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3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1019.6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废弃物清扫机器人,包括船舶框架,船舶框架一侧设置有第一双体船浮体,船舶框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双体船浮体,船舶框架尾部安装有后滤网,船舶框架首部安装有前滤网和滤网控制电机,滤网控制电机通过连杆机构与前滤网连接;船舶框架正面上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表面安装有无线收发接收器、发送器和全景摄像头,全景摄像头用于感知船舶周围的环境,结合机器视觉算法,船舶可以识别船舶周围存在的垃圾和障碍物,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运行对水面的漂浮废弃物进行清扫;本发明提高了水质清理、治理的便利性,该无人水面漂浮废弃物清扫机器人集垃圾清理和水质监测一体,极大的提高了水域治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937273.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航半潜式平台模型试验的装置,包括平台主体、位于所述平台主体底部的2个下浮体和安装在2个下浮体的2个尾部上的2个全回转吊舱推进系统;每个全回转吊舱推进系统包括1台导管推进器、1台敞水推进器、2台主电机、2台回转电机和传动机构,2台主电机和2台回转电机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1台导管推进器和1台敞水推进器连接,以使2台主电机和2台回转电机分别控制1台导管推进器的转速和1台敞水推进器的转速和偏转角度;因此本发明优化自航船模系统设备,提高空间利用率,解决重量不满足试验要求的问题,实现平台快速推进和精确控制,提高试验精度,满足高海况条件下新型平台航行水动力试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75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3570.0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扫及水质监测机器人,包括框架平台,框架平台背面贴合连接有船舶框架,船舶框架底部一端连接有2个前置挡板,2个前置挡板上均设置有水质传感器组;船舶框架一侧连接有第一双体船,船舶框架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双体船;第一双体船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仓和覆盖控制仓的第一防水仓,第二双体船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仓和覆盖电池仓的第二防水仓;框架平台正面设置有360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天线组、信号传输单元控制器和太阳能板;本发明提高了水域垃圾治理和环境监测的设备集成度,可同时进行垃圾清理,远程视频监控,水质监测和记录的作业,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7281.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5 , B63B71/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水动力预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波浪运动与甲板上浪耦合的分域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船舶波浪运动与甲板上浪耦合的分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波浪中船体运动求解;甲板上浪求解。本发明提出一种船舶波浪运动与甲板上浪耦合的分域计算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和浅水动力学理论,实现船舶在波浪中运动和甲板上浪非线性载荷问题的分域求解、时域动态耦合。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积分形式的浅水方程,构建非结构网格,引入底坡源项,考虑单元界面处的物理量间断、复杂几何边界和甲板坡度情况,实现甲板上水流干湿交替模拟,避免产生非物理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94124.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MOF/聚合物复合材料中MOF含量低、透气性差、结构不稳定等缺点。所述复合材料主要由和聚丙烯腈(PAN)通过创新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通过所使用的一系列创新方法(前分散,分级包覆和高湿度电纺)可以制备MIL‑101(Cr)质量分数达75%的MIL‑101(Cr)/PAN静电纺丝纤维毡(EMP),同时兼具较好的柔韧性和力学强度、高吸水速度和高结构和性能稳定性,适用于各类间歇性工作的电子器件的高效零耗能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94124.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MOF/聚合物复合材料中MOF含量低、透气性差、结构不稳定等缺点。所述复合材料主要由和聚丙烯腈(PAN)通过创新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通过所使用的一系列创新方法(前分散,分级包覆和高湿度电纺)可以制备MIL‑101(Cr)质量分数达75%的MIL‑101(Cr)/PAN静电纺丝纤维毡(EMP),同时兼具较好的柔韧性和力学强度、高吸水速度和高结构和性能稳定性,适用于各类间歇性工作的电子器件的高效零耗能散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