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1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600162.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8 , E01D21/00 , C04B26/26 , E01D101/24 , C04B111/27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水泥混凝土桥梁多介质防水复合层,所述防水黏结复合层按照沿桥面向外依次由双组分黏结剂层与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双组分黏结剂层与橡胶改性沥青层之间穿插单一粒径碎石,所述双组分黏结剂层由双组分黏结料形成,橡胶改性沥青层由橡胶改性沥青形成,所述与双组分黏结料、橡胶改性沥青和单一粒径碎石同步施工组成,按照撒布量计,三种组分的含量具体如下:双组分黏结料1.0~1.5kg/m2、橡胶改性沥青1.6~2.0kg/m2、单一粒径碎石60~70%覆盖率。本发明防水复合层材料具有突出的防水性、耐久性以及黏结强度和剪切强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梁的桥面铺装,从而延长混凝土桥面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00162.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8 , E01D21/00 , C04B26/26 , E01D101/24 , C04B111/27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水泥混凝土桥梁多介质防水复合层,所述防水黏结复合层按照沿桥面向外依次由双组分黏结剂层与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双组分黏结剂层与橡胶改性沥青层之间穿插单一粒径碎石,所述双组分黏结剂层由双组分黏结料形成,橡胶改性沥青层由橡胶改性沥青形成,所述与双组分黏结料、橡胶改性沥青和单一粒径碎石同步施工组成,按照撒布量计,三种组分的含量具体如下:双组分黏结料1.0~1.5kg/m2、橡胶改性沥青1.6~2.0kg/m2、单一粒径碎石60~70%覆盖率。本发明防水复合层材料具有突出的防水性、耐久性以及黏结强度和剪切强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梁的桥面铺装,从而延长混凝土桥面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4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1091873.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与视频技术的桥面车辆时空信息获取方法,包括基于Faster R‑CNN的目标检测、多目标跟踪、车道判断及图像标定方法。该方法仅以桥面上布置的两个监控摄像头作为输入端,结合创建的虚拟检测区来对通过车辆的参数包括车型、车长、轴数、车速、所在车道进行识别。之后利用所得参数即可以获得车辆的时空信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移动目标检测方法在目标检测与分类方面稳定性与精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跟踪方法的鲁棒性,同时在标定过程中无需中断交通,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79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09507.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车辆边界框的车辆长度及速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1)基于Mask R‑CNN网络生成车辆掩膜;(2)由场景中三个消失点向生成的车辆掩膜作切线进而构建三维车辆边界框;(3)建立车辆虚拟检测区,并根据三维车辆边界框的底面前边中点是否在检测区内来判断车辆是否在检测区内;(4)利用车道虚线段及场景消失点来确定路面参考点的像素坐标,再根据已知的车道虚线段长度、车道宽度来求解道路平面世界坐标与对应像素坐标之间的单应矩阵;(5)利用单应矩阵及三维车辆边界框计算车辆实际长度;(6)利用单应矩阵、三维车辆边界框及虚拟检测区计算车辆速度。本发明计算精度高且设备成本低,可有效应用于智慧交通系统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79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09507.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车辆边界框的车辆长度及速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1)基于Mask R-CNN网络生成车辆掩膜;(2)由场景中三个消失点向生成的车辆掩膜作切线进而构建三维车辆边界框;(3)建立车辆虚拟检测区,并根据三维车辆边界框的底面前边中点是否在检测区内来判断车辆是否在检测区内;(4)利用车道虚线段及场景消失点来确定路面参考点的像素坐标,再根据已知的车道虚线段长度、车道宽度来求解道路平面世界坐标与对应像素坐标之间的单应矩阵;(5)利用单应矩阵及三维车辆边界框计算车辆实际长度;(6)利用单应矩阵、三维车辆边界框及虚拟检测区计算车辆速度。本发明计算精度高且设备成本低,可有效应用于智慧交通系统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5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024327.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11/88 , C09K11/02 , C08F283/02 , C08F222/06 , C08J3/12 , C08L51/08 , G01N21/64 , G01N33/533 ,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荧光编码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基于此构建了液相悬浮生物芯片体系,通过试纸条免疫分析快速判断生物活性,最后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免疫检测。该体系以新型聚乳酸荧光微球为载体,以水相CdTe QDs为信号物的三明治夹心型免疫传感器。该免疫检测体系包括新型聚乳酸荧光微球包被的肿瘤标志物捕获抗体、水相CdTe QDs标记的肿瘤标记抗体、以及通过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与两者分别相连的肿瘤标志物抗原。本发明具有反应快速、重复性好以及操作简便、高通量、多指标联合检测、高敏感性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06065.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1B7/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的高速公路压实监测方法及装置。压实层厚度是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路基填筑时十分关注的一项指标,但对于该项指标的测算目前仍大量采用传统的四等水准测量。本方法针对传统测量手段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将定位装置安装在压路机顶部并获取原始观测数据,利用BDS‑3(北斗三号卫星)与GPS组合定位的方式,提出了压实层厚度的实时计算方法以及压实层厚度及精度评定的后处理方法。首先获取压路机每一时刻的三维坐标,并依据平面坐标建立格网区域。再以单个格网为基础,以高差为原则对其进行分层储存。当存在两层及以上分层数据时,即可计算得出分层厚度信息,与利用二等水准方式测得的层厚值对比,即可进行精度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37916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550286.3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的交通车辆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获得交通场景中车辆的类型、轴数、长度、车速、行驶所在车道及车数统计信息。该方法首先在交通监控镜头视野范围内建立车辆虚拟检测区,然后基于Mask R‑CNN网络对视频进行逐帧检测。利用SORT目标跟踪方法对进入检测区内的车辆目标进行跟踪。当车辆离开检测区后,将在检测区内车辆跟踪过程中从多帧中获得的车型、轴数与所在车道的信息序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识别值作为最终的车辆参数,对从多帧中得到的车长取平均值作为车长,然后根据车辆在检测内的行驶距离与时间计算车速,并累计对应车道上的通过车数。本发明提出的交通车辆信息获取方法智能化程度高,可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88394.1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的船桥及船间碰撞实时预警方法与系统。预警方法包含基于单应性变换的船舶定位,基于轨迹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船舶轨迹数据增强与基于双任务编码解码网络的船舶轨迹异常检测及预测。其中船舶定位用于实时获取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增强用于生成大量可能与桥发生碰撞的异常轨迹;船舶轨迹异常检测及预测用于发现有撞桥风险或船间碰撞趋势的船舶。预警系统包含桥上固定摄像机,航拍无人机,实时数据处理终端及桥上声光报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99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510192.X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冲击振动的桥梁检测评估方法与设备,其方法包括基于无参考点分块冲击的桥梁反分析的步骤与基于逐级冲击加载的桥梁正分析的步骤,其中基于无参考点分块冲击的桥梁反分析的步骤用于快速排查出公路网中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的中小型桥梁,基于逐级冲击加载的桥梁正分析的步骤用于评估通过反分析排查的安全状况较好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其设备将测试与分析功能融为一体,主要包括车载液压冲击装置,移动液压冲击装置,信号发送与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该设备应用于桥梁的反分析与正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公路网中所有中小型桥梁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与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