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39047.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Q10/0633 , G06K17/00 , G06Q50/08 , G06V40/16 , G06V10/8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AI识别的隧道施工工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施工人员的人脸图像获得人员识别结果,并根据预设的人员和工序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工序识别结果,同时通过射频识别设备确定施工载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载具和工序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工序识别结果,再根据所述第一工序识别结果、所述第一工序识别结果对应的第一权重、所述第二工序识别结果及所述第二工序识别结果对应的第二权重,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施工工序阶段。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隧道的施工工序阶段,为后续施工进度管控和施工安全管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58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54762.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隧道施工监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得到进出隧道的施工人员信息和施工人员的流动信息;接着,基于施工人员信息识别对应施工人员的工种属性,并根据施工人员的工种属性及施工人员的流动信息创建出不同工种属性的施工人员在隧道中流动的矢量流动热力图;然后,在矢量流动热力图异常时通过获取异常地点的目标视频图像信息;最后,对异常地点的目标视频图像信息进行人体行为检测分析,并基于分析得到的人体行为判定隧道的施工环境是否存在施工隐患。上述方式通过对不同工种属性的施工人员在隧道中的异常流动进行监控确定施工隐患,从而及时发现施工隐患,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5289.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8 , G06T17/00 , G06V20/52 , G06V20/64 , G06V40/10 , G06V10/62 , G06V10/70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AI的施工工序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和激光扫描设备分别获取目标隧道在第一时段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一点云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一点云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开挖区域识别模型,获得开挖区域识别模型生成的开挖区域识别结果,开挖区域识别结果包括各个开挖区域在第一图像数据上的对应位置;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目标隧道在第二时段的第二图像数据;将第二图像数据和开挖区域识别结果输入预先训练的施工工序识别模型,获得施工工序识别模型输出的施工工序识别结果。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隧道的施工工序阶段,为后续施工进度管控和施工安全管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15289.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8 , G06T17/00 , G06V20/52 , G06V20/64 , G06V40/10 , G06V10/62 , G06V10/70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AI的施工工序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和激光扫描设备分别获取目标隧道在第一时段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一点云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一点云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开挖区域识别模型,获得开挖区域识别模型生成的开挖区域识别结果,开挖区域识别结果包括各个开挖区域在第一图像数据上的对应位置;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目标隧道在第二时段的第二图像数据;将第二图像数据和开挖区域识别结果输入预先训练的施工工序识别模型,获得施工工序识别模型输出的施工工序识别结果。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隧道的施工工序阶段,为后续施工进度管控和施工安全管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14130.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隧道施工安全应急方法及装置,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先,基于视频图像信息得到隧道内人物的位置分布信息以及安全应急特征信息;接着,基于环境信息和/或视频图像信息判断隧道是否发现现场安全事故,并识别现场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发生地点;然后,基于现场安全事故的类型、隧道内人物的位置分布信息以及各个人物的安全应急特征信息选定隧道中具有现场安全事故处理经验的目标人物;最后,通知目标人物前往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点进行安全应急处理。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有事故处理经验的目标人物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提高隧道现场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降低隧道施工风险,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99421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2229.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桥 , 阮小勇 , 高峰 , 孙志强 , 邹洪波 , 贺国龙 , 卢许佳 , 王文成 , 李小伟 , 饶平 , 鲁玉明 , 周红祖 , 丁国鹏 , 吴文军 , 李信 , 王杰 , 胡双浩 , 罗维 , 代作强 , 刘志勇 , 范伯达
IPC: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施工人员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先确定有较高识别度的第一施工人员的目标施工作业类型,然后根据目标施工作业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第一作业人员识别模型来识别与第一施工人员配合施工的第二施工人员。进而根据第一施工人员和第二施工人员的配合施工关系,确定第一施工人员和第二施工人员所述的目标分组,根据目标分组缩小施工人员身份匹配识别的范围,从而可以范围更小的目标人员特征库中执行第一施工人员和第二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比对匹配。如此,可以提高施工人员识别准确性和识别速度。(56)对比文件吴承彬.基于改进机器视觉的施工作业行为风险监测《.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3,第40卷(第3期),第82-87页.丁寒.地理空间信息的侦查应用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社会科学Ⅰ辑》.2022,(第9期),第G113-4页.Behnam Sherafat等.Automated Methodsfor Activity Recognitionof ConstructionWorkers and Equipment:State-of-the-ArtReview《.J. Constr. Eng. Manage.》.2020,第146卷(第6期),第1-19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4640.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交通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隧道通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通过根据工程载具的身份标识确定不同类型工程载具与其速度和道路占用情况相关的载具拥堵贡献度,再根据各隧道干道上各载具的载具拥堵贡献度确定隧道干道的干道通行特征向量,然后各个隧道干道的干道通行特征向量预测获得使用隧道的第一路口平均等待时间,并根据第一路口平均等待时间调整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案。如此,在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时,综合考虑了不同类型工程载具的速度及行驶时对道路的占用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施工隧道中的路口等待时间,进而更好地执行道路通行控制,提高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54448.X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复合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和二次衬砌层;在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围岩表面喷射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初期支护结构;在保证隧道净空前提下,在初期支护的外侧进行二次衬砌,并在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形成离壁式衬砌空间;利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对离壁式衬砌空间进行填充,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形成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本发明针对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施工难点提供一种施工成体低、施工难度小、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易于扩展、并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94640.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交通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隧道通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通过根据工程载具的身份标识确定不同类型工程载具与其速度和道路占用情况相关的载具拥堵贡献度,再根据各隧道干道上各载具的载具拥堵贡献度确定隧道干道的干道通行特征向量,然后各个隧道干道的干道通行特征向量预测获得使用隧道的第一路口平均等待时间,并根据第一路口平均等待时间调整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案。如此,在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时,综合考虑了不同类型工程载具的速度及行驶时对道路的占用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施工隧道中的路口等待时间,进而更好地执行道路通行控制,提高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8688.7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高寒富水长大反坡隧道清污分流施工方法;包括:在斜井掘进期间,掌子面设置移动集水仓,随掌子面移动;在隧道两侧分别设置清水沟、污水沟收集洞内清水、污水;在斜井或正洞一侧设置多级水仓和泵站,通过泵站抽排的方式,逐级将洞内清水、污水分别抽排至洞外;各级相邻水仓按100m间距布置,各级水仓均由并列设置的污水仓和清水仓构成;待斜井开挖转入正洞开挖后,斜井改换为一次性抽排方案,在正洞交叉口处布置一台大功率泵站,将正洞内汇集清水、污水直接抽排至洞外。本发明方法采用两套排水系统,清水、污水分开抽排,减少了排放和处理量,在洞内设置清、污水固定泵站,采用逐级接力抽排,解决长大反坡隧道排水难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