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780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385650.8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用装卸臂自动对接的电控系统,包括影像信息接口模块,用于提供对接双方的实时空间距离;角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提供装卸臂各关节和控制对接法兰姿态的转动装置的实时转动角度;冗余控制器模块,用于计算完成对接、紧急脱离时各部件所需实现的角度、位移;液压比例阀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冗余控制器模块的控制命令驱动装卸臂运动;遥控模块和或本地操作台,用于向冗余控制器模块发出操纵命令,并显示对接状态信号;报警保护模块,用于触发报警信号并执行保护动作;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决定冗余控制器模块是否响应操纵命令而启动自动对接。本发明的电控系统能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装卸臂自动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3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85980.7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大口径岸基智能装卸系统,该系统包括装卸臂和3D智能管控平台;其中装卸臂,用于实现LNG船与LNG接收站储罐间LNG通道的自动对接以及紧急脱离;3D智能管控平台,用于对装卸臂的装卸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管控。本发明基于视觉的自动对接和实时智能管控,大幅提升LNG大口径岸基装卸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其中,装卸臂在各转动位置均保持重力平衡,大幅降低系统运动中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驱动机构的负载,提高系统运动的稳定性;3D智能管控平台,解决了码头船用装卸臂管控平台功能薄弱、系统单一且管理分散、数据管理零散、可视化展示能力差、无3D视觉精确成像与智能化自动对接、装卸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35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385519.1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岸基智能装卸臂,包括立柱、耳轴箱、内臂、外臂、低温管路系统、配重系统;内臂下端通过耳轴箱与立柱相连;耳轴箱通过第一回转支撑与立柱连接;内臂通过第二回转支撑与耳轴箱连接;低温管路系统包括多个低温旋转接头、紧急脱离装置、快速连接装置和不锈钢连接管路;不锈钢连接管路穿过立柱,并依次通过内臂、外臂与紧急脱离装置快速连接装置连接;外壁前端的管路依次连接有第四低温旋转接头、第五低温旋转接头、紧急脱离装置、第六低温旋转接头和快速连接装置;所述内臂与外臂之间设有配重系统,配重系统使得配重对称面与外臂对称面始终平行。本发明适用于石油、化工液体装卸码头等船岸流体装卸。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0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85650.8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用装卸臂自动对接的电控系统,包括影像信息接口模块,用于提供对接双方的实时空间距离;角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提供装卸臂各关节和控制对接法兰姿态的转动装置的实时转动角度;冗余控制器模块,用于计算完成对接、紧急脱离时各部件所需实现的角度、位移;液压比例阀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冗余控制器模块的控制命令驱动装卸臂运动;遥控模块和或本地操作台,用于向冗余控制器模块发出操纵命令,并显示对接状态信号;报警保护模块,用于触发报警信号并执行保护动作;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决定冗余控制器模块是否响应操纵命令而启动自动对接。本发明的电控系统能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装卸臂自动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6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74674.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识别定位定姿系统,该系统包括切换模块,用于生成并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至第一视觉识别模块或第二视觉识别模块;第一视觉识别模块,用于在第一切换指令的触发下实时识别定位目标法兰的位姿;第二视觉识别模块,用于在第二切换指令的触发下实时识别定位目标法兰的位姿。本发明的用于装卸臂自动对接的视觉识别系统,采用两重定位的目标识别模式,根据距离信息切换不同的目标识别模块直至完成对接过程,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广视角的浮动目标法兰动态识别与定位。此外,每一重定位的原理并不相同,根据距离设置不同定位精度的模块,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385980.7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大口径岸基智能装卸系统,该系统包括装卸臂和3D智能管控平台;其中装卸臂,用于实现LNG船与LNG接收站储罐间LNG通道的自动对接以及紧急脱离;3D智能管控平台,用于对装卸臂的装卸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管控。本发明基于视觉的自动对接和实时智能管控,大幅提升LNG大口径岸基装卸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其中,装卸臂在各转动位置均保持重力平衡,大幅降低系统运动中的不平衡惯性力,减小驱动机构的负载,提高系统运动的稳定性;3D智能管控平台,解决了码头船用装卸臂管控平台功能薄弱、系统单一且管理分散、数据管理零散、可视化展示能力差、无3D视觉精确成像与智能化自动对接、装卸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6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5518.7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IPC: B67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用装卸臂自动对接的液压快速接头,包括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有与密封法兰盘相连的对接法兰,还包括用于运输船法兰对接的多个导向机构和多个压紧机构;多个导向机构和多个压紧机构均匀布置在对接法兰的一周;压紧机构包括压块、螺杆、限位结构、安装座、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安装座固定在对接法兰上;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均与安装座相连;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螺杆相连,螺杆固定于安装座上;螺杆上设有压块,限位机构固定在安装座上,将压块相对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压块对运输船法兰与对接法兰的压紧;本发明可实现装卸臂对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574674.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识别定位定姿系统,该系统包括切换模块,用于生成并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至第一视觉识别模块或第二视觉识别模块;第一视觉识别模块,用于在第一切换指令的触发下实时识别定位目标法兰的位姿;第二视觉识别模块,用于在第二切换指令的触发下实时识别定位目标法兰的位姿。本发明的用于装卸臂自动对接的视觉识别系统,采用两重定位的目标识别模式,根据距离信息切换不同的目标识别模块直至完成对接过程,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广视角的浮动目标法兰动态识别与定位。此外,每一重定位的原理并不相同,根据距离设置不同定位精度的模块,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854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79233.5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机械技术领域的用于装卸臂的高低速驱动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双向溢流阀、梭阀、两组水平间隔排列的二位四通液控换向阀、三组水平间隔排列的液压马达、顺序阀、单向阀、PLC控制器和手动遥控操作器,通过液压马达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双向溢流阀、梭阀、二位四通液控换向阀、顺序阀、单向阀、PLC控制器和手动遥控操作器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两对接法兰在开始连接时,对接装置处于低压高速驱动状态以实现快速对接;在对接装置连接压紧时,自动切换至高压低速驱动状态以提供更大的夹紧力,进而提高了两法兰自动对接装置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57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75800.1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岸LNG装卸臂的自动对接系统,系统包括:目标定位模块,用于采集目标法兰和装卸臂末端法兰的位姿;规划模块,用于规划装卸臂末端运动至目标法兰的运动轨迹,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的姿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装卸臂运动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调整姿态;交互模块,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信息及规划的结果。本发明采用两重定位的模式,每一重定位的装卸臂驱动原理不相同,不仅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浮动目标法兰动态识别与定位,且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此外,对装卸臂的运动特性进行参数化建模,将运动控制进行数据量化,不再依赖人员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克服了液压驱动的时延性和惯性超调,提高了对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