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复合筒基础施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7586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0879792.2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复合筒基础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包括钢筒和过渡段,钢筒包括竖向钢板和设置在竖向钢板顶部的水平向钢板,所述钢筒内部被竖向钢板分隔呈蜂窝状多仓室结构,竖向钢板底部开孔,临时支撑梁设置在竖向钢板底部的孔内,通过插销固定;钢筒内部仓室内设有浮箱,钢筒和浮箱通过锚链和锚块锚泊在船坞中。钢筒在码头上制造好,复合筒基础制造完成后,将基础固定在安装船上,拆除锚链和锚块,浮箱充水下沉从钢筒中取出。复合筒基础在海中制造,可节约制造场地,省去吊装复合筒基础的大吨位龙门吊,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经济性好,有利于推广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56187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480426.6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洞室,处理洞室内设有废液收集贮存罐、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和导轨传输系统,导轨传输系统一端上方设有与废液收集贮存罐连通的废液排放管,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通过导轨传输系统在废液排放管下方与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之间流转,还设有接收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排放的多级废液处理罐,多级废液处理罐下方设有贮存排放箱。本实用新型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可通过重力势能差非能动地循环处理放射性浓度高的废液,可快速运输并处理放射性废液,保障地下核电站的放射性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056225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879782.9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吸力筒和升压站框架,导管架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两根相邻上部竖直主导管之间,以及两根相邻中部倾斜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每根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在导管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吸力筒,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与传统导管架和钢管桩形成的海上升压站基础相比,用钢量可节省5%至10%,有效降低海上升压站建设成本。

    水面光伏逆风牵引锚固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097862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298978.X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光伏逆风牵引锚固辅助系统。它包括位于水面上的支架台,所述支架台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立式、环状定子;所述定子环形内侧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内部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环形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叶轮,且每个所述叶轮均朝向外侧倾斜扭曲布置,使得来风吹向位于水面以上的叶轮时,水面以上的叶轮带动转子逆时针旋转;所述支架台对应于凹槽长度方向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能够上下调节的限位调节杆,所述定子与每个限位调节杆上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吹向光伏方阵的风力收集转换为方阵逆风方向的划水推力,减小风力对水面光伏阵列的影响。

    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039651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22231111.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它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面水池(1)、位于地下岩层内的安全壳(2)和核废物厂房洞室(19);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注入管线(6)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上部连接,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输水管线(5)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底部相连,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堆芯熔融物进一步熔穿压力容器,进而将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安全壳内的缺点,具有过滤器可灵活布置,根据事故进展及注入量大小,可灵活配置接入过滤器,降低系统放射性水平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全弧面浮体刚柔互补式漂浮式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08885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2032492.9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弧面浮体刚柔互补式漂浮式光伏系统,若干个纵向底梁均匀并排分布,每个横向底梁均匀垂直固定于若干个纵向底梁的下表面;每个横向底梁下方均固定有一个漂浮件;纵向底梁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多组组件支架,若干个光伏组件通过组件支架均匀固定于若干个纵向底梁的上方;每个纵向底梁均包括多个沿纵向底梁延伸方向同轴分布的支梁,每个横向底梁均包括多个沿横向底梁延伸方向同轴分布的支梁,相邻支梁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支梁可通过柔性连接件发生相对位移。本实用新型具有浮体少、抗冰挤压、防冰隆起、组件亲水性散热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