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39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3285.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约束条件下密集面网格的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S1、获取地质测绘收集到的覆盖层的地质露头点及地质人员推测的地质露头点所在地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范围,然后将所述地质露头点顺次连接形成闭合线投影到地形面网格上;S2、对所述闭合线进行加密、光滑操作;S3、复制闭合线边界内侧或外侧的地形面网格作为地质面底板的初始密集面网格;S4、对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添加稀疏约束条件;S5、将所述稀疏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插值法推广至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中每个网格节点上;S6、利用离散光滑插值法修正密集面网格。本发明确保初始密集面网格与地形面网格完全重合,且精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5457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8212.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6/29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第四系地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S1、确定建模范围和生成地层面的网格精度;S2、根据建模范围和网格精度,采用对应网格方法,生成一套均匀的第一网格;S3、根据第一数据及地形资料,按照地层的地质成因类型及类名,将获取到的第四系地层的地层数据划分为大层、亚层和透镜体,并定义大层的层序关系;S4、基于第一数据、地形资料和层序关系进行容错检查与调整,并设置尖灭范围;S5、按照先大层、后亚层、再透镜体的建模顺序建立第四系土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是将土层固有的地质规律转化为建模过程的约束、无需人工识别、判断和调整,从而实现批量、自动化建模,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839378.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02 , G01V1/04 , G01V1/16 , G01V1/18 , G01V1/20 , G01V1/28 , G01B11/00 , G01B5/00 , G01V1/30 , E21D9/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洞TBM掘进地震超前预报激发装置,包括电驱锤击震源激发装置和震源接收装置,在TBM掘进机内靠近掌子面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电驱锤击震源激发装置,在隧洞内壁的不同位置处安装多个震源接收装置,在TBM掘进机左右两边的护盾上均开设有多个天窗孔,电驱锤击震源激发装置包括箱体、升降支腿和偏转座,升降支腿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偏转座位于安装板的上方,并转动连接安装板,箱体设置在偏转座的顶部,箱体上滑动设置有锤棒,锤棒从天窗孔伸出作用在隧洞壁上产生地震信号,震源接收装置包括无线地震检波器,无线地震检波器用于接收地震信号。实现了在护盾式TBM掘进隧洞中开展地震反射超前预报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94294.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断层破碎带的涌水突泥预测方法,涉及地质灾害预测技术领域,通过断层破碎带存在可能性等级、临近前兆等级、岩体完整程度等级、钻探情况等级、地震波反射法等级和地质雷达法等级,利用基于多项式朴素贝叶斯的断层破碎带综合预报模型预测断层破碎带规模等级,从而获得断层破碎带规模,若不存在断层破碎带,则不存在涌水突泥,若存在断层破碎带,再结合断层破碎带导水性等级、岩体完整程度等级、地下水发育程度等级和地表水补给情况等级,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级预测模型预测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预测断层破碎带的涌水突泥等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02147.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地下断层活动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监测的地下区域进行竖直钻孔,并在钻孔中设置光纤信息采集模块,通过光纤信息采集模块进行采集断层活动性光纤信号;将采集到的断层活动性光纤信号输入至光纤信号噪音处理模块,去除干扰信号,获得真实的断层活动性光纤信号;将真实的断层活动性光纤信号输入基于断层活动性深度学习模型的预警模块,不断更新学习,并对断层活动性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等级进行预警。该方法获得的断层活动性监测数据精度高,能够准确的反映断层在微弱活动情况下的规律,可用于地下深部复杂环境中长期有效的观测,提高了地下断层活动性监测精度,并根据断层活动性等级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5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911317257.9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土压力盒固定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隧道土压力盒固定装置,包括土压力盒固定装置本体、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土压力盒,所述安装座底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套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在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所述安装座使用时安装在管片壁后注浆体内,以使土压力盒上端紧靠隧道围岩;所述固定基座使用时插设在盾构管片内,并与盾构管片固定连接。本发明在盾构管片和管片壁后注浆体筑设完成后,通过土压力盒固定装置,能够避免注浆对土压力盒造成损害、避免注浆影响土压力盒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79913.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岩质坡面弃渣再利用到生态环境的修复结构,包括:移动支撑机构、碎料下料机构、分散下料机构和碎石碾压机构,碎料下料机构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机构上,碎料下料机构的内部具有板锤和辅助破碎组件,用于弃渣的碎料和下料,板锤连接于传动轴,传动轴与驱动组件配合连接,分散下料机构的一端与碎料下料机构的一端连通,分散下料机构固定在移动支撑机构上,用于碎料分散的铺设于路面,碎石碾压机构固定在移动支撑机构上,碎石碾压机构相对接的贴合在分散下料机构的后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岩质坡面弃渣的处理速度,可用于后期栽植绿植,恢复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2720.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勘察数据库中物探表单的自适应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实际工程中常见的物探方法和物探对象建立物探配置库;将物探对象分类并定义各类物性指标的字典值;根据工程要求在物探配置库中以字典值输入方式扩充物性指标;在物性指标配置的基础上为工程项目设计物探基本信息表,并为物探基本信息表配置基本信息;生成对应物探方式下各物性指标的物探数据录入表单,完成物探数据库表单创建。本发明实现物探指标动态配置,适配所有具体工程,不需要定制开发,通过物探分类、事先定义物性指标名称和记数方式,即建立表单格式和物探手段之间的关系,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表单记录物探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0512.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5/022 , G06F16/56 , G06F16/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自动勘探布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在现有工程地质平面模型上,对若干工程区和建筑构物进行分类划分;在现有工程地质平面模型上提取若干关键勘探点数据;将每个工程区和建筑构物内所有关键勘探点的两两纵横交叉相连,整合形成图网模型;建立预勘探平面模型,并通过计算相似度,得到所述预勘探平面模型内和所述现有工程地质平面模型内相对应的工程区或建筑构物;将图网模型带入,即可得到预勘探平面模型内的勘探钻孔布设。能结合已有工程勘探布置经验,根据不同规范、不同勘测设计阶段的勘探深度要求,建立知识工程关系,形成自动勘探布置成果,为勘测设计的前期勘探提供科学合理且快捷便利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168327.4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9035 , G06F16/909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唯一标识的地质分析过程信息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地质数据库中设置表一和表二,当需要查询某地质对象的资料来源时,通过查询表一和表二可得到该地质对象所有用到的勘探点和勘探对象。本发明中的方法将勘探获取的勘探点以及获取的几何信息与工程地质属性信息分开存储,内部通过唯一标识关联,使得地质对象形成有机整体;一方面解决了地质分析对追本溯源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在存储时将数据解析分离,不存在信息冗余,在存储空间与编辑效率方面都有加强,条理分明,查询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