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5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18350.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选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确定满足材料试验标准的1‑3组不同的矿料级配,计算分形维数判断系数R2;若分形维数判断系数R2≥0.99,在9~10um范围内选择沥青膜厚度,计算粉胶比;若粉胶比在1.0‑1.4范围内,则开展配合比设计验证试验,要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满足要求;若配合比设计验证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在几组级配中优选1组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最终设计结果。本发明是适用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使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更具有规范性和标准性,利用分形维数判断系数、沥青膜厚度、粉胶比作为级配设计指标操作简便,简化设计过程,能更快得到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000713.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轨行移动小车进行桥梁外观检测的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轨行移动小车:搭载有工业相机及其控制器,用于采集桥梁病害的图像信息并发回控制中心;运行轨道:包括箱梁两侧悬臂底部的纵向轨道和走向与箱梁底部形状相适应的横向轨道;轨行移动小车沿横向轨道横向移动,横向轨道沿纵向轨道纵向移动;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工业相机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远程控制轨行移动小车沿运行轨道移动。本发明能对桥梁的主梁和支座进行全面的智能巡检,克服人工检测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14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564869.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91/06 , C08L91/00 , C08K3/04 , C08K3/22 , C08K5/42 , C08K5/07 , C08K5/13 , C08J3/28 , E01C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原位温拌再生剂、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形成时间较长;需要加铺一定厚度的罩面层;再生得到的混合料性能较差,一般运用的层位较低冷拌技术一般需要加入水泥,从而使得该层位的耐久性降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原位温拌再生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烷烃10-30份;糠醛抽出油20-40份;去离子水30-50份;微波吸收剂10-2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分散剂5-10份;抗老化剂1-5份。本发明可降低拌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旧料的利用率;相对就地热再生减轻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增加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降温速率减缓;减少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量;不需掺加新集料和新沥青,降低了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4511.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4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软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现有路面加热设备能一定程度避免原旧路面级配的破坏,进而降低混合料再生时新集料的添加量,但能量利用率和施工效率低下。本发明将去离子水、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匀,再将煤油和糠醛抽出油在混匀,乳化得到A组分;将能量吸收剂和无机填料混匀得到B组分;将B组分撒铺于路面,再将A组分乳液均匀喷洒于B组分之上,然后在能量发射装置的辐射作用下进行修补。本发明能量发射器作用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可以缩短2/3的作用时间,即可以提高66%以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9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12884.3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63/02 , C08L91/00 , C08K5/3462 , E01C7/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雾封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耐磨性和与路面粘附性较差的缺点,使用时易被行车磨掉、带走。本发明将沥青和沥青再生剂加热熔融后,与助渗剂混合,将沥青乳化剂水溶液和熔融混合物混合制成雾封层材料的A组分;将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混合制得雾封层材料的B组分;将10~50重量份的A组分、10~40重量份的B组分混合均匀,即得到雾封层材料。本发明与原路面粘附性良好、耐磨性优良、养护时间长、渗透性强,具有良好的再生路面老化沥青功能,能快速渗透到老化沥青层中,重新调和沥青组分,恢复老化沥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189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166741.9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模量沥青碎石(HMAM)的外加剂及使用该外加剂的路面基层结构和铺设方法。现有路面基层过于单一,而高模量沥青碎石基层有良好的抗疲劳开裂能力和稳定性能。本发明的路面基层结构,将连续密级配碎石作为骨料加热到175-185℃与岩沥青、消石灰和水泥、胶粉组成的外加剂干拌15-25秒后加入加热到160-175℃的沥青结合料,再与结合料湿拌160-200秒,形成混合料,170-180℃混合料出料;铺设时:先清扫下卧层表面,然后将拌合好的混合料摊铺在下卧层上,碾压成型。本发明的外加剂制作、添加容易,能提高沥青碎石的模量和抗疲劳性能,使用外加剂路面基层结构,适用于重型交通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88636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1883.9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及其铺设工艺。现有的环氧沥青是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经固化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固化产物,与普通的ATPB相比,环氧沥青碎石稳定度是ATPB的2~3倍,疲劳寿命是ATPB的1.5倍以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是以环氧沥青为结合料,以开级配碎石为骨料,温拌形成的混合料;其铺设工艺为:首先清扫底基层的表面;其次,均匀喷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按照0.4~0.6kg/m2的喷洒量控制;第三,铺设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碾压成型,孔隙率达到18%~24%,并等待龄期结束之后施工面层。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疲劳耐久性差、抗腐蚀能力差、造价较高、不环保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997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40006.8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水降噪功能的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工艺。现在的路面结构多存在疲劳耐久性差、抗油污腐蚀能力不强和自身无阻燃特性等问题。本发明是以环氧沥青为结合料,以断开级配碎石为骨料,采用温拌工艺形成的混合料,其中环氧沥青与碎石的质量比为(4~5.5):100;铺设时首先清扫路面中面层的表面;其次,均匀喷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按照0.4~0.6Kg/m2的喷洒量控制;第三,铺设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并等待龄期结束之后开放交通。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其环保特性、疲劳耐久性好,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和抗油污腐蚀特性,较之普通路面结构其适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22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257936.9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路面自破冰防滑铺装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被动式除冰雪措施为机械除雪、撒盐破冰等,耗费人力、物力,且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主动式除冰雪措施为将橡胶颗粒添加于沥青混合料中,利用橡胶颗粒的变形,使路面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自应力破碎冰雪,但对行驶车辆要求较为严格,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集料易松散,耐久性差。本发明将橡胶颗粒、聚氨酯胶粘剂、纤维、憎水材料、催干剂按比例混合制成路面自破冰防滑铺装层混合料,铺设于路面,抑制路面积雪和结冰。本发明提高了路面在冬季低温降雪条件下的抗滑性能,保证行驶车辆在路面结冰后的行车安全,铺设简单,耐久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97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166745.7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模量沥青碎石(HMAM)路面基层结构及其铺设方法。现有路面基层过于单一,而高模量沥青碎石基层有良好的抗疲劳开裂能力和稳定性能。本发明的路面基层结构,是以低标号沥青为结合料,以连续密级配碎石为骨料,将骨料加热到175-185℃与所述加热到160-175℃的结合料热拌形成混合料;铺设时,先清扫下卧层表面,然后将拌合好的混合料摊铺在下卧层上,碾压成型;摊铺碾压过程中,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0-180℃,摊铺温度≥160℃,初压温度≥155℃,终压温度≥100℃;等待龄期结束之后开放交通。本发明路面基层结构,能提高沥青碎石的模量和抗疲劳性能,适用于重型交通的道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