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32998.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江燕 , 黄琳 , 邓保顺 , 张明 , 白青松 , 何磊 , 贾文璟 , 蔡玉军 , 毛萌 , 闻克宇 , 张涛 , 于世平 , 侯卫华 , 马强 , 李峥 , 刘婧睿 , 王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富集区孤岛式铁路建筑群近零碳供能系统及其方法。本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与水‑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的光伏背板余热回收单元通过风管接入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与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水源热泵的蒸发器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源热泵的冷凝器组成循环。本系统综合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采用多种模式运行,有效控制排放污染,降低耗电,能量供应平稳,能效更高,可实现铁路站区建筑群近零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57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710010241.8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无组织进风控制装置。设有安全门系统形式的地铁车站由于活塞风的存在,会造成地铁出入口和连接出入口站厅段的温度较低,不能满足热舒适度,甚至会引起管道的冻结及设备的安全。本发明安装在地铁出入口的走道顶棚内,包括并排连接的A、B两大部分;A部分壳体及内部的风机和加热盘管,壳体底部设置有条形出风口;B部分包括壳体以及保温风屏障,保温风屏障上均匀设置有洞口,洞口后方固定有单向开启的矩形转动块。本发明完全利用列车进站、离站形成活塞风的特点,冬季提高地铁车站温度和热舒适度,夏季能有效阻止列车进站出站时引起的无组织进风,进而降低空调负荷,大大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7913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3255.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27/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燥寒冷地区的双能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送风风井通过风道接入蒸发冷却机组和直膨机组,蒸发冷却机组通过风道接入送风风机再通过风道接入站厅及站台内的送风风管,直膨机组通过风道接入站厅及站台内的送风风管;站厅及站台排风兼排烟管和上下行线轨行区的排风兼排烟管通过风道接入排风兼排烟风机,排风兼排烟风机通过风道接入蒸发冷却机组和排风风井;各路风道均设置有电动风阀。该系统不但夏季及过渡季节,能最大限度利用当地气候特点,达到节能目的,并且冬季能主动和被动的有效利用列车产生的废热,很好的解决严寒地区冬季车站温度过低、环境不达标、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588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65498.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E04B2/00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风机盘管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前面板下部设置有出风口,上部设置有进风口;壳体内中部设置有盘管换热器,底部设置有冷凝水盘,壳体内上部设置有贯流风机;整个壳体呈直立的厚板形结构,作为装配式墙体结构的一部分。本发明基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适用于空调室内机结构,特别适用于地铁车站设备用房的空调末端,运行后,能达到承担冷负荷和湿负荷的效果,使得空调设备也可按照标准化模块,作为维护结构的一部分,成为功能性维护结构,不仅节约空间,且有效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494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84357.7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K11/00 , F24H3/0429 , H05B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高压热风枪辅助红外线辐射加热除冰装置。当高速列车在室外运行时,高速列车裸露在外的转向架部分,包括其侧面以及底面,都极易发生结冰积雪的情况。本发明包括三角支撑架、铝制聚光罩、钨丝灯管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铝制聚光罩安装于三角支撑架顶端,铝制聚光罩内设置有钨丝灯管,铝制聚光罩的边沿设置有红外线温度传感器;三角支撑架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可移动式高压热风枪。本发明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除冰,红外线的部分能量可以直接穿透冰层对结冰的车体部位进行加热,使得冰层更容易脱落,辅以高压热风枪对特殊部分进行加热,除冰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58727.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5B30/06 , F24F13/30 , F24F11/875 , F24F1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车站能源墙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热泵机组、装配式能源墙系统和蓄热容器,热泵机组为水‑空气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位于需要供冷或供热的设备用房、站厅层、站台层,装配式能源墙系统位于地下车站的结构墙与离壁墙之间的空腔,蓄热容器位于站厅层两侧的设备用房;热泵机组、装配式能源墙系统和蓄热容器均连接在水环路上。本发明将装配式能源墙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相结合,将地热能作为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外部能源,用以代替传统水环热泵水环路中的辅助冷热源设备,减少了设备占地空间,节能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0017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232289.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严寒地区地铁区间废热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排风风井、第二排风风井和新风风井;第一排风风井一端通向室外排风风亭,另一端通过第一排风风机连接直膨机组室外机,然后接至区间隧道;第二排风风井一端连接第一排风风井,另一端通过第二排风风机连接热管换热器,然后接至区间隧道;新风风井自室外新风风亭引入,通过热管换热器接入直膨机组室内机后,连接车站送风管和车站送风口;直膨机组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直膨机组室外机相连接。该系统最大限度利用区间隧道内土壤热和列车制动产生的废热,提高车站温度,不但能很好的解决严寒地区冬季车站温度过低问题、还能提高车站空气品质,大大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5031.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8/108 , F24F13/20 , F24F13/24 , F24F13/28 , F24F13/30 , F24F11/85 , F24F11/84 , F24F11/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调实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公开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大温差风岛单元、冷冻水泵、冷源、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混水阀、循环水泵;所述大温差风岛单元布置于空间中心位置,包括:风岛壳体,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回风口;静压段,其内设置有静压箱,外壁均匀分布球型喷口;所述风岛壳体内腔内设置有与侧回风口相连接的初效过滤器,分集水器及立式模块机组;所述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包括地板辐射盘管,所述立式模块机组包括表冷段,其内设置有表冷器,通过混水阀与辐射地板的分集水器连接,用于将末端空调系统的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74364.3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型高效清洁能源供暖系统、控制及设计方法,包括第一循环空气源热泵循环制热蓄热循环、第二循环水环热泵增温循环及第三循环供热循环。本发明根据典型日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典型日建筑物耗热量变化曲线以及建筑总耗量,确定高温运行时段,根据每天的气温预测情况,提前计算空气源热泵高温段运行时间,保证空气源热泵高温运行时段的高效运行,低温时段,仅运行低温第二循环增温循环提取相变蓄热罐内的热量,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本发明降低空气源热泵出水温度,提高空气源热泵能效比和供暖系统能效比,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的适用范围,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2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08154.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尖顶方底隧道减少室外空气侵入量用自空气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导入风板、风道主体底部弧面结构、风道主体顶部弧面结构和弧面导出风板;导入风板和风道主体底部弧面结构依次连接,为下部一体结构;风道主体顶部弧面结构和弧面导出风板依次连接,为上部一体结构。本发明中,构成风道的每一个弧面都有特定的曲线形式,通过这些特定的弧面风道,使得风道可以低阻力地将从导入风板进入的空气转变方向,形成与隧道进风方向相反但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定向空气幕。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极高,不需要外部输入能量,同时避免了隧道保温系统高负荷运行,降低了发生意外危险的几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