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36736.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惯容吸振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其通过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础上引入惯容元件,利用滚珠丝杆幅将平动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实现在不显著提升振子物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吸振器的等效质量,进而提升吸振器的低频吸振能力,解决了有限空间内大质量吸振器带来的弊端。同时,针对滚珠丝杠型调谐质量阻尼器,提出了调谐质量阻尼惯容器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流程,该方法考虑了更高维度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了定点理论和最优化算法,基于主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进行调谐质量阻尼惯容器的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1041.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9B23/18 , G09B23/12 , G06F30/17 , G06Q50/06 , G06F17/10 , F03D17/00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的气动载荷模拟方法,具体包括气动载荷的离线数值计算方法,气动载荷的实时数值修正方法,多通路气动载荷复现器及气动载荷分配方法。根据浮式风机的运动实测结果对离线计算得到的气动载荷进行实时修正,通过气动载荷分配算法将数值计算结果变为可执行的信号,由多通路气动载荷复现器执行当前环境条件的物理气动载荷。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实时性好等特点,能够提高浮式风机气动载荷模拟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为浮式风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01455.2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8/22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式风机模型的塔筒设计方法,结合浮式风机实际塔筒的特征属性,考虑几何尺度相似,传感器配合以及铝型材选材的因素,通过调整塔筒模型的结构参数开展迭代设计,最终实现模型塔筒一阶固有频率与设计方目标值缩比后一阶固有频率达到预设要求;经试验验证,应用该设计方法设计的浮式风机塔筒模型,模型塔筒一阶固有频率实测结果与目标值误差不超过5%,有效还原了模型塔筒一阶模态振动特性,提高了试验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对浮式风机水池模型试验中的塔筒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01456.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及其偏航控制方法,通过改变左右两风轮机舱的叶片转速和叶片转矩角,从而改变各风轮处的受载情况,主动调整各风轮位置处的气动载荷大小,为浮体平台产生偏航转矩,进而改变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偏航角度,使风机系统在发电工况下最大化地提升叶轮受风面积,提高双风轮系统对风能的捕获效率,同时对于极端工况和风浪夹角较大的恶劣海况,主动的偏航控制能改善系统的载荷情况,防止转塔的持续性旋转,提升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的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0059.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视觉与微波融合的微波振动相机系统及其可视化方法,包括:微波收发器和立体相机固定连接,立体相机输出目标的相机数据至相机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各像素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坐标转换模块将三维坐标转换为微波距离‑角度热图坐标;微波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微波收发器得到的基带信号,对视场内目标进行距离‑角度热图成像;位移可视化模块将根据各像素点对应的微波距离‑角度热图坐标提取得到的位移,经包括颜色编码在内的方式,映射在视觉图像上,得到视场内可视化的实时振动状态。本发明从振动可视化的角度为微波振动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点辨识与振源定位方法,提高了微波全场振动测量技术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7355.6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设备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切换式气体混合增压装置的减温系统。包括:可切换式气体混合增压装置、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气体冷却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可切换式气体混合增压装置的高压流体入口与气体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用于接收气体冷却器输出的高压流体;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用于接收蒸发器输出的低压流体;通过主流体混合增压装置、循环回路和二级流体混合增压装置对接收到的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进行增压,通过中压流体出口输出至气液分离器。本发明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工况及负荷变化,依据减温系统的实际需求调整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在各种条件下均能维持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197960.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液滴喷射速度与方向传感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于基板层上的电极层和介电层,以及与电极层相连的测量电路,其中:电极层是由至少2个独立电极组合成的阵列式结构;本发明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理中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理论,能够在短运算时间内获得精确的液滴喷射速度与方向,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易于集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2033.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引射系统的实验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压动力源管路、多级引射器管路以及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所述高压动力源管路用于为多级引射器管路提供高压气体,使得多级引射器管路中的各级引射器能够正常工作;所述多级引射器管路包括第一级引射器管路至第n级引射器管路,各级引射器管路之间按照串级形式依次连接;所述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多级引射器管路并采集数据。本发明用于研究引射系统的实验控制装置能够研究各种引射器系统的性能,使引射器系统满足设计目标、适应各种变工况、提高引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3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168496.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位移测量的设备自振消除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选择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视场内多个参考目标,基于参考目标的位置和相互间距关系,建立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空间位置和自振监测坐标系;步骤S2:建立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的空间位置与各参考目标到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距离的函数映射关系,对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初始三维空间位置解算;步骤S3:对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自振位移时间序列进行监测;步骤S4:消除待测目标振动与形变位移测量结果中耦合的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设备的自振。本发明提高了非接触式位移测量中设备自振反演及抑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拓展了非接触式位移测量的设备自振反演及抑制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8121.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两个微波收发器的二维位移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微波收发器、支架、二维位移测量提取模块和二维位移重构处理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微波收发器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并控制二维位移测量提取模块提取得到测量目标位移数据,二维位移重构处理模块根据测量目标位移数据重构被测目标测点的二维位移时间序列,支架用于调整微波收发器的位置和角度,并对微波收发器进行标定。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微波感知的高精度二维平面位移测量,利用微波感知的特性,简化了利用加速度计测量时繁琐的布线组网工作,提高了二维位移测量的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