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76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15202.8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选型方法,具体以针入度和软化点作为沥青选型的技术指标,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动态模量试验、疲劳试验进行验证。本发明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控制指标少,操作简单方便,节约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0623719.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1/00 , C08K5/01 , C08K5/1515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沥青路面再生剂存在不能修复废旧沥青分子结构、成本较高、耐候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的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废机油、稀释剂、增塑剂、芳烃油。本发明制备沥青路面再生剂时,添加含环氧基团的活性稀释剂有效修复废旧沥青的分子结构,可恢复沥青原有性能;以废机油作为基础油分,降低了制造成本;添加了兼具耐候性和稳定性的环氧脂类增塑剂,可有效吸收沥青老化工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不仅可改善再生剂的稳定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再生沥青的耐久性;添加了一定量的芳烃油,可补充废旧沥青中的芳香组分,有效提高了再生沥青的粘韧性和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6276.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在沥青中扩散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构建老化沥青三维晶胞模型和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三维晶胞模型,进行次分子结构优化,退火后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之后选择三维结构最小能量构象构建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模型;在扩散模型中设置反应力场,模拟再生扩散期间的温度条件;以x方向为扩散方向,设定x方向微波场参数,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获取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的均方根位移曲线,计算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的扩散系数。本发明结合微波场特性,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微波敏感型温再生剂在老化沥青分子结构中的扩散过程进行模拟与定量评估,实现更科学、精准的扩散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7435.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1/00 , C08L53/02 , C08L33/02 , C08K9/00 , C08K9/04 , C08K3/04 , C08K5/20 , C08F220/06 , C08F218/08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温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动分散剂的制备;乙炔炭黑的活化与改性;芳烃油、SBS和微波敏感材料的复配。先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芳烃油进行复配制得芳烃油/SBS型再生剂,然后再加入硬脂酸酰胺,复配后得到的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电解质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高,并且加入经过活化和表面改性的纳米级微波敏感材料乙炔炭黑粉,在不影响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性能的前提下使其在微波辅助作用下获得更好地软化再生原沥青路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4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50362.5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D211/46 , C08K5/3435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沥青光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将马来酸酐溶入溶剂中,并不断搅拌,加入共轭双烯后逐渐升到60~90℃,恒温搅拌1~3h后,得到新的酸酐。新的酸酐加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溶剂,搅拌加热到60~80℃,在30min内滴加完2,2,6,6‑四甲基‑4‑哌啶醇,反应2~3h后,冷却至常温,采用无水乙醇冲洗3次,过滤,之后在60℃真空环境下干燥,得到邻二酸单四甲基哌啶醇酯。邻二酸单四甲基哌啶醇酯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和溶剂,逐渐升温到50℃并不断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盐,保温搅拌1h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邻二酸单四甲基哌啶醇酯盐。本发明具有持久有效的光稳定效果,且原料安全可靠,制备易于控制,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297142.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路面铺装脉冲式3D打印喷头,所述喷头包括腔体,腔体侧壁设置进料口,腔体底部设置方形喷嘴;腔体顶部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顶部通过液压杆连接到伺服电机上。本发明的打印工作由电脑终端控制,发出预设的脉冲信号,信号接收器接受,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液压杆,推动活塞提供瞬间压力,将料仓压入腔体内的材料从喷嘴喷出,两组喷嘴可以打印出两种颜色的图案,实现点阵像素打印,实现3D打印彩色路面铺装。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74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493325.1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6M14/28 , D06M13/192 , D06M13/203 , D06M13/432 , C04B16/06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材料用活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原理是在聚丙烯纤维表面接枝大量的活性基团,增大水泥稳定材料对纤维的握裹力,克服聚丙烯纤维分散性差以及纤维/水泥基体间粘结性能差的问题。首先使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纤维表面接枝马来酸酐,然后利用酰胺化反应使用扩链剂对马来酸酐进行扩链,最后将活性单体通过化学反应链接到酰胺化的马来酸酐分子链上。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纤维表面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与水泥基体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使纤维/水泥基体结合更加牢固。使复合材料整体受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聚丙烯纤维的增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14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4869.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91/06 , C08L91/00 , C08K3/04 , C08K3/22 , C08K5/42 , C08K5/07 , C08K5/13 , C08J3/28 , E01C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原位温拌再生剂、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形成时间较长;需要加铺一定厚度的罩面层;再生得到的混合料性能较差,一般运用的层位较低冷拌技术一般需要加入水泥,从而使得该层位的耐久性降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原位温拌再生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烷烃10-30份;糠醛抽出油20-40份;去离子水30-50份;微波吸收剂10-2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分散剂5-10份;抗老化剂1-5份。本发明可降低拌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旧料的利用率;相对就地热再生减轻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增加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降温速率减缓;减少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量;不需掺加新集料和新沥青,降低了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8577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55296.0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中,热再生技术加热温度高,与沥青路面旧料拌合容易使其再次老化,且旧料参量少;冷再生技术混合料强度形成时间长,需加水泥,降低耐久性。本发明的沥青路面温拌再生剂具有以下配方:长链烷烃环烷烃15~60份、高油沥青10~15份、糖醛抽出油15~60份、分散剂5~10份、增塑剂1~5份、增韧剂5~10份和抗老化剂1~5份,混合熔融后与铣刨的沥青混合料旧料、新石料和新沥青在120~150℃温度下混合使用。本发明将沥青路面旧料的参量提高到50%以上,并将拌合温度控制在温热区间,不仅降低了拌和能耗和机械损耗,还有效减轻了沥青的老化程度,提高了沥青路面旧料的利用率;可较快的开放交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78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219461.7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铺设在有融冰要求的路面表面的自融冰路面铺装结构。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道路除冰技术中破冰效率低及易破坏道路原有结构的问题,现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融冰路面铺装结构,首先,加工制作出直径为3~5cm,厚度为0.5~1cm的橡胶片;其次,对既有路面表面进行清扫,喷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第三,将原料水平均匀单层布设在路面表面的防水粘结层上;第四,铺筑细粒式环氧沥青混凝土,从既有路面计算厚度为1~2cm,要求铺筑厚度与橡胶片厚度之比不小于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1)融冰效果好;(2)使用寿命长;(3)施工方法简便;(4)环保无污染;(5)使用范围较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