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7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96093.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主辅机缸套水余热的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机缸套水系统、辅机缸套水系统、第一中间加热系统和第二中间加热系统。主机缸套水系统有主机,连接冷却管路;第一中间加热系统为舱柜加热,连接主机余热回收散热器和电加热器;辅机缸套水系统有辅机,连接冷却管路和预热管路,设冷却器和预热单元,与主机缸套水冷却管路连接回收管路;第二中间加热系统连接辅机和主机余热回收管路,设辅机余热回收散热器,与舱柜加热管路相连。该系统高效利用船舶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0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48869.4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桨液压螺母建模方法及液压螺母,其中螺旋桨液压螺母建模方法包括步骤:获得一基准端的直径;根据基准端的直径和一预设的螺纹标准确定螺母内径;根据螺母内径确定螺母倒角的长度;确定螺母本体的螺母外径;确定螺母本体的厚度值;确定活塞腔的中心线至螺母本体内壁的距离:确定活塞腔的宽度;确定活塞腔的活塞腔内径和活塞腔外径;确定活塞腔的活塞腔倒圆半径和活塞腔深度;根据活塞腔倒圆半径确定活塞倒角长度;根据活塞腔深度、活塞腔倒圆半径和活塞倒角长度确定活塞的活塞厚度;建立液压螺母的模型。本发明的一种螺旋桨液压螺母建模方法及液压螺母,具有可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液压螺母的工作可靠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0653.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内部的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属于船舶滑油循环舱设计技术领域。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反冲洗舱(1)的检修口(11)设置于反冲洗舱的底端,检修口(11)的开口方向与反冲洗舱的轴向为相同方向;反冲洗舱顶盖(10)可拆卸的固定在反冲洗舱(1)上部;反冲洗舱(1)的出油管(3)、回油管(8)穿过并焊接固定在所述反冲洗舱顶盖(10)上,所述出油管(3)呈倒L形,出油管(3)水平部位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一法兰(4),将出油管分割为两段;所述回油管(8)自上而下设有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将回油管(8)分为三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0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148869.4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桨液压螺母建模方法及液压螺母,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得一基准端的直径;根据基准端的直径和一预设的螺纹标准确定螺母内径;根据螺母内径确定螺母倒角的长度;确定螺母本体的螺母外径;确定螺母本体的厚度值;确定活塞腔的中心线至螺母本体内壁的距离:确定活塞腔的宽度;确定活塞腔的活塞腔内参考圆直径和活塞腔外参考圆直径;确定活塞腔的活塞腔倒圆半径和活塞腔深度;根据活塞腔倒圆半径确定活塞倒角长度;根据活塞腔深度、活塞腔倒圆半径和活塞倒角长度确定活塞的活塞厚度;建立液压螺母的模型。本发明的一种螺旋桨液压螺母建模方法及液压螺母,具有可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液压螺母的工作可靠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7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040653.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内部的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属于船舶滑油循环舱设计技术领域。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反冲洗舱(1)的检修口(11)设置于反冲洗舱的底端,检修口(11)的开口方向与反冲洗舱的轴向为相同方向;反冲洗舱顶盖(10)可拆卸的固定在反冲洗舱(1)上部;反冲洗舱(1)的出油管(3)、回油管(8)穿过并焊接固定在所述反冲洗舱顶盖(10)上,所述出油管(3)呈倒L形,出油管(3)水平部位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一法兰(4),将出油管分割为两段;所述回油管(8)自上而下设有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将回油管(8)分为三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3872.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J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货舱风机房,其设于甲板的通风口上方;其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风机;外壳的底部为镂空部;外壳的顶部为封闭端;外壳的侧部设有检修门;风机的下方依次设有消音器、气动风闸和底座;底座的内部具有通风道,底座固设于甲板的通风口的上方;风机和消音器通过紧固件连接;外壳和消音器之间设有多个肘板,相邻的肘板之间形成进风口;外壳内设有可将风机从检修门吊移到外壳外的吊杆;吊杆固设于肘板。本发明提高风机房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并减轻空船重量,提高船舶营运经济性;优化风机整体吊出的过程,减少需要拆除的部件,提高效率,减轻船员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222859672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1977865.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甲醇隔离舱及船舶,包括壳体、注气组件和换气组件。其中,壳体包裹于甲醇燃料舱外,与甲醇燃料舱的壳体间隔设置形成隔离空间;注气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插设于隔离空间内,能够选择性的向隔离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换气组件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与隔离空间连通,第二管道能够选择性的连通隔离空间的室内与室外环境,第三管道能够选择性的连接呼吸阀和第一空气管头中的任一个。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惰性气体的使用效率,且提高甲醇隔离舱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524879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58861.X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5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内部的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属于船舶滑油循环舱设计技术领域。一种船舶滑油循环舱反冲洗舱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反冲洗舱(1)的检修口(11)设置于反冲洗舱的底端,检修口(11)的开口方向与反冲洗舱的轴向为相同方向;反冲洗舱顶盖(10)可拆卸的固定在反冲洗舱(1)上部;反冲洗舱(1)的出油管(3)、回油管(8)穿过并焊接固定在所述反冲洗舱顶盖(10)上,所述出油管(3)呈倒L形,出油管(3)水平部位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一法兰(4),将出油管分割为两段;所述回油管(8)自上而下设有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第二法兰(6)、第三法兰(7)将回油管(8)分为三段。
-
公开(公告)号:CN209921560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659441.0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的一种船舶液舱高度可调式柔性吸口装置,包括如下部分:与抽吸管路接通的、竖直布置的对接管;竖直布置的变径吸管,变径吸管下端为扩口结构且浸泡在水体中,变径吸管上端套入对接管之内且沿变径吸管轴向与对接管滑动配合;固定安装在变径吸管外壁的支撑臂;滑轨,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对接管轴向平行,支撑臂与滑轨滑动配合且滑动轨迹与对接管轴向平行;套装在变径吸管上的浮体;以及用于密封对接管内壁与变径吸管外壁之间间隙的密封圈。在保持现有船舶液舱吸口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高度可调性能,以避免泵在抽吸液体的过程中吸入空气,并避免因船舶外板变形导致舱底与吸口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222538970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0107820.X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艏尖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艏尖舱底部设有干舱,所述干舱将所述艏尖舱的底部空间隔断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干舱内设有一压载水阀,该压载水阀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艏尖舱,另一端连接位于艏尖舱后部舱室的压载水调节水泵,所述干舱的底部设有连通件将所述艏尖舱底部左右空间内的压载水连通。该结构实现单吸口方案不会产生积水或减少积水的目的。既方便船员对艏尖舱遥控压载阀的维护,也实现了艏尖舱减少或避免积水的目的。因没有增加遥控阀,所以方案增加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