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206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09734.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英红九号柑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英红九号柑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小青柑预处理:新鲜的小青柑,洗净晾干,在顶部开一圆形孔,挖出果肉,备用;(2)英红九号红茶茶青的处理:采摘英红九号一芽二叶初展茶青,经萎凋,揉捻成型后发酵;(3)将发酵后的茶青装入上述中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恢复小青柑原样;(4)烘干:将封装好的柑茶放入茶叶干燥机烘干。本发明用新鲜的、未经干燥处理的小青柑与英红九号红茶制备英红九号柑红茶,小青柑的果香与英红九号的醇香更充分的融合。本发明所得英红九号柑红茶,是将青柑和英红九号红茶加工工艺有机结合,青柑果皮乌润,茶汤色红亮,滋味甘醇,果香浓郁。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70983.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雅安市和龙茶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仲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粽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它将茶叶与粽叶混合杀青、干燥、提香、薰蒸、发酵,最后将粽叶挑拣出,制成具有粽叶清香的藏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粽叶切碎后跟茶叶一起杀青,发酵,提香,薰蒸,将粽叶的清香融入到茶叶中,形成带有粽叶清香的藏茶,最后将粽叶挑拣出,避免冲泡的时候,粽叶影响藏茶的品貌。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5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2332.4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
Inventor: 甘玉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炒干、拣剔等步骤。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低温发酵,并且分高温炒干、中温炒干和低温炒干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分段炒干处理,分段炒干处理后的茶叶折之易断,手捻成末;本发明制作的红茶香气浓郁,口感清甜,有效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6209.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淑芬
Abstract: 本发明三色环茶的加工方法涉及茶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三色环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红茶坯制作,鲜叶先经室内自然萎凋或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日光萎凋时,用茶盘或竹簟放在晒场上,将鲜叶均匀地摊放在竹器中,厚度2‑3cm,晒至鲜叶萎软,呈暗绿色,梗折而不断,含水量60‑65%,结束萎凋,进行揉捻,揉捻分两次揉,即初揉和复揉,中间解块筛分,揉至条索紧结圆直,茶汁溢出,进行发酵,发酵叶放在竹篓中,中间挖一个洞,以利通气,发酵叶上盖一块湿布,地上洒水增加空气湿度,当发酵叶显示黄红色,有花果香时结束发酵,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且能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品级,外形优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4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4459.5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余庆县富源春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
Inventor: 刘亚琴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取夏秋季节的茶叶并进行萎凋,茶叶摊放厚度为15~20cm,热风温度为28~32℃,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茶叶萎凋时间为5~8h,茶叶结束萎凋前10~30min停止鼓风,萎凋期间,每1.5~2h将茶叶翻抖一次;二、采用轻揉10~15min,重揉5~10min,再轻揉的方式将茶叶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三、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茶叶厚度为8~12cm,发酵温度为24~28℃,发酵室保持湿度95%以上并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茶叶叶温为26~33℃,发酵3~5h;四、将发酵后的茶叶初烘至含水量18~20%并摊凉后复烘至含水量为4~6%;五、将复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制得工夫红茶,提香温度为110~135℃,提香时间为15~20min。采用本方案制得的工夫红茶具有风味纯正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20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02922.1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月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季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鲜叶采摘,萎凋,二步法揉捻,发酵,微波烘干;2、烘干后的茶叶与月季花提取液采用超声喷雾混合,并经过一次喷淋,摊晾,烘干;3、二次喷淋,摊晾,再烘干;所述一次喷淋时的喷淋量为每千克茶叶使用所述月季花提取液30‑50毫升,所述二次喷淋时的喷淋量为每千克茶叶使用所述月季花提取液15‑30毫升。本发明制得的红茶冲泡后,口感清香,具有美容、活血和解毒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4880.4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茶闷黄机,包括带箱门的密闭箱体,密闭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以及用于沿所述多层托架的轴向朝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在进行黄茶闷黄工艺时,将经由杀青、揉捻等工序之后的茶坯放置于多个茶盘上,然后将多个茶盘分别放置于本发明的各层托架上,关闭箱门,向汽循环组件中通入低氧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将通过汽循环组件释放至密闭箱体的空腔内,促使茶坯在湿热气流作用下,湿热气流与茶坯发生均匀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茶坯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本发明使得黄茶闷黄工艺操作方便,并且使得茶叶闷黄均匀,提高黄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01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46616.5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冠突散囊菌制备方法,涉及茶源性冠突散囊菌的制备。其特征在于:茶叶原料通过汽蒸,发花,干燥,分离制得冠突散囊菌。具有以下特点:生产工艺简单,冠突散囊菌分离过程无须破碎、产品纯度高;分离后的茶叶还可利用加工成茯茶产品;生产的冠突散囊菌为茶原性发酵产品,保健价值高,色泽金黄,纯度达90%以上;以茶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变废为宝,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6153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31910.6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梧州市上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F3/14 , A23F3/08 , A23F3/4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4 , A23F3/08 , A23F3/405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花茶香味的六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经过杀青做形后的六堡茶毛茶进行汽蒸,汽蒸时间为2‑3分钟;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六堡茶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间隔性的喷洒菊花提取液,所述的菊花提取液为将菊花经过水煮后的水溶液进行浓缩后的浓缩液;六堡茶毛茶和浓缩液的重量比为100:5‑10;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六堡茶晾晒干燥,然后放置于室内得到六堡茶初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花茶香味的六堡茶的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6615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14146.7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福建省耕山队生态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Inventor: 池正飞
Abstract: 一种适于男性饮用的复合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按下列重量份数组成:政和工夫红茶3.5~4.0;正山小种工夫红茶2.5~3.5;贡菊0.8~1.5。本发明中,政和工夫红茶、正山小种工夫红茶皆性属温热,贡菊性属寒凉,三者混合搭配,可起到中和的作用,既能提高口感,更能提高保健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