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9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1204.5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A61B3/113 , A61B3/00 , A61B5/16 , A61B5/318 , A61B5/363 , A61B5/00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135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疲劳监测与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远程塔台空中交通管制员视疲劳监测方法。通过同步采集眼动、心电、工作负荷及环境多模态数据,结合视功能测试生成标注标签,构建高维特征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提取关键特征,并通过LightGBM模型训练实现视疲劳状态的实时预测;对眼动数据采用滑动中值滤波与注视事件合并策略,心电数据通过Bior4.4小波分解去除基线漂移并提取HRV特征;基于加权融合的视功能指标生成视疲劳标签;利用TPE优化模型超参数;实时监测中,系统根据模型输出触发警报。本发明实现了非侵入式、高精度的视疲劳监测,有效适应远程塔台复杂环境,显著提升管制员健康管理效率与航空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7212.0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94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T3/4076 , G06T3/4046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激光雷达数据分辨率增强方法,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对抗训练,将低分辨率激光雷达数据转换为高分辨率数据,提升尾流特征提取的精度。生成器通过多层卷积、反卷积和残差模块,逐步对低分辨率数据进行细节补全和分辨率提升;判别器动态优化生成数据的真实性,确保生成的高分辨率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几何分布一致;生成的高分辨率数据支持旋涡强度分析、涡核位置识别和扰动区域边界的精确提取,提供尾流的三维重建模型,为尾流间隔优化和飞行安全管理提供可靠支持;本发明显著提升了尾流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为飞行安全和空域利用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95605.2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18/25 , G08G5/0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1D21/02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尾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信号尾流监视告警与动态安全间隔的计算方法。首先采集多个ADS‑B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风廓线雷达数据、激光雷达数据、FlightAware API接口数据、气象雷达数据和机场地形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尾流快速识别模型、实时检测模型、参数反演模型、间隔计算模型,结合激光雷达、ADS‑B信号接收机、云服务器等硬件,开发多源数据下动态尾流间隔系统。本发明采用多种信号来源进行融合,以提高尾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可根据实时的尾流信息和飞机特性动态计算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有助于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同时确保飞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95605.2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18/25 , G08G5/0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1D21/02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尾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信号尾流监视告警与动态安全间隔的计算方法。首先采集多个ADS‑B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风廓线雷达数据、激光雷达数据、FlightAware API接口数据、气象雷达数据和机场地形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尾流快速识别模型、实时检测模型、参数反演模型、间隔计算模型,结合激光雷达、ADS‑B信号接收机、云服务器等硬件,开发多源数据下动态尾流间隔系统。本发明采用多种信号来源进行融合,以提高尾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可根据实时的尾流信息和飞机特性动态计算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有助于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同时确保飞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90519.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8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机配对进近尾流安全区域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配对进近环境参数和前机参数;将配对进近环境参数和前机参数代入预设的尾流耗散模型中,获取前机尾流耗散情况,其中,尾流耗散模型基于尾流模型构建,尾流模型基于飞机的双涡强度和速度场的分布关系构建;采集后机参数并结合前机尾流耗散情况判断尾流危险区,分别计算湍流、地面效应和侧风引起的尾流危险区的位移变化,获取尾流危险区的演变情况,并根据演变情况获取尾流危险区的边界变化;基于尾流危险区的边界变化计算配对进近尾流间隔,获取配对进近后机尾流安全区域。本发明能够在飞机配对进近过程中进行尾流危险区快速预测和尾流间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22189326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759005.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B64C13/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尾流耗散的襟翼驱动装置,所述襟翼驱动装置包括设于襟翼内部的电机、滑动固定槽、伸缩装置和阻流装置;阻流装置包括伸缩翼片和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翼片边缘的垂直翼面挡板;伸缩装置连接电机和所述伸缩翼片;滑动固定槽的凹槽固定连接伸缩翼片的一边。本实用新型的襟翼驱动装置用于对放下的襟翼和机翼结构缝隙间产生的襟翼尾流进行阻拦,实现加快尾流耗散;同时本实用新型加装于襟翼内,不破坏机翼或机场的结构,实施方便,适用范围广;并且建造和维修成本低,且伸缩装置较小,左右襟翼同时进行伸缩动作,并不会破坏飞机的气动结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