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99745.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极高应力深部洞群围岩变形演化预测方法,包括用于预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程度构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类模型;收集地下洞室围岩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多源特征数据集,从中筛选出主成分因子;基于筛选出的主成分因子与围岩的稳定性程度建立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构建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训练;构建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训练完成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对目标围岩进行形变预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极高应力下深部洞群围岩形变演化结果,为现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9745.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极高应力深部洞群围岩变形演化预测方法,包括用于预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程度构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类模型;收集地下洞室围岩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多源特征数据集,从中筛选出主成分因子;基于筛选出的主成分因子与围岩的稳定性程度建立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构建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训练;构建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训练完成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对目标围岩进行形变预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极高应力下深部洞群围岩形变演化结果,为现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23849.3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一种采用所述模拟试验装置测定断裂渗流传热特征的施工方法。提供一种能有效获取热水与围岩间对流换热系数的有效取值,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式有效预测地温分布的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渗流模拟系统和裂隙试样模型,裂隙试样模型至少包括断层模拟组件和围岩模拟组件,围岩模拟组件包覆在断层模拟组件的外侧,裂隙试样模型需要的恒温渗流通过渗流模拟系统按规定的要求提供并记录其传热特征。所述的施工方法通过记录至少在三种不同流量的渗流水在至少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在断裂岩体流动传导热的参数,然后延伸推演得出对流换热系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1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6057.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5 , G06V10/82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BM掘进参数的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预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TBM掘进参数的预测方案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以里程桩号为参考基准,获取TBM掘进的围岩掌子面的多个第一样本图像,并确定各第一样本图像对应的围岩等级评价参数、岩体力学参数和TBM掘进参数;将各第一样本图像对应的围岩等级评价参数进行特征离散匹配后,根据预先训练得到的围岩等级预测模型,确定各第一样本图像对应的围岩等级;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筛选后,建立样本数据集;根据所述样本数据集训练CNN‑LSTM模型,获得TBM掘进参数预测模型。本发明提高了TBM掘进参数预测的准确性,特别适用于岩石隧道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116464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80552.9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具有深层滑移的高填方边坡柔性连接组合支挡装置,涉及高填方填土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土墙、褥垫层和抗滑桩,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套设于所述抗滑桩伸入所述褥垫层的端部。采用本方案,当发生抗滑桩桩顶与上部挡土墙的位移差过大时,能通过满足传导力要求的弹性装置,实现吸收变形、协调变形的作用,使抗滑桩桩顶与上部挡土墙的位移差不会影响上部挡土墙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79103.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未形成定量分级标准导致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掘进时TBM的护盾靠近刀盘的边缘的多个位置的噪音分贝值以及获取TBM的皮带机的起始部位的视频图像;控制掘进时TBM主机、获取所述噪音分贝值以及获取所述视频图像在同一时间间隔同步进行数据采集并记录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数据;生成围岩分类参数整理汇总表;生成新的围岩分类参数整理汇总表;生成掘进里程‑平均噪音分贝值汇总表;建立围岩分类与平均噪音分贝值对照表;生成掘进里程‑平均噪音分贝值‑围岩分类线汇总表;根据所述掘进里程‑平均噪音分贝值‑围岩分类线汇总表对隧洞围岩进行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4498.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02D1/00 , G06F16/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岩带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待测地点标记多条待测软弱岩带;于每条待测软弱岩带标记多个待测点位;得到贯进钉,利用贯进钉以相同动能贯进每个待测点位,得到每个待测点位的贯入深度,根据每条待测软弱岩带的全部待测点位的贯入深度,得到每条待测软弱岩带的平均贯入深度并汇总,生成软弱岩带的贯入深度统计表;结合软弱岩带的贯入深度统计表对多条待测软弱岩带进行初步分级并修正,生成基于贯入深度的软弱岩带分级体系表;根据软弱岩带的贯入深度统计表和基于贯入深度的软弱岩带分级体系表,对多个待测软弱岩带进行分级。其能够解决现有的软弱岩带分级方法精确度低、没有数据支撑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19153.6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剪强度参数计算方法及其评估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目的在于快速、准确抗剪强度参数。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剪强度参数计算方法,通过至少两组三轴试验数据,按照约束条件一和约束条件二计算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约束条件一:待求破坏强度线或待求破坏强度线的平行线与各个摩尔应力圆的切点到待求破坏强度线的矢量距离之和为0。约束条件二:待求破坏强度线或待求破坏强度线的平行线与各个摩尔应力圆的切点到待求破坏强度线的距离之和最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剪强度参数计算方法的评估方法,先按上述方法确定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再通过最大距离比δ进行质量评价。本发明用于根据三轴试验数据计算及评价抗剪强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2234.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倒变形体监测预警装置及监测预警方法,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处理器、主基板以及两个曲面基板;两曲面基板分布在主基板的两侧,且两个曲面基板对应的球心位于主基板两侧的斜下方;主基板和两个曲面基板的同侧表面均设有多个应变片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在发生倾倒变形时,主基板和两个曲面基板能够适应性的发生协同变形,一列应变片传感器同时启动检测能够获取相应维度下的变形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转换等处理后,能够直接得到直观表示倾倒变形情况的检测结果,实现了倾倒变形高效、简单的在线监测,且整体结构安装、维护操作方便,应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8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2478.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挂式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基坑主体,还包括双向丝杠、移动块、防护板和支撑组件;双向丝杠立于基坑主体内,双向丝杠的正、反螺纹上均螺接有移动块,支撑组件设于两个所述移动块同侧方向,沿移动块周向设有多个支撑组件;防护板内侧面和基坑主体的内侧壁相贴,防护板外侧面设有固定柱,固定柱朝双向丝杠方向延伸,并垂直于双向丝杠;支撑组件包括顶板和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分设于两个移动块上,移动块和支撑杆一端铰接,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均和顶板铰接,顶板位于两个移动块之间,并和固定柱滑动连接;顶板可沿固定柱长度方向滑动;并用于压紧或松开防护板。采用本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对基坑的支撑,提供了便捷的拆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