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410643371.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该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精细地质特征研究;步骤2,评价储层发育状况,包括对砂体进行分类及储量计算;步骤3,进行储量动用状况分析;以及步骤4,进行储量动用质量评价。该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价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为科学提出各类砂体挖潜对策、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45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93422.2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振泉 , 贾俊山 , 曾显香 , 闫萍 , 刘丽杰 , 刘志宏 , 黄迎松 , 陈德坡 , 宋勇 , 吕远 , 刘海成 , 唐从见 , 王宁 , 赖书敏 , 贾元元 , 刘伟伟 , 陶德硕 , 杨盛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装老油田河流相储层水平井部署模式研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根据河流相储层的沉积特征,分别建立辨状河储层和曲流河储层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步骤2,建立辨状河储层和曲流河储层数值模拟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确定剩余油分布模式;步骤3,确定水平井开采经济界限;步骤4,设计水平井与井网配置方式,进行注采参数设置;步骤5,开展方案设计及方案优选,确定不同沉积储层不同井网形式水平井部署模式。该整装老油田河流相储层水平井部署模式研究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提高整装老油田厚油层单元采收率,大幅度的增加老油田的累积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43371.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该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精细地质特征研究;步骤2,评价储层发育状况,包括对砂体进行分类及储量计算;步骤3,进行储量动用状况分析;以及 步骤4,进行储量动用质量评价。该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评价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价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质量,为科学提出各类砂体挖潜对策、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566331.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迎松 , 贾俊山 , 吕远 , 刘志宏 , 曹绪龙 , 张以根 , 杨仁金 , 王宁 , 柳世成 , 刘丽杰 , 曾显香 , 元福卿 , 单联涛 , 姚惠利 , 刘海成 , 李文华 , 张宁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处于聚合物驱后阶段油藏的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该聚合物驱后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包括: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建立精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层系井网调整的可行性分析;设计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案;以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指标预测,选择最优方案。该聚合物驱后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对处于聚合物驱后特高含水期阶段的油藏减缓产量递减、加快采油速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经济有效提高该类油藏聚合物驱后特高含水期采收率,大幅度的增加老油田的累积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790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2162.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微观水驱实验,并观测微观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变化的全程动态;步骤2,引入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步骤3,结合观测到的微观水驱油过程中剩余油的镜下几何形态,并根据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将剩余油进行分类;以及步骤4,在剩余油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驱替过程中形成的剩余油形态定量的建立了微观水驱剩余油的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能很好反映各类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油田的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2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566331.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迎松 , 贾俊山 , 吕远 , 刘志宏 , 曹绪龙 , 张以根 , 杨仁金 , 王宁 , 柳世成 , 刘丽杰 , 曾显香 , 元福卿 , 单联涛 , 姚惠利 , 刘海成 , 李文华 , 张宁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处于聚合物驱后阶段油藏的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该聚合物驱后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包括: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建立精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层系井网调整的可行性分析;设计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案;以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指标预测,选择最优方案。该聚合物驱后变流线井网调整方法对处于聚合物驱后特高含水期阶段的油藏减缓产量递减、加快采油速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经济有效提高该类油藏聚合物驱后特高含水期采收率,大幅度的增加老油田的累积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072162.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微观水驱实验,并观测微观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变化的全程动态;步骤2,引入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步骤3,结合观测到的微观水驱油过程中剩余油的镜下几何形态,并根据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将剩余油进行分类;以及步骤4,在剩余油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驱替过程中形成的剩余油形态定量的建立了微观水驱剩余油的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能很好反映各类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油田的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1089.5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水动力学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水动力学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微观水驱实验,并观测微观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变化的全程动态;步骤2,结合微观水驱油过程中剩余油的镜下几何形态定性的将剩余油定性分类;步骤3,结合微观水驱油镜下特征采用毛细管模型及并联非等径模型模拟岩石孔隙、喉道;以及步骤4,在毛细管模型及并联非等径模型的基础上定义局部毛管数并以此建立了微观剩余油的水动力学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水动力学表征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为油田的高含水、特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1500759.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4 , E21B43/20 , E21B43/30 , E21B47/0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油藏开发均衡性快速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概念模型;通过黑油模拟器,设置不同注采条件方案,模拟至含水95%,分别模拟计算不同注采条件方案实施变流线调整的提高采收率效果;计算不同注采方案变流线调整前主流线、非主流线的拟渗流阻力级差,绘制拟渗流阻力级差与提高采收率指标关系曲线,得到变流线调整拟渗流阻力级差政策界限;根据以下评价模型,进行特高含水油藏开发均衡性评价。本发明方法结合建立的渗流阻力级差图版,评价水驱油藏开发的均衡性,评价速度快、效率高,对于特高含水油藏开发调整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07926.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步骤2,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筛选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主要控制因素;步骤3,根据筛选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数值模拟模型,预测高耗水层带的发育状况和调控效果;步骤4,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预测模型;步骤5,根据预测模型,得到不同单元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的对比。该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评价方法,评价高耗水层带的调控潜力,对各开发单元调控潜力进行筛选排队,最终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达到油田最大的收益成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