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与渗透率分布特征的瓦斯抽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04824.X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与渗透率分布特征的瓦斯抽采优化方法,涉及矿井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通过钻探钻头内置参数测定模块获取上覆岩层钻进过程中裂隙发育综合指标F的数据集F(A)和渗透率综合指标P的数据集P(A);借助内置综合指标计算模块,依据各参数值对裂隙发育和渗透率特征响应程度不同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实现了对裂隙高发育区和高渗透率区的精准识别与划分;综合考虑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分区和渗透率分布特征,制定瓦斯抽采巷道层位布置参数。本发明基于工程钻探中实时获取钻进数据,实现了对采空区裂隙发育和渗透率分布特征的反演,为高抽巷精准层位布置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有效提高了煤矿瓦斯抽采效果。

    一种液压往复式钻孔轨迹检测仪推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837952.4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往复式钻孔轨迹检测仪推送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板和在所述第一横板下方设置的第二横板,推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板顶端的伸缩油缸和安装在伸缩油缸顶端的钻杆限位底座,铰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油缸端面固定的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一横板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板块,调高组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油缸底面连接的圆形套管和贯穿至所述圆形套管内部的圆形管,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板顶面的液压驱动本体,动力控制组件,检测仪本体,驱动方式为风力驱动和液压驱动两用,动力来源方便可靠,经过长期使用,使用效果十分稳定可靠,解决了人力长距离推送钻孔轨迹检测仪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减人提效的效果。

    一种模拟压裂缝网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567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1910987473.8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的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模拟压裂缝网的实验装置,包括供液及混砂系统、泵送装置和可视化平板模型,可视化平板模型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可视化平板模型内设有主裂缝、二级裂缝和三级裂缝,主裂缝的宽度沿与进液管连接的一端向与出液管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二级裂缝的宽度沿与主裂缝连接的一端向与出液管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三级裂缝的宽度沿与二级裂缝连接的一端向与出液管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本发明结合实际地层裂缝扩展情况,沿裂缝长度的延伸方向,主裂缝、二级裂缝和三级裂缝的宽度逐渐缩小,从而更加真实的反映支撑剂在复杂缝网中的铺置情况,优化合理压裂施工参数,指导油田进行压裂生产。

    可视化可变温压模拟实现系统及相关工况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77260.6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可变温压模拟实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模拟井筒系统、循环系统、工况模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控系统;模拟井筒系统采用管中管结构,以及耐温耐压的可视化材料,模拟钻井真实条件下的循环流动,具有可视化、耐压耐温、多功能可调节的特点,在多个测点实现分布式加热和增压以建立变温变压模拟环境,工况模拟系统模拟井下气侵、溢流和漏失等。结合数据监测数据,自动控制系统获取不同流动状态下的测量精度、运移姿态和深度位置数据。本发明可实现真实钻井工况条件下实验室内模拟,为微型测量器的优化设计和深度定位、误差处理等模型方法测试验证提供支撑条件,为井下复杂工况识别与井筒压力安全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岩心流体饱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38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6257.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心流体饱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方法包括:对岩心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岩心放置在中间容器中并在中间容器中加入流体;对含有岩心和流体的中间容器进行抽真空;进行高压饱和并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直至浓度保持不变,进行核磁检测,得到第一流体饱和度;注入过量二氧化碳进行高压饱和并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直至浓度保持不变,进行核磁检测,得到第二流体饱和度;确定第一流体饱和度和第二流体饱和度之差是否符合预设饱和度条件,若否,执行进行高压饱和并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直至浓度保持不变,进行核磁检测,得到第一流体饱和度。本发明既解决了非常规储层流体“注入难”的问题,有效增加含油/水饱和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