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39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3285.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约束条件下密集面网格的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S1、获取地质测绘收集到的覆盖层的地质露头点及地质人员推测的地质露头点所在地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范围,然后将所述地质露头点顺次连接形成闭合线投影到地形面网格上;S2、对所述闭合线进行加密、光滑操作;S3、复制闭合线边界内侧或外侧的地形面网格作为地质面底板的初始密集面网格;S4、对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添加稀疏约束条件;S5、将所述稀疏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插值法推广至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中每个网格节点上;S6、利用离散光滑插值法修正密集面网格。本发明确保初始密集面网格与地形面网格完全重合,且精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5457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8212.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6/29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第四系地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S1、确定建模范围和生成地层面的网格精度;S2、根据建模范围和网格精度,采用对应网格方法,生成一套均匀的第一网格;S3、根据第一数据及地形资料,按照地层的地质成因类型及类名,将获取到的第四系地层的地层数据划分为大层、亚层和透镜体,并定义大层的层序关系;S4、基于第一数据、地形资料和层序关系进行容错检查与调整,并设置尖灭范围;S5、按照先大层、后亚层、再透镜体的建模顺序建立第四系土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是将土层固有的地质规律转化为建模过程的约束、无需人工识别、判断和调整,从而实现批量、自动化建模,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06150.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挖边坡三维轮廓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开挖边坡三维轮廓建模领域,针起坡线形态复杂的情形,例如弧线段、折线段,支持直接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创建边坡轮廓形态,采用数组数据结构记录坡面单元之间、坡面单元边界线上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首先计算起坡线与三维地质模型中相关地质界面的交点,作为起坡线中的分段点和偏置计算时经线的起始点、生成边坡初始轮廓形态,然后将调整分段点对应的经线,使其接近坡面上的地质分界线,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最后根据各坡面在地质模型中对应的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标准修改各坡面的坡比,对水平方向相邻坡面轮廓进行必要的局部编辑后,即创建适应地质条件的边坡三维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8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462069.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工程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工程设计领域,开发了智能设计软件,从基本模块导入设计对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力学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在力学计算模块中根据设计对象类型和工作条件、采用相应的力学方法计算获得各工况下设计对象的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中的相关参数指标和行业标准/安全需求确定潜在安全风险等级、部位和类型,然后在加固模块和监测模块中在根据设计准则智能选择加固措施和监测仪器、并给出候选布置方案,最终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及其对应的工程安全要求、投资条件等,推荐其中的最佳设计方案,完成智能设计。本发明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推荐出最优工程设计方案,实现工程安全和投资之间的最佳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462126.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边坡加固多固件快速布置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加固边坡坡面的投影范围确定理想加固布置区域;为每类加固件设定优先级次序和布置的间排距;将理想加固布置区域按加固件的最小间排距划分成二维网格;按照每类加固件的优先级次序和间排距将多类加固件布置至二维网格内;将二维网格内的各加固件沿理想加固布置区域的法线方向投影到待加固边坡坡面范围上,完成多固件布置。本发明将三维的待加固边坡坡面投影平面上,在二维网格内进行多类加固件部署,按照每类加固件的优先级次序依次布置多类加固件,每个网格中仅保留优先级最高的加固件,可快速处理位置冲突问题,提高部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67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49148.3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添加任意约束的覆盖层地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场地覆盖层的参考面模型,并确定场地覆盖层的露头线类型以及边界范围。基于场地覆盖层的露头线类型和边界范围,选取场地覆盖层的地质信息,地质信息包括场地覆盖层的地质点和钻孔。向场地覆盖层中引入并勾画辅助线,并给辅助线对应位置赋予推测的厚度,定义厚度的计算方向,以推测典型位置覆盖层的厚度分布情况,同时勾选场地覆盖层建模过程中利用的勘探点为精确约束,设置离散光滑插值逼近运算的迭代计算步数,利用几何插值和迭代运算生成覆盖层模型。解决了覆盖层建模时穿插地表、厚度还原不合理的问题,避免反复调整和修改而导致三维地质建模效率低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69271.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普通照片生成为实体模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实体对象进行近景拍照,得到实体对象的多张二维高清图像;将多张二维高清图像保存至本地或上传至云服务器;在本地或云服务器上通过内置的图像合成算法进行图像合成,并生成实体对象的三维模型;通过输出端口打印实体对象的三维模型,生成三维实体模型。本发明可在本地或云服务器上通过内置的图像合成算法进行图像合成,生成实体对象的三维模型,并快速打印高精度三维实体模型,可以用于建立新型休闲娱乐网络,也可以用于实体复制、商品展示等其他场景。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可以使各个装置异地部署,且可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和实现差异化服务,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496722.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N)
IPC: G06Q10/10 , G06Q50/08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8 , G06F16/909 , G06F16/29 , G06T17/05 , G06F30/12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土工程监测全流程数字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监测专业上游的三维地质与结构设计专业三维模型;在三维地质与结构设计专业三维模型和预先创建的基础监测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工程项目的监测布置设计;在监测布置设计的基础上自动配置生成具体工程项目的专用监测数据库,并生成监测施工表单;基于监测施工表单进行监测施工记录;获取监测仪器的实时监测数据并保存至专用监测数据库,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与三维图形展示。本发明可在上游专业三维数字化成果基础上实现覆盖监测设计、监测施工和数据分析与展示的岩土工程全流程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238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68837.1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专业数字化成果集成与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现实需求抽象成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双层架构;在数据层根据各类专业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数据分类与前后端技术方案选型;根据数据分类与前后端技术方案选型结果,搭建后台数据仓库,包括公共数据库、各专业的基础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基于后台数据仓库,在应用层根据数据分类和应用需求进行各种场景的应用功能设计与开发,建立基础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本发明可在不丢失各专业的属性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基础建设领域数字化建设的跨专业集成与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97351.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化与非参数化耦合的人工边坡数字建模方法,将人工边坡三维设计的图形操作抽象成轮廓控制点之间的拓扑关系,采用二维数组记录,并利用线性方程记录彼此连接控制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属性记录标识其中的弧线段起始位置,采用两端相切的约束条件获得和记录弧线方程参数。这一逻辑贯穿于人工边坡三维设计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边坡设计所依赖的基础轮廓线的创建、编辑和存储,采用边坡设计参数生成人工边坡轮廓控制点、以及对这些控制点的插入、删除和移动操作,完成边坡轮廓设计以后的交切处理等,实现数字建模过程中参数化和非参数化两类图形建模技术的耦合。从根本上解决人工边坡三维设计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