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5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70721.4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质金属界面的锌负极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前驱体金属有机框架Bio‑MOF‑100的制备;S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Bio‑MOF‑100粉末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处理;S3:将退火后的Bio‑MOF‑100粉末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后并压在集流体上;S4:将压制好的样品与锌片组装成电池,并进行电沉积,制备出不同锌沉积量的样品;S5:将电沉积后的锌样品浸入置换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然后进行洗涤和真空干燥,最终得到所需的电极材料。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 mA cm‑2、容量密度为1 mAh cm‑2的情况下,经过700 h的循环测试,其极化电压仅为16 mV。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70720.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锌金属负极表面构建固态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为了缓解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所出现的枝晶生长,析氢反应等问题。引入涂层可以有效避免锌金属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降低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因枝晶穿透隔膜等问题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692260.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砖‑泥结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导热性能铜‑氧化石墨烯砖‑泥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旨在解决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不均匀分散和石墨烯/铜界面结合力较差的问题,通过砖‑泥结构的复合构型有效地增加了铜基体中石墨烯的体积分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了铜基体的热膨胀系数;通过优化电泳沉积工艺参数获得薄且疏松的氧化石墨烯中间层,并在后续的电沉积过程中氧化石墨烯得到了较好的还原,铜晶粒致密地覆盖住疏松的氧化石墨烯层,形成连续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增强铜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15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256110.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改善钒基材料低导电性和缓慢的离子扩散等问题,在钒氧化物中预嵌入金属离子可以扩大材料主体结构的层间距,具有增强层状结构的“支柱效应”,防止离子插入/脱出过程中的破坏性结构变化。在预嵌入一些金属离子之后增强电子导电性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减少钒氧化物的溶解问题,促进扩散动力学,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47162.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体平衡位姿矫正训练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位姿预测评估训练模块和VR虚拟模块,通过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对象的关节数据和位姿信息,传送至上位机;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模型,预测目标对象应该表现出的姿态;记录下目标对象根据移动方向与步幅提示信息做出的实际姿态;比较实际姿态与预测位姿之间的重合度;最后判断评估并将反馈信息在VR虚拟现实环境中呈现,从而使得目标对象实现沉浸式体验中及时矫正位姿,有效提高矫正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6110.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改善钒基材料低导电性和缓慢的离子扩散等问题,在钒氧化物中预嵌入金属离子可以扩大材料主体结构的层间距,具有增强层状结构的“支柱效应”,防止离子插入/脱出过程中的破坏性结构变化。在预嵌入一些金属离子之后增强电子导电性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减少钒氧化物的溶解问题,促进扩散动力学,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7313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1095461.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放射性药剂的屏蔽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罐盖,材质为金属钨,包括圆盘和圆锥体,圆盘上设有铁块,罐盖的内部设置有三通槽;罐体,材质为金属钨,用于容纳放射性药剂,内壁上部设有密封槽;罐盖开合控制装置,具有电磁力部,用于通过电产生磁力并吸引铁块从而驱动罐盖移动;以及密封装置,包括一个竖直销、两个水平销、三个通盖和三个弹簧,其中,三通槽包括一个竖直槽和两个水平槽,竖直销的一端固定在铁块上,另一端设置在竖直槽内,两个水平销分别设置在水平槽内,通盖分别固定在三通槽的每个槽口位置处,用于限定水平销和竖直销的滑动范围,弹簧分别套设在水平销和竖直销靠近通盖的一端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0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6741.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11/031 , C25B11/061 , C25B1/04 , C25B3/07 , C25B3/23 , C01B25/16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甘油氧化的MOF封装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催化材料为封装有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H3PMo12O40的MOF‑74材料。本发明通过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引入PMo12分子,采用简便的一步方法在泡沫镍基体上原位合成了PMo12封装在孔道内的MOF‑74(PMo12@MOF‑74)电催化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技术不仅工艺简便,制备的电催化材料可直接作为催化剂电极使用,而且PMo12客体与MOF‑74间的电子相互作用促进了MOF表面高价金属活性物种的生成,所得催化剂材料具有优异的GOR电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20344.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6Q10/10 , G06Q50/20 , G06F30/20 , G09B19/0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机交互界面及其功能按钮自适应调整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因需求数据信息和位姿角度数据信息;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用于生成调整参数,其包括人因需求分析处理子模块和位姿角度分析处理子模块,人因需求分析处理子模块用于接收人因需求数据信息,判断用户需求及误触情况;位姿角度分析处理子模块用于接收位姿角度数据信息,判断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交互姿势;参数自适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调整参数,对虚拟现实中的交互面板原参数进行调整,各模块协调配合,既能调整面板整体位置,又能功能按钮的布局,提高用户舒适度以及在虚拟现实中交互的稳定性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5841.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富含缺陷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电极材料包含石墨烯泡沫和原位生长在石墨烯上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为Mg掺杂的层状氢氧化物超薄纳米片,本发明通过简单高效的工艺,实现三元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与石墨烯泡沫的复合,并借助Ar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更多的氧空位缺陷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及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得的富含缺陷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可直接作为无粘结剂的电极使用,不仅避免了电极制备过程中粘结剂和涂覆工艺的使用,而且可有效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有利于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