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0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3513.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D257/04 , C07F7/10 , C07D249/18 , C07C269/06 , C07C221/00 , C07C67/08 , C07C45/69 , C07C45/54 , C07C41/30 , C07C41/01 , B01J27/24 , C08G63/87 , C08G63/08 , C08G77/08 , C07C271/18 , C07C43/205 , C07C225/22 , C07C49/84 , C07C225/16 , C07C49/825 , C07C69/78 , C07C43/164 , C07C43/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作为催化剂的应用。本发明中以双氟磺酰亚胺作为催化剂可高效催化Friedel‑Crafts反应、酯化反应、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硅醚聚合反应、羰基化合物还原醚化、炔基水解等多种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127748.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1/08 , C07F15/00 , B01J31/22 , B01J31/24 , C07C231/12 , C07D2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酰亚胺类金属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或式II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其中,所述的式I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为如式I‑1所示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和/或如式I‑2所示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所述的式II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为如式II‑1所示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和/或如式II‑2所示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本发明的磺酰亚胺类金属盐,其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其作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0700663.7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1B21/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金属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如式I所示的双磺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式A所示的双磺酰亚胺盐与硫酸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双磺酰亚胺类化合物,即可;所述溶剂的种类为能作为超临界流体的气体,所述溶剂的形态为液体或超临界流体。本发明得到的双磺酰亚胺类化合物收率高,离子含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4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046788.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D207/46 , C07D209/48 , C07C303/34 , C07C307/02 , C07D317/66 , C07D207/14 , C07D207/09 , C07D209/14 , C07D401/04 , C07D473/04 , C07D211/58 , C07D203/20 , C07D2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取代羰基氟磺酰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N‑取代羰基氟磺酰胺化合物,其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所述阴离子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N‑取代羰基氟磺酰胺化合物毒性小,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在常温下是固体稳定状态,与底物反应高效合成N‑胺基羰基氟磺酰胺产物;此外,本化合物的底物适应性广,可包括一级胺和二级胺类化合物,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897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609851.4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1B21/08 , C07D233/58 , C07D2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磺酰基化合物I在制备FSO2N3中的应用。所述的氟磺酰基化合物I在制备FSO2N3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氟磺酰基化合物I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所述阳离子如式A所示: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6烷基,或者R3和R4及其间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不饱和C5-C8环烃基。采用本发明的氟磺酰基化合物可安全简便,快速、高收率制备所需的FSO2N3;并且制得的FSO2N3可不经处理直接用于后续的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857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76351.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D233/56 , C07D235/08 , C07C309/06 , C07C303/32 , C07C305/26 , C07C317/22 , C07J31/00 , C07D513/04 , C07D291/08 , C07D491/22 , C07C323/20 , C07D311/16 , C07D311/14 , C07D215/32 , C07D213/65 , C07D327/10 , C07C307/00 , C07C317/48 , C07D295/26 , C07D207/48 , C07D211/96 , C07D205/04 , C07D26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磺酰基化合物、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含氟磺酰基化合物,其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所述阳离子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含氟磺酰基化合物能与底物反应高效合成氟磺酰基化产物,并且毒性小,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在常温下是固体稳定状态;此外,本化合物的底物适应性极广,可包括酚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是目前可以实现该类化学转化的唯一的固体形态试剂,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1。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0609677.3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科技大学
IPC: C12N15/90 , C07D401/12 , C07D403/12 , C07D403/06 , C07D211/86 , C07D24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基因编辑特异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它们被用于制备抑制基因编辑和/或提高基因编辑特异性的抑制剂、组合物或制剂,其中式I结构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化合物可显著提高CRISPR基因编辑的准确率,从而为精准的基因编辑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222799.4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D401/14 , A61P35/00 , A61K31/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EGFR和Wnt双重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对EGFR和Wnt信号通路均表现出显著的靶向抑制作用,可望用于制备EGFR抑制剂、Wnt抑制剂或EGFR/Wnt双重抑制剂,尤其是可望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因EGFR过表达或/和Wnt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所介导的癌症药物,具有药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810175691.7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1B21/093 , C07C209/00 , C07C2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有机碱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有机碱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存在下,将NH3与SO2F2反应,得到双氟磺酰亚胺的有机碱盐,即可;所述的NH3为溶于所述有机溶剂的溶液形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使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并有效控制副反应的发生,较传统方法提高了收率和纯度,并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605212.5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40B30/06 , C40B40/04 , C40B50/08 , C40B60/08 , G01N33/50 , C07D249/04 , C07D249/06 , C07D401/04 , C07D401/06 , C07D401/14 , C07D403/12 , C07D403/14 , C07D413/06 , C07D417/14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通量的化合物库构建和筛选方法以及反应装置。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反应器,所述的反应器包括n个各自独立并可寻址的反应腔室;(b)在所述的n个反应腔室中,进行m个各自独立的合成反应,从而构建获得一化合物库;以及(c)在进行了所述合成反应的反应腔室中,进行活性测试。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完成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筛选过程,由于本发明的反应均为几乎定量生成产物,因此产物无需分离即直接可用于酶学乃至细胞学的活性测试实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