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5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18350.5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选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确定满足材料试验标准的1‑3组不同的矿料级配,计算分形维数判断系数R2;若分形维数判断系数R2≥0.99,在9~10um范围内选择沥青膜厚度,计算粉胶比;若粉胶比在1.0‑1.4范围内,则开展配合比设计验证试验,要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满足要求;若配合比设计验证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在几组级配中优选1组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最终设计结果。本发明是适用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使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更具有规范性和标准性,利用分形维数判断系数、沥青膜厚度、粉胶比作为级配设计指标操作简便,简化设计过程,能更快得到设计结果。

    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34324.1

    申请日:2024-06-07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度连续梁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多根固定于混凝土连续梁顶面端部的悬挑箱梁,所述悬挑箱梁包括固定在混凝土连续梁顶面的固定段和向前方伸出混凝土连续梁的悬挑段,所述悬挑段向相近的一侧混凝土连续梁外水平伸出有悬臂梁;吊索塔桥,其固定于已完成的混凝土连续梁上,其与所述悬挑段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根锚固拉索;侧模板系统,其包括侧模板和侧模板支架,侧模板支架由侧模板支撑梁承托;底模板系统,其包括底模板平台,底模板平台包括底模板,其下有底模分配梁和底模主梁;内模板系统,其包括内模板、内模板支架和内模板支撑梁,本发明可在单次连续梁浇筑作业中完成长度较长的混凝土施工段,提高了施工效率。

    用于桥梁边跨合拢的柔性封闭滑移与导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16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01673.9

    申请日:2023-06-14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边跨合拢的柔性封闭滑移与导向装置,包括滑移系统,其由下至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底模板和上模板,所述底模板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带,使所述底模板与上模板之间形成盛放有润滑油的柔性封闭腔,所述滑移系统靠近柔性密封带的两侧设置两组导向侧模,所述底模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导向侧模的底部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导向侧模的内壁抵接,所述上模板的顶部与两组导向侧模之间浇筑衡重跨梁段。本发明所述用于桥梁边跨合拢的柔性封闭滑移与导向装置,充分利用了衡重跨梁段的施工模板,使衡重跨梁段与底模板之间实现封闭面的滑移,结合侧模的导向,实现桥梁边跨的合拢过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海上平台桩基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04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86728.9

    申请日:2021-08-03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平台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承台钢桁架,所述承台钢桁架具有多个行和列形式分布的桩孔;S2、根据海上施工现场的钻孔位置与水深,确定桩基长度;S3、将承台钢桁架牵引至海上施工现场,并使桩孔与钻孔位置一一对应,将桩基起吊并插入桩孔下放至钻孔,采用振动锤打桩至预定深度;S4、将承台钢桁架与桩基固定并达到设计高度,在承台钢桁架上方焊接面板形成海上平台。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适应性强,适合海上钻探钻井、工程勘察等工程作业,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横向纵向扩展以增加其应用范围。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3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28832.0

    申请日:2024-10-30

    Inventor: 徐青云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柱、环形箍及连梁,钢管柱的内腔设有钢筋笼,钢筋笼的顶端露出钢管柱的顶面;环形箍套设在钢筋笼上,环形箍的底面与钢管柱的顶面抵接;连梁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环形箍的周侧,连梁可与横梁钢筋固定。本发明环形箍设在钢管柱顶部,将环形箍浇筑在上下层的钢管柱之间确保了环形箍与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环形箍能够提高横梁和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梁固定在环形箍的周侧,通过连梁与横梁内的钢筋进行固定,实现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组合结构形式,抗震性更高,同时有效保证了核心筒框架的内力传递。

    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35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325276.1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地基层、防水层、排水层、加强层和路面层,其中路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沥青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沿纵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加固机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固机构通过多个沿横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加固机构连接;多个第一加固机构和多个第二加固机构将混凝土层分隔为多个呈矩阵分布的、互不接触的单元块。本发明在保证路面疏水、渗水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路面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垃圾干燥焚烧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5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1575.8

    申请日:2023-12-11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垃圾干燥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和干燥室,干燥室包括顶部的进料口、底部的出料口、侧面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连通至烟气管道,进料口下方设置的物料架包括中心轴和一对立柱,一对立柱之间连接有多层推刮组件,推刮组件包括轴套、推板和刮板,中心轴可在轴套中旋转,中心轴上设置有水平托盘,水平托盘包括半圆形盘底及半圆环形围挡,刮板的下侧边缘与围挡的顶部持平,推板的下端竖直延伸至贴合水平托盘的盘底且水平延伸至贴合围挡的内壁。此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对垃圾进行干燥焚烧时干燥耗能高、垃圾干燥程度不够等问题,利用焚烧炉的烟气对垃圾进行干燥,垃圾逐层下落和风干,能有效减少垃圾含水量、提升垃圾焚烧效果。

    连续梁边跨合拢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7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46812.5

    申请日:2023-05-16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边跨合拢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其设于钢箱梁的底部,缓冲组件包括:固定部,其可拆卸设于钢箱梁上,固定部下端开口设置;缓冲套,其通过连接部可拆卸限位滑动设于固定部的侧壁上,缓冲套上端开口设置,缓冲套与固定部之间形成限位空腔;缓冲弹簧,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限位空腔的上下端接触,缓冲弹簧的最大工作形变量大于或等于缓冲套在固定部上限位滑动的距离;缓冲底座,其可拆卸阻尼滑动设于开设有通口的底梁上,缓冲底座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缓冲组件的高度,缓冲底座承接缓冲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缓冲组件,具有更换弹簧便捷以保持缓冲功能,降低钢箱梁对底梁的冲击力的有益效果。

    泥浆制备及循环分离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886732.5

    申请日:2021-08-03

    Inventor: 何俊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浆制备及循环分离系统,包括:泥浆储备池;泥砂分离器,其通过泥浆输送管连通至泥浆储备池;钻机,其与一个埋设于地下的桩基护筒对应设置,钻机的出浆管连通至泥砂分离器,向泥砂分离器提供待分离的泥浆;第一泥浆泵,其设置于泥砂分离器和泥浆储备池之间,用于将泥砂分离器分离后的泥浆输送至泥浆储备池内;第二泥浆泵,其设置于泥浆储备池和钻机之间,用于将泥浆储备池内的泥浆输送至钻机所对应的桩基护筒内;泥浆制备池,其内盛放有制备的泥浆;第三泥浆泵,其设置于泥浆制备池和泥浆储备池之间,用于将泥浆制备池中的制备的泥浆输送至泥浆储备池中。本发明提高了泥浆供给的灵活性,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