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子空间的高光谱亚像元目标盲提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05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459113.7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子空间的高光谱亚像元目标盲提取检测方法,属于高光谱遥感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矿物的光谱信号;采用基于均方协预测误差盲源提取方法提取疑似信号;将疑似信号进行正交化处理,获取正交基,构建正交子空间,然后将目标信号投影到子空间中,获得正交子空间投影算子;通过投影算子计算每个像元的探测值,将探测值最高的像元确定为目标。本发明通过采用基于子空间的盲源提取方法对目标物进行探测提取,消除提取后背景的影响,将目标凸显出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图像进行矿物勘测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而使得高光谱矿物目标探测效果得到改善。

    零件定位识别处理系统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22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8331.2

    申请日:201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5/02 B07C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为零件定位识别处理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控制两台相机采集mark点区域图片,一台相机加一个环形光源采集零件图片;PCB板定位模块,用于识别图片中mark点确定PCB板位置;坐标定位模块,通过提取到图片中的mark点位置确定PCB板的位置,从而给出机械手臂的移动距离;机械手臂抓取模块,用于机械手抓取零件以及将零件插入到相应的端口;零件识别模块,用于将对应采集到的零件图片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合格品,是否可以进入流水线作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满足工厂流水线时间要求,实现选取合格零件准确插入端口的操作。

    一种测量密封面动环微位移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23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86511.2

    申请日:2016-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4

    Abstract: 一种测量密封面动环微位移的系统,属于位移精密测量技术领域,解决机械密封结构空间较小、温度高、环境复杂,难以精确的监测密封面动环微位移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静环和动环,现场测量装置和安全区装置;所述现场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静环上的下夹具、设置在下夹具上的上夹具、设置在上夹具和下夹具之内的铠装高温光纤探头、与铠装高温光纤探头相连接的铠装高温光纤和设置在动环上的法兰;所述安全区装置包括光源、光环行器、光谱仪和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光源的输出端与光环行器的1端口相连接,铠装高温光纤与光环行器的2端口相连接,光谱仪的输入端与光环行器的3端口相连接,光谱仪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测量密封面动环微位移。

    一种基于势场法的航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599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7448.1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势场法的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根据飞行器由飞行起点到达终点过程中的确定的地理环境,抽象获得确定的地理环境中障碍物的特征信息,并保存特征信息;基于特征信息,采用势场法,获得飞行器与终点的合力;基于合力,控制更新当前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航迹规划无法实时对航迹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能够对航迹进行实时规划的技术效果。

    一种单相逆变器控制系统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833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30811.2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逆变器控制系统,将将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引入单相逆变器控制系统,单相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经移相技术分别均移相1200和240°构造出另外两相虚拟电压和虚拟电流。合成的三相虚拟电压和三相虚拟电流经过dq变换,得到转子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dq分量Vd、Vq和电流dq分量id、iq。然后经过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单相逆变器交流端参考电压Vtd和Vtq,此参考电压与实测的输出电压即dq变换单元输出的电压dq分量Vd、Vq进行比较,然后通过PI控制器得到最终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过dq反变换之后得到虚拟三相PWM波调制信号,取其中的a相调制信号,由此产生PWM波经过驱动电路来控制单相逆变器桥路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使得单相逆变器具有同步发电机的特性。

    一种总剂量辐射加固的半导体存储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0928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5376.0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一种总剂量辐射加固的半导体存储器,涉及集成电路。本发明包括存储单元和选择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与存储单元、选择管串联,并且第一晶体管的栅氧化层厚度小于选择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原先半导体存储器的基础上,无需增加额外的掩膜和工艺步骤,以较小的芯片面积为代价,甚至无需牺牲芯片面积,通过串联上较薄栅氧化层厚度的MOS晶体管,即可提高半导体存储器的抗电离辐射能力。

    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的过采样接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549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46268.5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该发明属于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传输技术中的过采样接收方法。包括: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所发符号频率2-6倍的整数倍进行过采样,去除循环前缀,时频变换处理,信道均衡,频时变换处理及信号解调还原为比特信号。该发明针对发射端信号经成形滤波处理后、使得发射信号的带宽增大的现象,通过成倍提高接收端(机)的采样频率,然后对采样后的数据信号进行去循环前缀处理及相应的FFT变换和信道均衡处理,从而确保不失真地还原出原信号。因而本发明具有在相同的频谱效率的条件下,显著改善了SC-FDE系统的性能,大幅度降低了误码率,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的质量、可靠性及传输的效率等特点。

    一种基于最大熵准则的针对非高斯噪声环境下的目标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1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36861.9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一种基于最大熵准则的非高斯噪声环境下的目标源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非合作目标源定位场景;定位场景收集距离差测量值;根据得到的距离差测量值,构建距离差测量模型,然后根据距离差测量模型,获得测量值混合噪声以及非视距误差形式的测量模型;对距离差测量值进行处理;构建伪线性方程组,形成加权最小二乘问题;求解述最小二乘问题的目标位置及权重系数向量;求解方法交替迭代求解,得到最终的估计结果;本发明在目标源为非合作的情况下,通过处理传感器系统得到的到达时间差测量值,有效估计出目标源的坐标位置,同时降低非高斯噪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具有适用范围广,鲁棒性好的优点。

    一种多方数据集外包隐私计算交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5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1371.2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隐私计算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方数据集外包隐私计算交集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面向多方交集的分块计算方法,将数据分片处理,结合动态负载均衡技术,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实现了在无可信第三方参与下的多方数据安全计算,增强了系统的去中心化能力。将差分隐私技术与秘密共享机制融合,不仅保证了计算过程的隐私安全,还防止了攻击者通过输出结果推断原始数据的可能性。能够动态适配多方数量变化,同时支持分布式部署和异构环境下的扩展,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引入压缩传输与数据编码优化策略,显著减少数据传输量和通信轮次,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种提高耦合容忍度的八线圈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30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1529.9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耦合容忍度的八线圈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发射端、第一中继端、第二中继端和接收端;首先将发射端接入电网,经过电源模块将工业电源整流、滤波与变压供发射端电能逆变成高频电流,再通过发射端中的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产生均匀电磁场,再依次通过第一中继端、第二中继端的感应和中继,再经接收端中的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以磁耦合谐振方式感应出高频电流,再经接收端的内部电路完成整流、滤波、调压生成负载所需电压类型供负载使用。本发明通过调整第一副中继线圈和第二主中继线圈之间的耦合距离和错位距离,获得了最大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且近乎恒定的输出功率和传输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