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9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4880.4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茶闷黄机,包括带箱门的密闭箱体,密闭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以及用于沿所述多层托架的轴向朝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在进行黄茶闷黄工艺时,将经由杀青、揉捻等工序之后的茶坯放置于多个茶盘上,然后将多个茶盘分别放置于本发明的各层托架上,关闭箱门,向汽循环组件中通入低氧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将通过汽循环组件释放至密闭箱体的空腔内,促使茶坯在湿热气流作用下,湿热气流与茶坯发生均匀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茶坯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本发明使得黄茶闷黄工艺操作方便,并且使得茶叶闷黄均匀,提高黄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81918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4878.7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F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一体两用机,包括带箱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向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该汽循环组件包括与所述箱体转动配合的耗氧加热器,该耗氧加热器具有耗氧部和电加热部,所述耗氧加热器具有将耗氧部旋转至箱体外、并利用电加热部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将电加热部旋转至箱体外、并利用耗氧部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工作位。本发明可以用于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降低茶叶加工设备成本,而且使用方便,提高茶叶加工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07054695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096797.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F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一体两用机,包括带箱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向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该汽循环组件包括与所述箱体转动配合的耗氧加热器,该耗氧加热器具有耗氧部和电加热部,所述耗氧加热器具有将耗氧部旋转至箱体外、并利用电加热部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将电加热部旋转至箱体外、并利用耗氧部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工作位。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降低茶叶加工设备成本,而且使用方便,提高茶叶加工品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65205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094976.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茶闷黄机,包括带箱门的密闭箱体,密闭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以及用于沿所述多层托架的轴向朝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在进行黄茶闷黄工艺时,将经由杀青、揉捻等工序之后的茶坯放置于多个茶盘上,然后将多个茶盘分别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各层托架上,关闭箱门,向汽循环组件中通入低氧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将通过汽循环组件释放至密闭箱体的空腔内,促使茶坯在湿热气流作用下,湿热气流与茶坯发生均匀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茶坯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本实用新型使得黄茶闷黄工艺操作方便,并且使得茶叶闷黄均匀,提高黄茶品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0709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5535.6
申请日:2016-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F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黄金桂茶叶精油的制备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按照每25g茶叶配用300±10ml纯水以及30±1ml萃取溶剂的用量比,称取茶叶装入样品放置仓内,向水蒸气烧瓶内装入纯水,向萃取溶剂烧瓶内装入萃取溶剂;纯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样品放置仓内,可控恒温加热器的温度设定值为158±2℃;溶剂回流体系温度为45±1℃;萃取时间为2±0.1h;将所得的萃取液作脱水、浓缩处理,得黄金桂茶叶精油;2)、缓释精油由以下体积含量的成分组成:黄金桂茶叶精油5%~15%,定香剂0.10%~0.30%,余量为无水乙醇。
-
公开(公告)号:CN10179102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130575.7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花香夏/秋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夏/秋茶单芽的鲜芽叶作为原料,将原料于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55%~65%的环境按10~20mm的厚度摊放,再于160℃~250℃下进行杀青,接着先后于110℃~120℃和100℃~110℃的往复式理条机中进行理条;最后在提香机中于80℃~90℃烘焙20~30分钟,得清花香夏/秋芽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获得苦涩味低、茶叶自然香气高的清花香型夏/秋茶。
-
公开(公告)号:CN10727935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49427.0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特风味五彩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获得不同香气和滋味的原料茶:利用安徽黄山地区的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清鲜甘爽型绿茶,利用广西金秀地区的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果香浓烈型红茶,利用台湾阿里山地区的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花香醇厚型乌龙茶,利用福建宁德地区的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毫香甘和型白茶,利用浙江湖州地区的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甜醇甘厚型黄茶;二、将上述五类茶拼配组合成半成品茶;三、将半成品茶于85~90℃烘焙30±2分钟,得独特风味五彩茶。
-
公开(公告)号:CN105941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09062.7
申请日:2016-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F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香精油保真提取法,利用可控温度的同时萃取装置进行提取,按照每15~25g茶叶配用250~300ml纯水以及30ml萃取溶剂的用量比,称取茶叶装入样品放置仓内,向水蒸气烧瓶内装入纯水,向萃取溶剂烧瓶内装入萃取溶剂;纯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样品放置仓内,蒸汽流速由可控恒温加热器控制,可控恒温加热器的温度设定值为158~170℃;萃取溶剂回流体系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3h。本发明给出了针对不同茶类的茶叶香精油保真最佳提取技术,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香气风格保留度高且品质佳的茶叶精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189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7211.6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温度的同时萃取装置,包括样品放置仓(4),所述样品放置仓(4)的左侧设置有水蒸气烧瓶接口(6),所述样品放置仓(4)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10),所述冷凝器(10)的右侧设置有萃取溶剂通道(11),所述萃取溶剂通道(11)的下端设置有萃取溶剂烧瓶接口(7);所述冷凝器(10)的下端设置有U形管(12),所述U形管(12)的一端设置有水出口(8),所述U形管(12)的另外一端通过萃取液出口管道(13)与萃取溶剂通道(11)相连接;所述样品放置仓(4)内设置有温度计(1);所述水蒸气烧瓶接口(6)的下方设置有可控恒温加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556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1876.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F3/06 , G06F30/20 , G06F30/28 , G05B11/42 , G06F119/06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闷黄设备,包括包括滚筒、鼓风装置、电机、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闷黄设备进行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集滚筒内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气压数据以及当前的电机功率,并传输给控制系统,若是未达到闷黄时间,则计算当前的饱和水汽压和空气密度,利用实时训练的BP神经网络获得当前时刻的电机的最佳PID调节参数和参考功率,然后通过PID控制电机转速和闷黄时长。本发明依据闷黄筒体内在制叶状态适时翻转叶堆保障叶堆内外状态的一致性,并调整内部环境温度场、湿度场、风场均匀性,实现品质与能耗双重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