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5592.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法的多维度混凝土防渗墙全断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浇筑防渗墙体时预埋五列纵向电极探针及多层横向电极探针,形成探测网络;利用终端设备对埋设的电极探针进行电极控制,并按照需求进行缺陷检测,确定电极探针及控制终端的工作性能稳定性;接到联合检测需求后,利用横向电极自下而上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分层检测,并统计全断面中存在的第一异常低阻区,以及利用纵向电极自左而右进行电透视法分段检测,并统计全断面中存在的第二异常低阻区;叠加第一异常低阻区与第二异常低阻区,将其重合区域作为最终确定的缺陷位置。基于本申请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坝基防渗墙这一隐蔽工程全断面缺陷识别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35964.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8 , G06N20/00 , G06N5/0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感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构建电感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库并进行预处理以确定模型输入特征,构建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与其他主流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性能对比;采用特征循环方法减轻共线性影响,基于最佳特征函数对模型输入特征进行训练,从整体与局部两方面量化模型输入特征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初步拟定配合比并带入特征贡献量化后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依据可解释性分析框架指导电感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优化设计。本申请依据可解释性分析框架指导电感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优化设计,能够量化配合比中各参数对材料性能的贡献程度,为基于性能的自感知混凝土配合比快速与智能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35963.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6/36 , G06F18/2411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3/006 , G06N20/10 , G06F17/1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防渗墙缺陷检测及诊断方案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缺陷条件下的渗流场及渗漏量,形成数据集作为机器学习样本;基于PSO和SVM,训练得到高土石坝防渗墙缺陷诊断模型,以拟合高土石坝防渗墙缺陷部位、缺陷类型与渗漏情况之间的隐含关系;根据工程资料及文献调研构建防渗墙缺陷及检测案例库,并基于案例库形成防渗墙缺陷检测规则库;根据所构建的案例库及规则库形成知识图谱,实现对于特定缺陷位置及特定破坏类型的缺陷诊断方案推荐。本申请有效解决高土石坝防渗墙缺陷检测方案选取缺乏依据的问题,有效提高防渗墙检测效率,改善防渗墙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66337.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N5/022 , G06N5/04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泵站运行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序知识图谱的泵站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实时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时监测数据,动态拟合泵站机组性能曲线;基于泵站机组性能曲线,获取机组运行可行域;构建泵站历史运行数据库,基于机组运行可行域及所述泵站历史运行数据,利用交叉熵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模型;基于HyMNet方法,利用所述训练完成的模型对当前运行方案进行预测,得到泵站运行方案。引入的时序动态知识图谱能够捕捉知识随时间的变化,结合HyMNet模型,有效利用泵站机组运行的历史信息进行预测,大大提高了泵站的操作实效性,确保了优化策略的执行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12441.7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河南水投袁湾水库工程有限公司 ,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汪军 , 高英 , 张社荣 , 江永安 , 王超 , 张海龙 , 王枭华 , 刘建龙 , 王凯航 , 张扬 , 谭金林 , 屈志刚 , 王帅 , 李华山 , 王新平 , 张丽娜 , 窦乙峰 , 王永飞 , 方祥宇 , 赵宇翔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土石坝施工期变形参数反演与位移云图增强现实表达方法,包括,根据大坝的施工现场勘测资料,建立施工期有限元模型,依托工程经验得到待反参数,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待反参数构造基本参数组合进行有限元计算获取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样本,基于CS‑BPNN算法,训练土石坝变形参数反演模型;根据大坝的施工进度、反演参数模型和实测位移数据,对施工各阶段进行大坝变形性态计算与分析,得到反演后的参数并经过有限元计算生成变形位移云图;基于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三维注册,将变形位移云图与真实施工场景虚实融合,实现各阶段变性性态的可视化与预测分析。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保证土石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96016.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边坡等高线生成方法,通过对由LiDAR获取的边坡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除非地面点,得到裸露的地面点,并形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滤波后的点云数据提取边坡范围内的水系特征约束区域,剔除水系特征约束区域内的三角网,生成带有特征约束的不规则三角网,并利用三角网顶点高程值内插方法生成等高线。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地从带有水系约束区域的LiDAR点云中提取等高线,与传统的等高线提取方法相比,更具科学性、可靠性,节省了大量人工操作,具有效率快和作业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95247.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Dynamo的边坡数字孪生体构建及动态更新方法,通过对边坡的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边坡工程地质数据库,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边坡地表模型,基于地质钻孔数据,采用空间插值算法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构建边坡数字孪生体,提取边坡开挖轮廓线坐标,利用Dynamo快速建立和动态修改开挖边坡三维模型和支护模型。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构建边坡数字孪生体模型,且能够根据边坡的实际开挖参数动态高效地更新开挖与支护模型,并为工程计算分析提供仿真模型,实现了地质信息在模型上的虚实映射和集成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61846.7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可固碳的抽水蓄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中抽水蓄能系统包括CO2压缩储能单元和蓄液做功单元;其中CO2压缩储能单元包括CO2压缩组件和至少两个储气罐;蓄液做功单元包括通入气体CO2分别做功的势能做功组件和CO2发电做功组件;其中势能做功组件包括按照工质液体循环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游水库、上游蓄液井、水轮发电机、下游调压井和下游水库;CO2发电做功组件包括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机;上游蓄液井中包括气室,气室与储气罐连通;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机的输入端通入超临界状态的CO2,其输出端与CO2压缩组件连接。
-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78423.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16C20/70 , G01N13/00 , G01D21/02 , G16C20/20 , G06N3/04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CNN‑LSTM耦合模型的有害气体扩散过程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工程现场的工况数据进行污染物运移扩散CFD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获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中各网格节点处的预处理后的张量数据集;基于3DCNN模型和LSTM模型构建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张量数据集输入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以基于提取的特征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将工程现场的实测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以预测输出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的三维张量。本发明能预测未来时刻厂房内完整的污染物浓度场分布,能够指导施工人员的进场作业时机,指导厂房洞室内供风机的提前变频调控,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