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24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661926.X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举高消防车用耐高温喷射尾管及智能化控制方法,该喷射尾管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各个管路部件并安装于举高消防车的灭火管路上;隔热降温模块安装在喷射管路上,起到喷射管路及精密部件的降温作用;机械传动模块安装在喷射管路的各个管路部件连接处,且与电源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喷射管路角度和长度调节;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接收传感器模块信息,再将控制台发出的指令发送至电源电路模块和隔热降温模块,驱动其运作,实现喷射管路的角度调节和降温。该喷射尾管可调整角度和长度,对管路进行高效的隔热和降温处理,该智能化控制方法运用完备的智能传感系统,全面掌握火场实时信息,控制设备运行,减少操作失误。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8753.7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的模型装置,储气库硐室结构包括玻璃钢密封层、滑移层、预制管片混凝土内衬层和围岩层;储气库硐室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密封围板,通过设置应力加载系统以及围压加载监测系统、应力应变监测系统、位移监测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孔内成像系统、外部压缩空气机,分别实现对模型所承受的压力、产生的应变、位移以及温度、湿度多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同时,通过不同相似配比材料、充放气压力、衬砌类型及循环充放气等工况下储能和释能两个动态过程,实现了对废弃矿井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动态变化过程的真实模拟,为多种运行工况条件下储气库循环放气、储气库硐室复合结构试验研究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85416.3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上海清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青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能源存储等相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多级液封防止气体泄漏的压缩空气储能气塞装置,包括储气库,所述储气库形成于围岩内,还包括:混凝土衬砌层、气塞、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本发明过混凝土衬砌层、气塞、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的配合,可以巧妙的利用机械结构和液体的物理属性来预防气体发生泄漏,对储气库提供一个低渗透率的环境。混凝土衬砌层、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集合组成了几何形变和应力传导的结构,这不仅可以释放掉局部的高压力,还有利于储气库变形更为均匀。该装置可以帮助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的储气库与气塞连接处气体难封闭的关键科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85416.3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上海清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青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能源存储等相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多级液封防止气体泄漏的压缩空气储能气塞装置,包括储气库,所述储气库形成于围岩内,还包括:混凝土衬砌层、气塞、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本发明过混凝土衬砌层、气塞、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的配合,可以巧妙的利用机械结构和液体的物理属性来预防气体发生泄漏,对储气库提供一个低渗透率的环境。混凝土衬砌层、一级液封组件和二级液封组件集合组成了几何形变和应力传导的结构,这不仅可以释放掉局部的高压力,还有利于储气库变形更为均匀。该装置可以帮助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的储气库与气塞连接处气体难封闭的关键科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339817.2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盘式带有V形钢缆的深地储能抗震抗冲击结构,包括本体外层、缓冲空间、本体内层和空间,所述本体外层与本体内层中间的结构层为缓冲空间,所述本体内层内腔构成存储空气的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内含有缓冲液、机械吸盘和第一弹簧,所述本体外层外侧的外层与内层通过钢缆与低气体渗透性材料层连接,所述外层的结构为装配式结构。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减弱了内外部载荷对装置的影响,内部受力平衡可以随着气体压力同步周期性变化,将避免内外部载荷与循环损伤对装置造成的破坏,从而实现深地储能装置可以保持寿命长、损耗少的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5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19138.1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随钻相变矢量测震的地质构造精准探测方法,先确定多个地质构造靶区,然后通过定向钻进使相变矢量测震装置到达第一个地质构造靶区,先向储液腔内注入液态CO2并加热相变气化增压,通过电控阀门的开闭对喷出孔正对的地层进行高压气体冲击产生地震波;接着矢量采集器将采集的绕射波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通过定位算法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完成下方区域的地质构造精准探测;然后使相变矢量测震装置旋转多个角度,并进行多次气体冲击及信号处理过程,最终完成对该地质构造靶区的360°全方位精准探测;重复上述过程多次,能完成所有地质构造靶区的360°全方位精准探测。因此其既能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地质构造探测,还能有效保证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9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19827.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2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被淹煤矿矿井水热储潜能计算方法,属于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领域。选择煤矿典型长臂开采工作面,根据工作面的各项参数计算采空区覆岩两带倒漏斗状梯形结构体积,并根据两带平均碎涨系数/空隙率,计算出单个所选典型工作面采空区上覆两带空隙即储水体积;调查废弃煤矿基本参数,将井筒、巷道和采场工作面采空区的空隙储水体积之和判断为废弃煤矿矿井水热储总体积;最后利用废弃煤矿矿井水热储总体积通过热力计算评估废弃煤矿矿井水热储静态潜能。该方法估计精准、误差小,对废弃矿井内部不同井、巷和采场情况综合考虑,可用于快速估算废弃矿井储热能力,为废弃煤矿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抽水试验和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7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447750.9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板‑口耦合式排烟装置,属于隧道排烟技术领域。一种板‑口耦合式排烟装置,其包括固定框架、电源电路模块、电磁阀模块、齿轮舱模块和扰流板。所述电磁阀模块、所述齿轮舱模块和所述电源电路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部并构成完整电路通路,所述固定框架固定于排烟口上部,所述齿轮舱模块通过连接绳与所述扰流板相连接。该板‑口耦合式排烟装置可针对不同来烟情况更改排烟气流角度,优化排烟流场,有效减小吸穿效应对排烟效率的影响,提高排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2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45838.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7C13/04 , F17C13/02 , F17C13/00 , F17C1/04 , F16K15/04 , F16K1/44 , F16K31/04 , F16K31/50 , F16K31/53 , F16L55/053 , F01K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单向和多齿轮传动阀门的地下储能装置,包括在本体内设置单向阀、储气库和多齿轮传动阀门,将外界气体压缩后通过单向阀输送到储气库内,随后通过多齿轮传动阀门释放储气库内的气体。本发明单向阀左侧的缓冲装置很好的削弱了压缩空气输送中由于“气锤效应”产生的应力,单向阀门的存在保证了气体的单向流动,而储气库和多齿轮传动阀门的固定板有隔热作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整体构造简单,方便维修和检验,不仅削弱了输送通道的“气锤效应”,还能很好的避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从而保证能量损失较小,提高发电量,这将保证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更安全、效率更高的输送和存储气体的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919140.9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钻‑探‑测一体化的水下盾构隧道安全保障方法,先在水域下方施工一小直径钻孔,并建立初始地质模型;接着将小直径钻孔进行扩孔形成大直径钻孔,然后将并行电法电缆和监测光缆放置在大直径钻孔内,在隧道掘进之前,通过碳棒测量电极获得零次场、一次场、二次场数据,并利用现有反演方法对数据处理形成反演图像,完成地层精细化地质模型;开始进行隧道掘进,通过并行电法电缆和监测光缆分别获得掘进过程中岩土体受扰动情况及隧道周边岩土体沉降变形情况,完成隧道安全掘进;在隧道后续使用过程中,并行电法电缆和监测光纤对隧道及其周围岩土体进行持续监测,能及时发现发生沉降变形的情况,从而保障隧道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