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7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8212.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6/29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第四系地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S1、确定建模范围和生成地层面的网格精度;S2、根据建模范围和网格精度,采用对应网格方法,生成一套均匀的第一网格;S3、根据第一数据及地形资料,按照地层的地质成因类型及类名,将获取到的第四系地层的地层数据划分为大层、亚层和透镜体,并定义大层的层序关系;S4、基于第一数据、地形资料和层序关系进行容错检查与调整,并设置尖灭范围;S5、按照先大层、后亚层、再透镜体的建模顺序建立第四系土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是将土层固有的地质规律转化为建模过程的约束、无需人工识别、判断和调整,从而实现批量、自动化建模,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9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3285.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约束条件下密集面网格的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S1、获取地质测绘收集到的覆盖层的地质露头点及地质人员推测的地质露头点所在地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范围,然后将所述地质露头点顺次连接形成闭合线投影到地形面网格上;S2、对所述闭合线进行加密、光滑操作;S3、复制闭合线边界内侧或外侧的地形面网格作为地质面底板的初始密集面网格;S4、对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添加稀疏约束条件;S5、将所述稀疏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插值法推广至所述初始密集面网格中每个网格节点上;S6、利用离散光滑插值法修正密集面网格。本发明确保初始密集面网格与地形面网格完全重合,且精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2720.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勘察数据库中物探表单的自适应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实际工程中常见的物探方法和物探对象建立物探配置库;将物探对象分类并定义各类物性指标的字典值;根据工程要求在物探配置库中以字典值输入方式扩充物性指标;在物性指标配置的基础上为工程项目设计物探基本信息表,并为物探基本信息表配置基本信息;生成对应物探方式下各物性指标的物探数据录入表单,完成物探数据库表单创建。本发明实现物探指标动态配置,适配所有具体工程,不需要定制开发,通过物探分类、事先定义物性指标名称和记数方式,即建立表单格式和物探手段之间的关系,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表单记录物探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168327.4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9035 , G06F16/909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唯一标识的地质分析过程信息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地质数据库中设置表一和表二,当需要查询某地质对象的资料来源时,通过查询表一和表二可得到该地质对象所有用到的勘探点和勘探对象。本发明中的方法将勘探获取的勘探点以及获取的几何信息与工程地质属性信息分开存储,内部通过唯一标识关联,使得地质对象形成有机整体;一方面解决了地质分析对追本溯源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在存储时将数据解析分离,不存在信息冗余,在存储空间与编辑效率方面都有加强,条理分明,查询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846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073701.1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地质勘测数据进行计算机地质建模、模拟和分析的方法,其公开了一种编录野外地质影像的地质标记解译建模方法,用以根据野外地质勘测获得的地质影像信息和人工标记进行计算机处理、快速重构影像标记所反映的地质模型。该方法包括:A、对欲进行地质编录的区域进行定位,并设置控制点;B、获取欲编录区域的地质影像;C、在地质影像上标记出控制点,记录该点的影像像素坐标,并与其大地坐标相匹配;D、根据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和像素坐标,演算生成大地坐标与像素坐标的转换校正模型;E、根据地质影像在相应的影像区域上绘制地质标记线,并记录标记线所对应的地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4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73767.0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T1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水电工程地质测绘现场的勘测数据进行野外现场快速编录和坐标处理的方法,其公开了一种面向水电工程地质施工编录的现场三维坐标体系建立方法,实现快速计算并存储大地坐标、局部坐标与绘制像素坐标。包括:A、获取欲编录地质对象的三个控制点;B、以控制点确定的平面为局部编录平面,确定局部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C、计算控制点的外包络矩形,建立局部编录坐标系,确定其与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T1;D、获取外包络矩形的四个顶点在绘图区域的位置;E、以外包络矩形的四个顶点为控制点,确立局部编录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的转换关系T2;F、绘制并记录地质对象的几何标记,所获取的像素坐标通过T2转换为局部编录坐标,再通过T1转换为大地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64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3913.X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地质野外勘测数据进行计算机地质建模、模拟和分析的系统,其公开了一种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解决传统技术中无法实现数据快速分析的问题。本发明中的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航摄影像采集设备、图形工作站、电脑终端和便携式陆摄影像采集设备,软件系统包括地形场景构建子系统、地质编录数据子系统、地质绘制数据子系统、三维可视化与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和交换子系统。本发明针对工程地质野外编录需求提供了快速分析、快速建模的功能,为工程地质野外编录作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三维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846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3701.1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地质勘测数据进行计算机地质建模、模拟和分析的方法,其公开了一种编录野外地质影像的地质标记解译建模方法,用以根据野外地质勘测获得的地质影像信息和人工标记进行计算机处理、快速重构影像标记所反映的地质模型。该方法包括:A、对欲进行地质编录的区域进行定位,并设置控制点;B、获取欲编录区域的地质影像;C、在地质影像上标记出控制点,记录该点的影像像素坐标,并与其大地坐标相匹配;D、根据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和像素坐标,演算生成大地坐标与像素坐标的转换校正模型;E、根据地质影像在相应的影像区域上绘制地质标记线,并记录标记线所对应的地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275073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184361.7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其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解决传统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须进行大量辅助的二维分析,导致构建模型过程中造成工作量大、建模流程复杂、模型无法自动更新的问题。本发明以动态可控调整的曲面拟合(插值)方式实现了地质资料的直接三维解译分析,二维分析成果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并构建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地质基础资料数据库,地质基础资料的搜集工作和资料的存储管理围绕三维分析解译开展;基础资料随生产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并能快捷地反映到三维地质模型的解析和调整过程中;将地质成果的三维直接输出或二维剖切输出与工程地质数据库相关联,形成规范化的自动化输出。本发明适用于对地质的三维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94824.5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波场多参数一体化隧道超前预报装置、掘进机及方法,目的在于对地质探测中的弹性波和电波信号进行综合处理,获取更准确的隧道地质预测结果。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核心是:集成用于发出弹性波信号的激震锤和接收弹性波信号、接收、发送电波信号的双波感应器,对电波信号和弹性波信号进行协同分析,获取弹性波和电波探取的地质数据进行综合解析下的不良地质参数,基于获得的不良地质参数进行的隧道自动超前预报能够综合多种物探参数,提升了获取的物探参数的信息量,能够得到更综合可靠的隧道地质信息解译分析的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