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OD@Au@PANI信号放大的双通道微流控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7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9451.4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OD@Au@PANI信号放大的双通道微流控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双通道微流控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由微流控丝网印刷电极底板,微流控下芯片,微流控上芯片三部分组成,其中,微流控丝网印刷电极底板为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用来作刻蚀双工作电极、印刷导电碳浆作对电极、印刷Ag‑AgCI浆作参比电极,并用Pd/I‑BiOBr‑OVs纳米材料修饰工作电极得到较强的阴极光电流信号;将阴极光电化学双通道的三电极集成到微流控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上,利用注射泵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干扰可快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该双通道微流控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快速、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一种降解环境污染物肼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1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23754.4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环境污染物肼,又称联氨,是一种无色发烟的、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无色油状液体。肼类污染物催化降解是环境催化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热点。电催化降解肼类污染物同时产生氢气对评价环境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肼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造成的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发展新型双功能催化剂,在电催化过程阴极用于产生氢气,阳极用于肼类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不仅实现了肼的零污染降解,而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Ru(bpy)32+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477.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Ru(bpy)32+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领域;基于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形貌均一、耐水热、可控组装的结构特性与Ru(bpy)32+优异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热诱导法在apoferritin内部实现大量Ru(bpy)32+分子的高效、快速封装,成功制得一种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与高发光效率的复合物Ru(bpy)32+@apoferritin,此方法简单高效,可避免传统封装方法苛刻的酸碱度要求与复杂的材料合成步骤,创新性明显;在Ru(bpy)32+@apoferritin表面修饰抗体分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检出限低至31 pg/mL,线性范围100 pg/mL-50 ng/mL,在同类检测方法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电催化降解酚类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9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617114.6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酚类污染物催化降解是环境催化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电催化降解酚类污染物对评价环境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酚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造成的污染,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灌溉农田则可污染大气、水、土壤和食品,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该电催化过程用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实现了酚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木瓜蛋白酶包裹的金纳米簇的可控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99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95702.5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瓜蛋白酶包裹的金纳米簇的可控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技术领域;以木瓜蛋白酶为模板,探究了反应过程中酸碱度的改变对金纳米簇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反应pH、温度以及时间,分别合成了能够发射绿色、蓝色以及黄色荧光的粒径约等于1 nm的金纳米团簇;该合成方法简单、绿色,且所合成的金纳米簇的光学稳定性较好,抗光漂白能力强,且具备较强的催化性能和电致化学发光性能,可作为良好的光化学、电化学信号探针或催化剂。

    一种检测黄曲霉素B1的电化学发光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20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234894.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素B1的电化学发光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氧化铟锡(ITO)玻璃电极上制备了氧化亚铜纳米阵列,用巯基乙酸功能化后,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来捕获抗体,采用层层滴涂法,相继在氧化亚铜阵列上固定抗原和以金纳米团簇为电致发光体的二抗标记物,由此,一种黄曲霉素B1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电极便制备完成。利用氧化亚铜在低电势下优异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有效催化过硫酸根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加速ECL的激发,该传感器构建简单,成本消耗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临床应用潜力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