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管件内外壁氧化铁皮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8159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58461.1

    申请日:200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管件内外壁氧化铁皮的去除方法,具体的说是用高压水喷射处于热状态下的大型管件内外壁,将管件内外壁氧化铁皮击碎、击落,以达除去管件内外壁氧化铁皮的方法,在大型管件的内孔中和外侧均装有高压水发射管,在高压水发射管上分别布有一排喷嘴,大型管件由两个电动拖辊带动其转动;管件转动一周的时间20-30秒,大型管件的工作温度为1000-120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氧化铁皮在后序压延加工时压入管件母材内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对后序加工模具刀具的磨损。

    大型管件除鳞机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86303Y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20016076.9

    申请日:2007-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管件除鳞机属于修理工业中对管件内外锈蚀去除的一种新的修复专用设备。其结构由机座、拖车、内高压水发射装置、外高压水发射装置所组成;拖车装于机座的轨道上,在拖车上固装有可转动的左、右拖辊,大型管件装于左、右拖辊的上面,在机座的喷射位的侧端装有外高压水发射装置,在喷射位的中间区具有可插入到大型管件内的内高压水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去除大型管件内、外的氧化皮,并可防止氧化皮在后序压延加工时压入管件母材内而影响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了对后序加工模具刀具的磨损。

    一种筒节轧制压下量的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81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500968.1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一种筒节轧制分配压下量的工艺方法,包括:筒节坯料上轧机→测量筒节坯料外形尺寸→实时测量筒节温度→计算出筒节的总压下量→设定分配总道次数和各道次压下量→再次测量筒节外形尺寸→手动给定补偿道次压下量→筒节达到成品尺寸→筒节成品下轧机,各道次压下量分配按公式和步骤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压下量分配符合筒节轧机自身特点,减少了轧制道次数和节省了人工干预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筒节的轧制效率。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8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01287.7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在筒节轧机上分多道次轧制筒节,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调整的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是根据: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计算出筒节不跑偏时的两端外径轧制前后的尺寸、筒节坯料宽度和筒节轧制距离之间的关系,即每道次轧制完成后筒节两端的外径相同,并根据此计算关系反推出每道次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筒节跑偏,使筒节在轧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筒节的轧制效率。

    一种筒节轧制压下量的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8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00968.1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一种筒节轧制分配压下量的工艺方法,包括:筒节坯料上轧机→测量筒节坯料外形尺寸→实时测量筒节温度→计算出筒节的总压下量→设定分配总道次数和各道次压下量→再次测量筒节外形尺寸→手动给定补偿道次压下量→筒节达到成品尺寸→筒节成品下轧机,各道次压下量分配按公式和步骤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压下量分配符合筒节轧机自身特点,减少了轧制道次数和节省了人工干预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筒节的轧制效率。

    一种筒节轧制工艺及其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57470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145738.6

    申请日:2009-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节轧制方法,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分别挤压所述筒节的内壁和外壁,其核心在于,在轧制过程中,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均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筒节轧制设备,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两者分别挤压筒节的内壁和外壁,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均为由驱动装置带动的主动辊。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和设备均使用双辊驱动的方式对筒节进行轧制,克服了筒节内壁产生的表面抗疲劳应力缺陷,从而提高了筒节成品的机械性能。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82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501287.7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在筒节轧机上分多道次轧制筒节,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调整的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是根据: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计算出筒节不跑偏时的两端外径轧制前后的尺寸、筒节坯料宽度和筒节轧制距离之间的关系,即每道次轧制完成后筒节两端的外径相同,并根据此计算关系反推出每道次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筒节跑偏,使筒节在轧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筒节的轧制效率。

    一种筒节成形机的上工作辊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39336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616851.0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一种筒节成形机的上工作辊冷却结构,应用于重型金属环件成形工艺中,起到在热状态成形中对上工作辊的辊身进行喷洒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结构。传统冷却水的喷洒方式是在轧辊装置以外设置冷却水的集水管及喷嘴,对辊身进行冷却。本发明是由于上工作辊装置在成形过程中,上工作辊装置处于炽热筒节的内孔中,无法设置外部冷却水装置,因此采用在操作侧轴承座上设置有两个水孔,将冷却水从成形机外侧引入到轧辊附近,然后将连接两个轴承座的横梁,设计为由两个空心管组成,作为集水管,并在集水管中设置喷嘴,将冷却水喷射到工作辊辊身上,达到冷却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