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3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61959.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隧道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于溶洞发育区、易突泥涌水段,选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或者周边帷幕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S2、对于断层破碎带、向斜核部段、浅埋软岩段以及地表有建筑物或水库且隧道埋深较浅地段,或隧道进出口位于松散堆积体段,以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为主,周边帷幕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为辅,并采用管棚、钢拱架或格栅钢架加固措施;S3、对于节理裂隙密集带、破碎带、富水带及软岩地段,采取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辅助,带水开挖的方式快速通过,之后根据要求采取径向注浆补充处理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6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31235.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有毒物质浸出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组铁尾矿粉混合料试件脱水之后破碎,并做过筛处理;称取特定重量的过筛样品,置入振荡瓶,并加入蒸馏水;将振荡瓶按照特定频率及时长振荡,并在振荡之后静置特定时长;吸取上清悬浮液,并以特定规格滤孔过滤注射样品至样品瓶;密封样品瓶,并检验污染物质浸出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水稳碎石作为公路基层时,由于其孔隙多,雨水易将制备材料中的有毒物质浸出,而传统将普通碎石计算在内的试验方式测得的有毒物质浓度数据偏低,难以符合真实数据情况,导致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6974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纵坡沥青路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长纵坡沥青路面理论分析模型,将路面简化为半空间层状体系,沥青面层视为粘弹性材料,采用修正的Burgers模型表征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其余各层视为线弹性体,采用典型的三层体路面结构,以荷载中心为极坐标坐标原点,z轴为路面深度方向,r轴为路面水平方向;S2、路面力学响应的解析求解,S3、解析解正确性验证;S4、计算与结果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5215.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开裂仿真试验方法,包括:建立同步对接试验与仿真的预模型;预模型内置松弛模量函数,松弛模量函数反映粘弹性参数及断裂能输入参数的影响结果;建立扩展有限元模拟仿真,并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发送至预模型,与松弛模量函数反映的影响结果比对验证;通过动态模量试验,建立动态模量的主曲线,使动态模量的主曲线以特定比例系数向松弛模量转换,并根据松弛模量函数得到数据结果,将数据结果与影响结果比对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沥青路面的开裂研究,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具有人为主观性,以及利用软件技术模拟路面结构,对于形状各异的裂纹适配灵活性差,导致难以精确可靠得到道路开裂数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2545.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 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碾压工艺的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及振动测试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振动轮‑路面材料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基于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配置振动加速度测试系统;根据振动加速度测试系统,配合实地路面试验段的碾压工艺进行实地实时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针对采集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与计算分析;测量实地路面试验段对应其碾压位置的实际压实度,并进一步测得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实际压实度的相关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路面压实质量在路面成型之后进行事后检测时,存在的检测样本量小,工作量大,随机性大,时间滞后,易对成型路面造成破坏以及缺乏结合路面实际碾压工艺对其压实度检测的手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9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15598.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青岛)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梁桥结构的抗火性能响应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箱梁桥截面温度场分析中材料的热工性能指标;基于确定的材料热工性能指标进行温度场瞬态分析;根据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原理分析箱梁桥截面温度场;确定箱梁桥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指标;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结合箱梁桥截面温度场,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高温力学性能分析;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考虑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混凝土梁桥抗火性能响应研究,无法符合工程实际的复杂防火要求架构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14776.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1/12 , G01N3/20 , G01N3/08 , G01N23/220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硬化强度及形貌的速凝剂作用机理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用于制备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及外加剂;根据选取的胶凝材料及外加剂分别进行配比得到三组水泥净浆,并根据三组水泥净浆分别测试净浆凝结时间;再次根据选取的胶凝材料及外加剂分别进行配比得到三组水泥净浆,并根据三组水泥净浆分别测试净浆的力学性能;针对净浆力学性能测试之后的三组水泥净浆进行微观形貌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速凝剂促进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时,对于速凝剂影响喷射混凝土硬化过程的作用机理仍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61953.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隧道岩溶涌水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于溶洞发育区、易突泥涌水段,选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或者周边帷幕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S2、对于断层破碎带、向斜核部段、浅埋软岩段以及地表有建筑物或水库且隧道埋深较浅地段,或隧道进出口位于松散堆积体段,以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为主,周边帷幕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为辅,并采用管棚、钢拱架或格栅钢架加固措施;S3、对于节理裂隙密集带、破碎带、富水带及软岩地段,采取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辅助,带水开挖的方式快速通过,之后根据要求采取径向注浆补充处理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1022.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尾矿粉提升水稳碎石性能的主动控制试验应用方法,包括:基于石粉结合不同水泥掺量制备石粉对照组混合料试件,并基于铁尾矿粉等体积等粒径替换石粉充当填充物制备铁尾矿粉混合料试件;以不同水泥掺量的石粉对照组混合料试件为基准,比对铁尾矿粉混合料试件与石粉对照组混合料试件的力学性能;对铁尾矿粉混合料加入不同配比经脱水及PH中和处理的磷石膏,基于加入特定配比磷石膏的铁尾矿粉混合料试件试验水稳定性和延迟碾压可行性;对铁尾矿粉混合料试件做有毒物质浸出处理及检验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废弃铁尾矿影响水稳碎石的规律,特别是长龄强度的发展规律研究不足,导致铁尾矿难以高效利用至水稳碎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35218.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层及下面层摊铺压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铺筑基层的下承层场地做施工准备;针对施工准备完成的下承层进行施工放样;根据基层分层摊铺与基层大厚度摊铺分别架设模板;制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并卸料至摊铺机;基于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业;完成碾压作业之后做接缝及养生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路面构层的施工细节处理不佳,导致在使用长期受荷载后,容易造成路面结构损陷,进而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