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过程中声模态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3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90336.1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发动机试车过程中燃烧室声模态辨识方法,包括:基于有限元分析对发动机声模态进行仿真预估,根据计算结果中发动机声腔频率及振型合理布置试验发动机压力测点;发动机试车过程中采用压力测点开展燃烧室内压力响应测试,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辨识动压信号;对各测点动压进行FFT变换获取燃烧室内声腔频率,开展STFT变换获取燃烧室内声腔频率时域变化,根据各测点各阶频率的相位和幅值拟合燃烧室轴向振型;根据频率时域变化及轴向振型,校核仿真分析精度。本方法实现了发动机地面试车过程中燃烧室声腔声模态的辨识,为声模态仿真计算精度提升提供试验验证,从而为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预示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84656.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包括:接线板、接线柱、弹簧、销、及平垫圈。接线柱从接线板侧壁的通孔穿过,连同弹簧及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一起固定在接线板的方孔内,最后将接线柱的小端用平垫圈及销固定在接线板上。该接线板组合通过接线板两端的沉孔用螺钉固定在发动机隔舱上。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弹簧预紧力挤压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使其紧贴在一起,点火线路可靠连接,减少了接插件连接带来的电器故障模式;接线板组合件对线缆起到固定保护作用;此外,各点火回路间标识明确,便于检查线路的正确性,确保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电路工作的可靠。

    一种测量弹射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轴向位移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6779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957110.6

    申请日:201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弹射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轴向位移的装置,包括:本体、固定块及基准块。所述本体为试验发动机,在其壳体正下方表面前后端分别有一个缺口,露出内部的药柱作为前后固定块的粘接区域;所述固定块为U型结构,其第一端面的底面为沿周向与药柱外径一致的圆弧,置于壳体表面的前后缺口区域内,用于与药柱粘接固定,第二端面通过一个通孔提供位移计接触端的安装接口;所述基准块的底面为沿周向与壳体外径一致的圆弧,置于壳体表面,用于与壳体的粘接固定,且位于前后两个固定块之间,并通过其内部两个贯穿性的T型通孔提供位移计本体的安装接口。本发明的装置,提高了导弹垂直冷发射条件下发动机的环境适应性及工作可靠性。

    一种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14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485734.8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属于负热膨胀力学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但均为正的材料,通过微结构设计,制备宏观上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超材料。本发明使用双金属圆环套装,并用金属片将两个双金属圆环串联起来,变形的驱动力依靠双金属圆环的翘曲变形以及由双金属圆环翘曲导致的金属片的位移,通过交错结构设计,将结构对称性从对Y轴对称改变为对XY平面内某直线对称,提高了Y方向上的结构紧凑程度,在不显著增加Y方向结构尺寸的同时,能够容纳两个双金属圆环的变形,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能够实现变形随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关系,获得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

    一种制备组件和制备超高固含量固体推进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78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918608.5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组件及制备超高固含量固体推进剂的方法。所述制备组件包括:冲头、药缸、底座和脱模容器,其中,脱模容器为带有内腔的柱状结构,底座为台阶形柱状结构,底座内嵌于脱模容器的内腔,且底座面积最小的一侧远离脱模容器。药缸为带有内腔、且两端开口的台阶形柱状结构,药缸的开口的一端包覆于底座面积最小的一侧的两个侧面,药缸和底座共同形成材料容器;冲头的横截面的直径与药缸的内腔直径相同,且冲头可嵌入于药缸的内腔;在制备组件的使用过程中,冲头、药缸、底座和脱模容器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发明可以保证装药的成型质量及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显著提升发动机能量水平及装填系数。

    一种制备组件和制备超高固含量固体推进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7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18608.5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组件及制备超高固含量固体推进剂的方法。所述制备组件包括:冲头、药缸、底座和脱模容器,其中,脱模容器为带有内腔的柱状结构,底座为台阶形柱状结构,底座内嵌于脱模容器的内腔,且底座面积最小的一侧远离脱模容器。药缸为带有内腔、且两端开口的台阶形柱状结构,药缸的开口的一端包覆于底座面积最小的一侧的两个侧面,药缸和底座共同形成材料容器;冲头的横截面的直径与药缸的内腔直径相同,且冲头可嵌入于药缸的内腔;在制备组件的使用过程中,冲头、药缸、底座和脱模容器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发明可以保证装药的成型质量及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显著提升发动机能量水平及装填系数。

    大推力比、长时间工作微烧蚀喉衬及扩散段的喉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36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743386.5

    申请日:201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推力比、长时间工作微烧蚀喉衬及扩散段的喉部结构。包括喉衬、背衬、底衬和扩散段绝热层;所述喉衬的外表面与所述背衬匹配的第一台阶面,所述背衬的底面贴在所述底衬的第二个台阶面;所述扩散段绝热层与所述底衬的第三个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齐平,同时在所述背衬和扩散段绝热层在圆周方向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大推力比和长时间工作;喉部组件具有微烧蚀的特点;能够满足长时间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保证喷管壳体的强度;能够防止喉径烧蚀量过大,造成二级工作压强明显下降的现象;此结构能够防止产生激波回流,避免造成发动机的能量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