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0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2906.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凌云西南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侧围门环辊压件,呈三角形截面的空心柱体结构,包括前段、圆弧段和后段,前段固定插入到A柱内,后段贯穿B柱且后固定插入到C柱内,圆弧段位于A柱和B柱之间且圆弧段的一端插入到B柱内;一种侧围门环,包括侧围门环辊压件、A柱、B柱和门环内板,B柱包括B柱内板和B柱外板,B柱内板和B柱外板均采用双层板,B柱外板的内层完全位于B柱内板和B柱外板之间;B柱外板的外层呈T型,且B柱外板的外层顶部设有V型段,V型段与门环内板形成避空区,B柱外板的内层延伸至V型段的根部。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的汽车在取消车顶的中间横梁后汽车的侧碰性能降低而影响汽车的整车安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6516.1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底盘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智能底盘的无人麋鹿测试系统与方法。无人麋鹿测试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驾驶机器人、定位系统与远程数据监管系统。无人麋鹿测试方法包括:麋鹿测试无人执行与通过性数字校验。麋鹿测试无人执行为无人麋鹿控制系统操纵车辆达到试验车速后,跟踪目标路径通过紧急避障移线车道。通过性数字校验为基于车辆经纬度定位信息、定位天线安装位置及车辆基本信息,计算车辆与车道标志重叠度,判断麋鹿测试是否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80653.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动防抱死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本发明首先生成模拟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的虚拟环境,打通防抱死控制策略和虚拟环境之间的通信,以得到防抱死系统的联合仿真环境,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所述防抱死控制方法的参数值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防抱死控制方法的参数值,从而显著提高防抱死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制动效率。本发明使防抱死控制系统达到最佳的制动效能,从而得到最佳的制动距离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3111.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ADB和EMB制动间隙自调功能及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所述试验平台上通过滑动组件设置有用于实现间隙可调且能模拟制动衬块和制动盘的制动模拟组件,所述试验平台上位于制动模拟组件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制动器样件的固定组件;所述制动模拟组件包括用于模拟制动盘的楔舌和用于模拟制动衬块的楔块,所述楔舌设置在能带动楔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上,所述楔块设置有两块,且通过保持组件设置在楔舌的前后两侧,所述保持组件能使得楔块与楔舌贴合。利用楔块滑块机构能同时测试商用车ADB/EMB制动器的间隙调整功能、可靠性及其寿命,且在试验过程中不会产生制动衬块和制动盘的实际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73404.1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00 , B60N2/62 , B60N2/64 , B60N2/80 , B60R16/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座椅舒适性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姿态保持理论的座椅舒适性改进方法,步骤一、基于人体模型,人体肩胛骨、人体坐骨结节与座椅接触位置为接触点,确定接触点位置,从而确定人体惯性主轴位置;步骤二、座椅上设有泡沫层,根据接触点位置设计泡沫层刚度分布,使越靠近接触点位置的泡沫刚度越小,以保证人体旋转轴与惯性主轴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9843.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泊车辅助系统驾乘体验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测试车辆泊车辅助系统激活方式启动测试;步骤2,在测试车辆泊车辅助系统搜寻车位成功并选择停车车位后,让测试车辆朝着目标车位以系统设定速度行驶,并检测测试车辆的状态信息和主观评价信息;步骤3,在测试车辆达到预设中止条件时结束单次测试,在测试车辆达到预设结束条件时结束场景测试;步骤4,计算得到客观评价得分;基于客观评价得分和主观评价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权重分析,并综合计算得到测试车辆泊车辅助系统的性能评价分数。本发明能够弥补现有测试规范的不足,实现针对泊车辅助系统驾乘体验的多维、准确、灵活的测评。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88466.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系统驾乘性能测评方法,包括:建立测试场景,在测试车辆启动自适应巡航系统行驶的过程中,让测试车辆在测试场景下朝着处于预设状态的目标车辆行驶,根据测试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启动测试;启动测试后,采集记录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辆的状态信息和主观评价信息,在测试车辆达到预设中止条件时结束单次测试;全部测试结束后,根据测试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公式对客观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并依据主观权重计算客观评价得分;基于主观评价得分、客观评价得分和主观偏好系数,计算测试车辆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性能评价分数。本发明测试场景完整、评分方法灵活、评价指标多维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5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422350.0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固定式制动钳静扭强度的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制动盘,且制动盘能在驱动组件的作用转动,所述固定组件上设置有能实现制动盘制动的固定式制动钳,所述制动盘与固定式制动钳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所述传递组件用于将从驱动组件产生的力矩通过制动盘传递到固定式制动钳上。整个测试装置在进行试验时,直接通过铰接销传递扭矩,而不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摩擦衬片与制动盘接触传递扭矩,从而使得本装置能满足固定式制动钳静扭强度达到三倍1g减速度的制动扭矩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1830.3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无人动态性能测试的无线监测与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管理平台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一CAN报文,并通过CAN无线网桥向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第一CAN报文;电子控制单元确定当前测试项目,生成车辆状态控制指令,并根据测试过程中采集到的测试数据生成第二CAN报文,将第二CAN报文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并基于预设筛选条件筛选测试数据,将筛选后的测试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减少有线测试中布线繁琐以及局域网连接测试范围有限的问题,实现无人化测试,避免操作人员在测试中受到伤害,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55952.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感知与控制的智能驾驶系统及主动悬架系统,其中,主动悬架系统包括感知传感组、悬架控制模块和悬架执行机构;感知传感组用于采集车辆前方的路面信息并形成路面感知数据;悬架控制模块用于制定悬架目标控制指令和对应的期望横纵向运动状态,并传输给智能驾驶系统,并由智能驾驶系统生成参考控制指令,再由悬架控制模块仲裁决策出综合控制指令以控制悬架执行机构运作。智能驾驶系统的智能驾驶控制模块用于制定基础控制指令,以控制进行车辆的横向、纵向、垂向运动的协同控制。本发明能够协作实现车辆的横向、纵向、垂向运动的三向协同控制,有助于提升车辆在障碍路况下的行驶稳定性和驾乘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