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9955.7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钢箱梁参数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设计参数;S2,获取零件属性;S3,计算零件几何参数;S4,绘制零件模型;S5,模型是否发生变更,若是则进行模型变更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钢箱梁参数化建模系统。本发明解决现有钢箱梁三维模型建模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9953.8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箱梁BIM模型的自动层级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钢箱梁模型处理;S2,形成钢箱梁零件图结构数据;S3,标注钢箱梁零件图结构数据;S4,搭建图神经网络模型;S5,主、次零件识别;S6,主零件归类;S7,次零件归类;S8,归类构件零件集合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箱梁BIM模型的自动层级划分系统。本发明以解决现有钢箱梁模型零件标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37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24984.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短时时间记忆学习的桥梁健康度北斗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北斗系统,获取桥梁的桥梁信息;设置桥梁健康度评测模型,根据所述桥梁信息计算第一桥梁健康度值,其中,所述桥梁健康度评测模型包括:环境风速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风向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桥梁的倾斜程度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桥梁的位移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环境温度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和环境湿度的桥梁健康度评估函数;将所述桥梁信息输入到长短时时间记忆神经网络中,计算第二第一桥梁健康度值,并结合所述第一桥梁健康度值完成桥梁健康度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4472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20048.8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余量的添加方法,首先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导出对应零件的NC1文件,接着将NC1文件导入工艺余量添加系统,并对零件的工艺余量进行添加,最后将完成工艺余量添加的零件导出,得到带有工艺余量的NC1文件和DXF文件,并通过排版套料软件进行排版套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余量的添加方法将传统的手动修改转变为系统修改,而系统修改主要利用工艺余量添加系统修改零件的NC1文件,来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实现工艺余量的添加的,同时工艺余量添加系统会对项目中所有零件添加工艺余量的操作进行记录,实现工艺余量的可查询性、可再修改和重复利用功能,此种方法使得工作量减小,工作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7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37986.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1S19/46 , G01S19/42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NN神经网络的多终端北斗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有终端的北斗数据,其中,所述北斗数据包括:每个终端的位置误差、每个终端的时间同步误差、每个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每个终端的多路径干扰程度;设置CNN神经网络,将所述多终端北斗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作为CNN神经网络的模型,通过所述北斗数据对所述多终端北斗数据质量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并计算北斗数据质量评分,其中,所述多终端北斗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包括:位置误差的影响函数、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函数、信号强度的影响函数和多路径干扰程度的影响函数;根据所述北斗数据质量评分对多终端北斗数据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0772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96633.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 B23K37/02 , B23K37/04 , B23K31/02 , B23K101/28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箱型梁的支承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包括:支承系统、焊接支持机构和焊接机器人;支承系统可通过调节头调整左右两侧之间支承方钢之间的距离,前后排布的支承方钢之间利用连接方钢连成整体,使装置获得了更好的整体性的同时还可直接用作胎架,提高了效率;焊接支承系统沿铁轨运动,使得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灵活,简化了设备安装流程,同时借助外层壳体内布置的动力齿轮一和下齿条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机器人的机动能力,使得焊接机器人能适应各类型桥梁构件各位置的焊接工作;支承系统和可滑移的焊接支持机构互相分离,支承系统采用固定于地面的设计在保证焊接机器人有更高自由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支承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4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88457.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桥梁及船舶建造的可活动胎架底座,包括连接基板、搬运组件、支承平台和横向调整组件;所述连接基板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安装固定孔和圆形安装槽;所述支承平台包括平台外壳、平台上板、安装板、升降机构、红外激光三维扫描探头和滚轮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包括侧安装部、上安装部、下安装部、限位结构和搬运杆;所述横向调整组件包括滑轮槽、安装基板、受压块、传动机构和缓冲结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桥梁及船舶建造的可活动胎架底座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为将各类结构提供支承平台,提高了胎架集成度,避免了胎架布置时繁琐的拼装过程,大大提高了可重复使用胎架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98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1021126.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肋全熔透焊接方法。通过在打底焊中,将待焊接的面板相对水平面设置一个反向倾角,配合特定角度的聚弧脉冲深熔焊枪进行焊接,通过重力可以克服铁水表面张力引起的凸起咬边现象,很好地完成U肋与面板角焊缝的全熔透焊接,并且保证内外侧成型良好。全熔透焊缝保证焊缝的有效截面积,从而保证了焊缝与母材等强,避免了部分熔透焊缝根部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有效地提升焊接接头的抗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4728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020048.8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余量的添加方法,首先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导出对应零件的NC1文件,接着将NC1文件导入工艺余量添加系统,并对零件的工艺余量进行添加,最后将完成工艺余量添加的零件导出,得到带有工艺余量的NC1文件和DXF文件,并通过排版套料软件进行排版套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余量的添加方法将传统的手动修改转变为系统修改,而系统修改主要利用工艺余量添加系统修改零件的NC1文件,来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实现工艺余量的添加的,同时工艺余量添加系统会对项目中所有零件添加工艺余量的操作进行记录,实现工艺余量的可查询性、可再修改和重复利用功能,此种方法使得工作量减小,工作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7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96633.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 B23K37/02 , B23K31/02 , B23K101/28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箱型梁的支承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包括:支承系统、焊接支持机构和焊接机器人;支承系统可通过调节头调整左右两侧之间支承方钢之间的距离,前后排布的支承方钢之间利用连接方钢连成整体,使装置获得了更好的整体性的同时还可直接用作胎架,提高了效率;焊接支承系统沿铁轨运动,使得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灵活,简化了设备安装流程,同时借助外层壳体内布置的动力齿轮一和下齿条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机器人的机动能力,使得焊接机器人能适应各类型桥梁构件各位置的焊接工作;支承系统和可滑移的焊接支持机构互相分离,支承系统采用固定于地面的设计在保证焊接机器人有更高自由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支承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