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1888.0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井绞车的刹车轴结构的强度计算方法,刹车轴结构包括刹车轴,刹车轴上依次设置有驱动耳板、第一轴承座、第一刹车耳板、第二刹车耳板和第二轴承座,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缆拉力计算得到刹车耳板总拉力以及驱动耳板拉力;根据刹车耳板总拉力和驱动耳板拉力,利用有限元软件得到刹车轴结构的强度结果以及计算得到刹车轴受到的剪应力;根据刹车轴结构的仿真结果,判断剪应力和仿真结果是否满足相应的许用要求,以便决定是否调整刹车轴结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判断刹车轴结构的仿真结果是否满足对应各部件的许用要求,从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刹车轴结构,以确保结构安全,同时避免了测井绞车的整体更换,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5937.2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应力可视化的释放地应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凿岩区域的图像;S2.确定目标岩爆断面的可视化地应力分区图;S3.确定目标岩爆断面与目标凿岩区域的距离L;S4.基于可视化地应力分区图,在目标凿岩区域中按照目标路线进行钻孔释放地应力,钻孔深度为L+c;S5.获取钻孔后目标岩爆断面的可视化地应力分区图,并判断钻孔后目标岩爆断面的可视化地应力分区图中是否存在高地应力区,如是,则返回步骤S4;如否,则释放地应力结束;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保目标岩爆断面不存在高地应力区,避免发生岩爆,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5319.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系统、方法和电子设备。其中,井下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井下参数测量模块,用于处于工作状态时,被置于待测井的井下预设位置处,监测并存储待测井的井下环境参数的数据信息;井下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设置在所述井下参数测量模块的预设范围内,从所述井下参数测量模块,获取存储的井下环境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井下数据读取模块与所述井下参数测量模块分离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6246.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置式井下无源测控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电路筒、过流通道和外筒,该电路筒中安装有电源模块、电机模块、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该过流通道的外侧,缠绕两段相互隔离的线圈,分别是无线供电线圈和无线通信线圈,该无线供电线圈与该电源模块连接,为该永置式井下无源测控装置的电路部分供电;该无线通信线圈与该通信模块连接,实现该永置式井下无源测控装置与井下测控仪之间双向通信;该主控模块与该通信模块连接实现双向通信;该主控模块与该电机模块连接,实现对该电机模块的控制和监测。该永置式井下无源测控装置及系统适用于管柱不连续的生产工艺,扩大了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范畴,有极高的现场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90880.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G06F18/241 , G06F18/25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测井响应机理的煤体结构定量划分方法及应用。初步识别并划分煤岩样品的煤体结构。获取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测量数据,对测井曲线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测井曲线测量数据的类型,构建碎裂垮塌因子及导电网络因子。根据碎裂垮塌因子及导电网络因子,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测井曲线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建立煤体结构的划分标准。本发明能够应用在深埋煤岩气储层的初期勘探评价,综合考虑多条常规测井敏感曲线,进行敏感信息融合,构建碎裂垮塌因子及导电网络因子敏感曲线,实现了煤体结构的连续定量评价,提高了煤体结构的划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1638.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压裂后裂缝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井筒参数;并根据所述井筒参数建立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至少包括:射孔;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进行压裂模拟实验,得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程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中射孔的流量以及射孔的流体压力;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至少包括裂缝;构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对应的目标方程;利用所述射孔的流量以及所述射孔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目标方程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对应的裂缝参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压裂后裂缝的流量以及裂缝的流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3497.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层合采气井产量劈分方法及装置,涉及油气藏产能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一层气藏的静态参数和初始动态参数;将每一层气藏的静态参数和初始动态参数输入日产气量预测模型,确定每一层采气井的初始日产气量;根据每一层采气井的初始日产气量、和气体产能方程,确定每一层采气井的产能指数;根据每一层采气井的产能指数、利用产量修正系数修正的气体产能方程、每一层气藏的动态储量、和物质平衡方程,确定所有层的采气井在生产周期内的总产气量,将总产气量和历史实测产气量的偏差最小设定为优化目标,对产量修正系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产量修正系数修正的气体产能方程,计算每一层采气井在生产周期内的日产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4105.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2 , G06F17/13 , E21B47/00 , E21B49/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路径渗流的单相渗流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油藏模拟技术领域;针对稠油层和轻油层随地层压力粘性变化大的油气藏,在传统的单相渗流模型构建技术基础上进行方法上的改进,一方面基于核磁测井技术和临界理论建立临界半径模型,根据临界半径模型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油藏单相流量和压力扩散模型,提高建模速率;另一方面,本方案还根据实际流体和实际地层压力调整所述油藏单相流量和压力扩散模型,在稠油层和轻油层随地层压力粘性变化过程中,及时调整成适应的油藏单相流量和压力扩散模型,提高建模速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06653.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大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电极系测井的渗透率确定方法。主要解决某些早期油田由于测井信息少而无法以现有方法获得渗透率参数的问题。其特征在于:S1、选取若干口井,获取井筒钻遇地层不同深度岩心样品和微电极系测井数据;S2、实验室测量岩心样品渗透率;S3、计算与岩心样品相对应深度点的微电极系差异率;S4、将不同深度点的岩心渗透率与相对应的微电极系差异率进行拟合,得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式;S5、得出全井不同深度点渗透率与对应的微电极系差异率关系式。该基于微电极系测井的渗透率确定方法利用泥浆对渗透性岩石的侵入带来的井壁附近的电阻率差异,来计算岩石的渗透率,可支持70年代之前的边界效益油气田进行评估和有效动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0108.4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安全压力窗口拓宽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预测地下易于漏失的天然裂缝分布特征;根据所述天然裂缝分布特征,获取易漏失裂缝位置和产状,并预测漏失压力;分别预测裂缝破碎带和裂缝剪切变形破坏,根据预测结果优化井位井轨迹,避开张开型裂缝区域,选择较高的漏失压力区域作为井点位置和井眼轨迹,并以此作为拓宽安全压力窗口;本申请采用力学手段通过降低坍塌压力,延拓下下限,适应性广泛,成功率高,能有效解决超深、高压、高应力裂缝性地层的钻井安全压力窗口拓宽问题,有助于解决钻井涌、漏、卡等安全问题,有助于降低钻井成本、保护环境和有效避免储层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