变形风险较大区域的可调板式无砟轨道。现有无砟轨道一旦成型难以调整,当线下基础有较大变形时,一般采用线下基础局部切割等方式进行调整,实施难度大。本发明包括底座板,底座板上方设置有预制轨道板,预制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间设置有可调式砂浆层袋,包括至少两层砂浆袋;所述底座板上纵向间隔布置有限位凸台,预制轨道板和可调式砂浆层袋上均设置有对应限位凸台的限位通孔,底座板的限位凸台插入预制轨道板和可调式砂浆层袋的限位通孔中。当线下基础发生较大沉降变形后,本发明通过抬高轨道板并向预留可调式砂浆层袋灌注速凝砂浆调整恢复轨面标高,明显提高了调整能力和对线下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75756.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6/903 , G06N5/02 , G06N5/04 , G06N7/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选线评价系统及方法,主要解决在诸多方面无法为设计者提供适时决策支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选线评价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铁路选线所需的基础数据;特征提取模块从基础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参数设置模块根据专家数据库确定特征数据与预设铁路选线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关系及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模糊综合模块根据所述特征数据与预设铁路选线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关系以及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每个可选路线设计方案的评价得分进行计算,确定最优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选线评价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人工评估的铁路选线存在的工作量大、可靠性低、既有成果迁移率低等诸多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21486.6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站节点度的分层分区路径搜索路网简化方法,将路网车站划分为高层节点车站和普通车站,通过高层节点车站进行网络分层分区,形成高层图和底层图;由高层节点车站构成高层图,节点车站之间的关系形成边,边的权值通过未简化前的铁路网络相关边的权值叠加计算得出;底层图则由普通车站构成,依据树形结构进行分区;在进行路径搜索时,只有高层节点车站参与算法的计算,普通车站则通过相邻的高层节点车站来导出路径。本发明的方法中,底层图不直接参与路径搜索计算,而是通过邻接的高层节点车站来导出路径,能够大幅度简化铁路路网节点,又不影响路径搜索精度,从而提高路网规划、路径查询的效率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1142.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砂石料加工控制系统,涉及砂石料加工控制技术领域,生产需求确定模块、毛坯原料确定模块、加工车间控制模块、加工车间故障评估模块、环保监控处理模块和砂石骨料在线检测模块。本发明实现了砂石生产的智能化控制,同时成品骨料的物理在线检测对成品骨料的粒径和形状的检测,和化学在线检测对成品骨料中有害物质氯化物和亚甲蓝值的在线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成品骨料的在线采集、实时检测、远程分析和动态反馈,提高了成品骨料质量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32998.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江燕 , 黄琳 , 邓保顺 , 张明 , 白青松 , 何磊 , 贾文璟 , 蔡玉军 , 毛萌 , 闻克宇 , 张涛 , 于世平 , 侯卫华 , 马强 , 李峥 , 刘婧睿 , 王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富集区孤岛式铁路建筑群近零碳供能系统及其方法。本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与水‑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的光伏背板余热回收单元通过风管接入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与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水源热泵的蒸发器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源热泵的冷凝器组成循环。本系统综合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采用多种模式运行,有效控制排放污染,降低耗电,能量供应平稳,能效更高,可实现铁路站区建筑群近零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907459.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现有装配式无砟轨道具有底座,结构高度大、造价高。本发明固定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将装配式钢筋网自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安放至其下部及中部的开孔内,沿其四周支架模板,并向其中部的开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包括调整层和限位凸台,调整层位于基底上方,限位凸台位于调整层上方中部并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在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上方横向两侧安装扣件和钢轨。本发明取消了底座,结构高度低,在隧道地段可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在桥梁地段可减轻桥上二期恒载,有效降低轨道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资,同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可大幅提高施工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08940.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群管理的交通枢纽客运组织评价方法。合理地调节乘客的走行路径是交通枢纽减少人群拥挤的一个关键措施,现有模型面向大规模人群时求解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应用上的实时性要求。相较于传统方法将乘客协调看作一个规划或调度问题,本发明采用多阶段动态协调控制的方法,利用当前客流信息和乘客位置信息为乘客合理选择换乘目标和换乘路径;当乘客进入交通枢纽考虑后续换乘和路径决策时,对乘客走行行为实时跟踪,分阶段动态优化设计乘客换乘走行行程,通过协调控制机制在大量乘客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确保整个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0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07459.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现有装配式无砟轨道具有底座,结构高度大、造价高。本发明固定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将装配式钢筋网自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安放至其下部及中部的开孔内,沿其四周支架模板,并向其中部的开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包括调整层和限位凸台,调整层位于基底上方,限位凸台位于调整层上方中部并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在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上方横向两侧安装扣件和钢轨。本发明取消了底座,结构高度低,在隧道地段可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在桥梁地段可减轻桥上二期恒载,有效降低轨道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资,同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可大幅提高施工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