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3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012126.6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曹绪龙 , 柳世成 , 郭士博 , 王延忠 , 黄迎松 , 唐从见 , 谭保国 , 许强 , 陈燕虎 , 郭长春 , 陈丽华 , 杨仁金 , 李响 , 任峤 , 王宁 , 陈宁宁 , 姚连平 , 张林 , 张娣 , 林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油藏开发动态及动态监测高渗条带表现特征,识别矿场高渗条带;进行表征高渗条带的动静态参数的筛选及量化;确定多个动静态参数标准化及权重;多指标综合判别高渗条带,根据各动静态参数的标准化值及其权重参数的乘积并求和,得到综合判别值;将高渗条带分级,根据矿场识别高渗条带发育强度,对综合判别值进行分区间,作为高渗条带分级标准。该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能够综合高渗条带多种影响因素,定量表征其纵向及平面位置,所需要的参数容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能够为该种油藏类型强非均质性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790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2162.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微观水驱实验,并观测微观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变化的全程动态;步骤2,引入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步骤3,结合观测到的微观水驱油过程中剩余油的镜下几何形态,并根据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将剩余油进行分类;以及步骤4,在剩余油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驱替过程中形成的剩余油形态定量的建立了微观水驱剩余油的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能很好反映各类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油田的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072162.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微观水驱实验,并观测微观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变化的全程动态;步骤2,引入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步骤3,结合观测到的微观水驱油过程中剩余油的镜下几何形态,并根据定量描述剩余油几何形态的参数,将剩余油进行分类;以及步骤4,在剩余油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驱替过程中形成的剩余油形态定量的建立了微观水驱剩余油的几何表征方法。该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几何表征方法能很好反映各类剩余油的几何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油田的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67113.5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该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步骤2、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及步骤3、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形成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储层精细模型的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出油藏的平面、纵向非均质性特征,从而达到指导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2511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69932.1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相厚油层层内夹层识别预测方法,该河流相厚油层层内夹层识别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取心井及测井资料,建立泥质夹层、灰质夹层和物性夹层的夹层识别标准;步骤2,根据该夹层识别标准,进行井点夹层识别;步骤3,进行井间夹层预测;以及步骤4,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该河流相厚油层层内夹层识别预测方法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及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夹层描述预测结果,实现夹层控制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3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12126.6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曹绪龙 , 柳世成 , 郭士博 , 王延忠 , 黄迎松 , 唐从见 , 谭保国 , 许强 , 陈燕虎 , 郭长春 , 陈丽华 , 杨仁金 , 李响 , 任峤 , 王宁 , 陈宁宁 , 姚连平 , 张林 , 张娣 , 林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油藏开发动态及动态监测高渗条带表现特征,识别矿场高渗条带;进行表征高渗条带的动静态参数的筛选及量化;确定多个动静态参数标准化及权重;多指标综合判别高渗条带,根据各动静态参数的标准化值及其权重参数的乘积并求和,得到综合判别值;将高渗条带分级,根据矿场识别高渗条带发育强度,对综合判别值进行分区间,作为高渗条带分级标准。该基于时变的高渗条带表征方法能够综合高渗条带多种影响因素,定量表征其纵向及平面位置,所需要的参数容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能够为该种油藏类型强非均质性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488432.7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21B43/20 , E21B43/3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涉及水驱油藏转流场开发效果快速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搜集目标油藏的地质开发资料,建立目标油藏转流场开发的流线模拟模型;开展目标油藏转流场开发的流线数值模拟,获取转流场前后流线模拟模型的瞬时流场分布;提取转流场前后的瞬时流场分布中各条流线上流经各点的位置数据,以及各条流线上的流体属性数据;计算水驱油藏转流场开发效果快速评价指标;判断水驱油藏转流场措施是否有效。本发明评价方法用时短、效率高,可直接用于水驱油藏转流场开发效果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635621.7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K9/62 , G06Q10/06 , G06T17/0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类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油藏开发地质资料,构建目标油藏的地质模型;进行目标油藏开发数值模拟,采用地质模型空间划分各个网格单元,获取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空间分布结果;提取网格单元特征参数及剩余油数据,构建剩余油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剩余油无监督聚类分析,确定剩余油分类评价界限。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类评价,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5610.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储层精细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坝砂体内侧积层遮挡能力及变化率的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点坝砂体内侧积层概念模型;分析侧积层渗透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对不同渗透率侧积层遮挡能力的判别;对不同渗透率侧积层遮挡能力变化率的判别。本发明方法所需参数容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价侧积层遮挡能力,指导储层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为后期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3013.4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扰动体积模量的压力系数预测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基于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确定矿物体积模量,计算饱和流体体积模量,基于矿物体积模量和饱和流体体积模量,计算扰动体积模量;基于扰动体积模量,建立压力系数预测模型;分别获取矿物体积模量数据体和饱和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基于矿物体积模量数据体、饱和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和压力系数预测模型,获取压力系数。本发明通过实钻井分析建立井中压力系数预测模型,再根据压力系数预测模型和矿物体积模量数据体与饱和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的差值计算压力系数三维数据体,提高了地层压力系数预测精度,从而实现对储层保存条件的定量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