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49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16900.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IPC: G01S17/42 , G01S17/86 , G01S17/89 , G01S7/497 , G01C11/02 , G01W1/02 , G06T5/80 , G06T7/80 , G06T7/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姿测量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自适应的阵列目标位姿测量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阵列目标位姿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低、难以实现阵列目标同时、高精度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激光与摄影测量法对阵列目标进行位姿测量,利用已知空间位姿信息的激光与平板目标形成多个不共线的激光光斑质心,通过相机获取平板目标的特征信息,再对激光光斑质心在平板目标上的二维位置信息进行几何校正,然后根据激光光路上的环境参数计算激光传输过程中的偏折量,对激光光斑质心的二维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补偿,再耦合激光光束空间位姿信息,从而获取各平板目标的位姿信息,进而求解阵列目标的整体位姿,实现阵列目标位姿的同时、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6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8818.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尺寸、轻量化遮光罩的多空间光学相机,用于解决现有基于一体圆筒式遮光罩的空间相机存在的圆筒长度很长甚至超出卫星的包络范围,或者需要设置超高吸收比的表面涂层的技术问题,或者基于詹姆士•韦伯的伸缩挡光板的空间相机在较复杂的轨道环境中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大尺寸、轻量化遮光罩的多空间光学相机,采用太阳遮光罩加地气遮光罩的形式,有效降低了相机表面的吸收率;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圆筒式遮光罩,本发明的太阳遮光罩只有一个面,不仅大大减轻了重量与体积,而且通过传动轴系中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使小尺寸驱动机构带动大尺寸太阳遮光罩360度转动,实现多角度的杂光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16900.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IPC: G01S17/42 , G01S17/86 , G01S17/89 , G01S7/497 , G01C11/02 , G01W1/02 , G06T5/80 , G06T7/80 , G06T7/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姿测量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自适应的阵列目标位姿测量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阵列目标位姿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低、难以实现阵列目标同时、高精度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激光与摄影测量法对阵列目标进行位姿测量,利用已知空间位姿信息的激光与平板目标形成多个不共线的激光光斑质心,通过相机获取平板目标的特征信息,再对激光光斑质心在平板目标上的二维位置信息进行几何校正,然后根据激光光路上的环境参数计算激光传输过程中的偏折量,对激光光斑质心的二维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补偿,再耦合激光光束空间位姿信息,从而获取各平板目标的位姿信息,进而求解阵列目标的整体位姿,实现阵列目标位姿的同时、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97634.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空间碎片探测与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星敏感器进行空间碎片的可观测性分析,获取星敏感器进行空间碎片观测的参数标准;基于星敏感器进行拍摄获取星图,进行星图预处理以及星图识别;利用星图识别结果进行位姿解算;对位姿解算后的星图进行局部天区星图识别;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法对局部识别后的星图进行空间碎片的预测及定位。本发明通过分析恒星目标能量与星等的关系,确保了星敏感器对空间碎片的可观测性,采用高星等的星图识别方法提高星敏感器对空间碎片的识别精度,采用局部天区星图识别算法对未匹配星点与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识别与区分,采用目标预测与定位方法实现空间碎片的快速识别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703904.1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视场长焦距小F#类仿生复眼光学系统,解决传统光学系统不能兼顾焦距、视场和入瞳直径的技术问题。包括子眼镜头阵列和中继镜头;子眼镜头阵列由n组子眼镜头紧密分布在设定曲率半径的同一球面上构成;n组子眼镜头分别用于对不同视场区域成像于同一像面,完成局部视场的像差初步校正;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中继镜头位于子眼镜头阵列的出射光路中,用于对n组子眼镜头所成像面成像于最终的平面像面,实现全视场像差校正。该发明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光学系统的要求,也可应用在机器视觉和安防探索设备等需要大视场光学系统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43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94925.5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轻型柔性支撑光学系统及其装配方法;解决现有光学镜头难以兼容较为恶劣的热环境条件以及整体重量和外包络尺寸都较大,加工和装调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系统包括主镜筒与N个光学元件,主镜筒包括轴向交错设置的N+1个非支撑模块和N个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沿主镜筒周向的至少三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弹性支撑段和柔性支撑段;弹性支撑段内壁设置有留胶槽,留胶槽内设置有注胶孔;柔性支撑段包括减重槽以及设置在减重槽内部的柔性支撑片,减重槽为贯通槽;柔性支撑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减重槽轴向两侧内壁;留胶槽沿周向的两端与减重槽连通;柔性支撑片上沿主镜筒径向设置有调整孔;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系统的装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48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24025.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指向可调的激光发射光源及其调节方法与光学仪器,克服现有阵列激光光源中单个激光发射模组相互之间指向夹角难以调整的问题。其中光源具体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个调整套筒、位于每个调整套筒内的激光发射模组以及与壳体配合的多组调整螺杆组件;通过调整各组调整螺杆组件,能够实现各个激光发射模组指向快速调整,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对光源的需求。光学仪器为具有指向可调的激光发射光源的光学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632456.3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伸缩式可展开机构,包括支撑环、弹簧、绳索和离合组件,所述支撑环包括第一级支撑环、末级支撑环和中间支撑环;相邻的支撑环通过长螺钉连接,长螺钉一端的螺帽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环的沉孔中,长螺钉另一端连接螺母,螺母设置在另一个支撑环的沉孔中;弹簧与第一级支撑环和末级支撑环连接;绳索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级支撑环上,另一端连接在末级支撑环上;第一级支撑环和末级支撑环上设置有法兰凸耳,法兰凸耳中心设有安装孔;离合组件穿过安装孔连接第一级支撑环和末级支撑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展开精度高、结构形式简单、展开可靠性高、展开过程平稳的伸缩式展开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9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710458209.6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微变形高谐振频率的主次镜支架,解决了现有的主次镜支撑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谐振频率较低的问题。包括主镜支撑座、次镜支撑座、三根支撑翼和三根加强筋;主镜支撑座为圆环结构,次镜支撑座为中空圆锥台结构;三根支撑翼的一端等间距固定设置在主镜支撑座上;三根支撑翼的另一端等间距固定设置在次镜支撑座上,且与次镜支撑座的圆锥面相切,从次镜支撑座的轴向看,三根支撑翼与次镜支撑座的圆锥面相切的部分形成一个小三角,该小三角也是次镜支撑座的边缘;三根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相邻支撑翼的中部。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大跨度主次镜支架的谐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0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07986.9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亚角秒级角度测量系统、方法及相对变形角度测量方法,一是解决现有亚角秒级角度测量的视场过小、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二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测量目标两个部分的相对微小变形的问题。该亚角秒级角度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子单元,测量子单元包括目标平面反射镜、激光光源、基准平面反射镜和探测器;激光光源、探测器与基准平面反射镜设置在同一侧,目标平面反射镜位于基准平面反射镜的另一侧,且探测器表面、基准平面反射镜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目标平面反射镜与目标物体固定,运动姿态与目标物体同步,且目标平面反射镜平面和基准平面反射镜平面平行设置,二者之间的间隔为H。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