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的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同时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0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3901.3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的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同时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集正交基带信号,提取幅值分量和相位分量;步骤S2:校准并传输基带信号;步骤S3:接收基带信号,根据幅值分量和相位分量,提取叶尖定时值和叶尖间隙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波法在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测量技术中,无法使用单个微波传感器同时测量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的难题,实现了分别利用同一基带信号的幅值分量进行叶尖定时、相位分量进行叶尖间隙测量,并建立了完整的测量理论方法和测量系统,提高了测量系统的实用性,降低了复杂度。

    基于相位编码微波感知的远程声信号拾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07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34168.9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位编码微波感知的远程声信号拾取方法和系统,包括:构建相位编码矩阵,对多个发射天线的发射信号进行相移控制;控制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使得合成波束主瓣朝向待测声源方向或目标介质方向,利用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声源目标的回波信号,得到相应通道个数的基带信号;对相应通道个数的基带信号进行声振相位解调,提取由于声源振动信息或由于声波激励引起的介质目标表面的振动信息;重构声音信号,实现远程声音拾取。本发明克服了在远程声音拾取中存在的回波信号微弱、信噪比较低、邻近目标干扰大、重构声音信号质量较低的问题,提高了远程声音拾取的信噪比和感知距离。

    基于微波全场感知的桥梁拉索群索力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4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905734.4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波全场感知的桥梁拉索群索力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将微波雷达前端波束方向对准待测桥梁拉索,控制发射天线重复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微波雷达信号并由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待测多根拉索的反射信号,经混频得到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然后根据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基于距离‑角度联合维实现多根拉索的多测点定位与振动响应同步测量,实现拉索群在线同步监测与预警。本发明通过距离‑角度联合维度对桥梁多根拉索上的多测点进行定位与分辨,同步提取拉索群的多测点振动响应信息,对拉索群索力进行在线同步、准确、快速测量。

    毫米波侦听方法及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2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7970.X

    申请日:2021-04-14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侦听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毫米波感知模块进行多目标感知与振动信息提取,然后经目标振动检测筛选出在声波激励下产生较大振动响应的目标,最后通过时频域多源信号自适应融合的语音增强方法,重构语音信号。本发明通过毫米波全场多目标定位感知和高精度振动信息提取,对视场内多源目标的微动信息进行自适应融合,增强语音信号质量,提高识别准确率。

    一种基于单频连续波雷达的超微幅振动测量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871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1295312.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频连续波雷达的超微幅振动测量方法,涉及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雷达天线正对测量目标放置,然后控制前后移动雷达前端,同时同步采集雷达基带信号,包括I通道输出信号I0(t)和Q通道输出信号Q0(t);利用采集的基带信号I0(t)和Q0(t)进行圆拟合与圆心估计,得到初始化I/Q通道基带信号直流偏移量估计值;雷达的前端保持静止,同步采集微波雷达的I/Q通道基带信号,并估计I/Q通道基带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漂移量;从I/Q通道基带信号中减去漂移量并进行低通滤波处理,采用反正切解调算法实现目标微振动位移时域信息提取。该方法能够解决超微幅振动测量中基带信号的直流偏移量估计问题,显著降低测量误差,减少计算量,提高测量精度。

    基于微波雷达的穹顶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16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118617.5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穹顶结构健康监测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微波雷达向待测穹顶结构发射并接收线性调频连续波微波信号,同步采集微波雷达输出的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得到待测穹顶结构的距离‑角度像热图,从距离和角度的联合维度对穹顶结构关键测点进行定位,并提取各测点的振动位移时域信息;通过索力监测、形变监测和振动监测,提取待测穹顶结构各组成结构在静动载荷下的特征参数;根据待测穹顶结构各组成结构在静动载荷下的特征参数,通过多特征融合分析,对穹顶结构进行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为穹顶结构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易操作、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全视场非接触式监测技术与方法。

    基于微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声屏障结构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47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18620.7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声屏障结构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微波雷达向待测声屏障结构发射并接收线性调频连续波微波信号,同步采集微波雷达输出的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根据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得到待测声屏障结构的距离‑角度像热图,从距离和角度的联合维度对待测声屏障结构的立柱和面板进行定位,并提取立柱和面板的振动位移时域信息;对待测声屏障结构进行交通工具通过阶段的脉动风载荷引起的受迫振动分析;对待测声屏障结构进行交通工具驶离阶段的结构健康安全评估。通过距离和角度的联合维度对待测物体进行定位,解决静态杂波干扰、邻近多分量耦合及同距离单元分量混叠的问题。

    手持式微波测振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09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03822.X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微波测振系统,包括指示与定位模块、微波雷达收发模块、控制模块、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防抖模块、显示与数据保存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供电;微波雷达收发模块用于产生并发射单频连续波微波信号,并接收目标散射的电磁回波,得到零中频基带信号;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微波雷达收发模块输出的零中频基带信号,并进行振动信息提取与分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系统的启动与停止、设置参数、控制各模块工作运行和数据传输;防抖模块用于消除手持等抖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指示与定位模块用于辅助指示与定位振动测试目标和/或测点。本发明解决现有振动测量仪器便携性差、体积和功耗大、成本高、测试环境要求高及适用范围受限等技术问题。

    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的信号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7573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51539.2

    申请日:2016-08-10

    Inventor: 彭志科 熊玉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的信号处理系统,包括:I/Q通道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I/Q通道信号I(t)和Q(t)结合为复数信号S(t);呼吸频率估计模块:根据基带信号数学模型特点,定义频率旋转算子 将S(t)与 相乘后进行傅里叶变换,通过频谱集中性指标对参数P寻优估计,首先估计得到呼吸频率fr;调制分量去除模块,将S(t)与由步骤2估计出的频率旋转算子 相乘,去除S(t)中由呼吸引起的调制分量;心跳频率估计模块:用于估计出心跳的频率fh。本发明基于雷达基带信号模型,构造相匹配的频率旋转算子进行参数化寻优估计,利用较短的采样长度数据即可获得高精度的fr和fh估计数值,测试灵敏度高,抗噪性强。

    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416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560018.9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微控制器、处理器和显示与记录模块,其中: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用于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并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产生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微控制器对波形参数、发射功率和信号增益参数及监测过程进行设置和控制,对处理器的信号采集模块的采集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处理器从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中提取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信息,显示与记录模块显示并保存处理器得到的包括:多人体位置信息、胸壁微动位移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在内的信息。本发明为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稳定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