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7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9841.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 ,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11/061 , C25B11/04 , C25B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剂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乙腈、乙醇和水按照设定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剂;将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溶解于所述混合溶液,得到反应液;将多孔泡沫铜加入至所述反应液中,以进行反应,得到在多孔泡沫铜的至少部分表面生长的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通过乙腈、乙醇和水的合理配比,可以有效的控制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的结晶和溶解平衡,制备的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纳米棒催化剂的长度增加且粒径减小,可以明显的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能有效的促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从而提高了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反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2596.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27 , C25B1/50 , C25B11/093 , C25B11/054 , C01G51/04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催化剂CoO0.8‑Ru RT/CC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新型能源催化应用技术领域。氨气NH3是一种用于制造现代肥料,塑料,纤维,炸药等的活性氮构件,是一种大宗商品化学品,但是其生产仅限于传统的哈博‑博施Haber‑Bosch工艺,此工艺条件受限、污染严重。因此,在温和条件下寻求可持续和有效的氨生产方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是生产NH3的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方法。但是硝酸根的还原反应复杂,会产生副反应、析氢严重、氨产率较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法在碳布上生长的富缺陷氧化钴CoO0.8/CC,并在其上负载钌四面体纳米颗粒Ru RT的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合成氨催化剂CoO0.8‑Ru RT/CC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77981.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27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B11/091
Abstract: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同时对能源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NH3作为一种需求量极高的能源,在化肥、染料、炸药等高消耗化工产品的合成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满足人们对NH3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NH3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出是目前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N2作为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人们在合成NH3过程中优先考虑到的。但由于N2分子中含有N≡N导致N2的裂解需要巨大的能量,使得传统的Haber–Bosch法合成氨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进行,同时会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缓解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开始利用废水中的硝酸盐来合成氨。近些年,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合成氨由于其绿色环保工艺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合成纳米线状硝酸根还原合成氨催化剂FeCu‑aCo2.7O4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03171.3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16 , G01N21/75 , G01N33/53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了一种基于信号极性转换策略的分体式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癌胚抗原。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硫化镉‑DNA1‑癌胚抗原适体‑DNA2‑硫铟铜杂微米花化物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的癌胚抗原高选择性捕获。使用磁分离洗涤,可以有效地去除复杂样品中的共存物质,大大提高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此外在液相中进行反应和组装,避免了传统在ITO电极上的层层组装、耗时稳定性等缺点。由于癌胚抗原的加入与癌胚抗原适体特异性结合,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硫化镉‑DNA1‑癌胚抗原适体‑DNA2‑硫铟铜微米花分解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硫化镉‑DNA1和DNA2‑硫铟铜微米花,磁分离后收集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硫化镉‑DNA1进行检测,光电流极性发生变化,避免了实际检测样品中的干扰物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因而实现对癌胚抗原的高灵敏检测,所制备的传感器实现了对癌胚抗原的高灵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4973.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16 , G01N21/75 , G01N33/536 , G01N33/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e2O3@Cd‑ZnInxSy异质结构建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Fe2O3@Cd‑ZnInxSy作为基底材料增强了光电流响应,Fe2O3与ZnInxSy可以形成了能级匹配的异质结结构,这种异质结结构的形成,能够有效提高光生电子的传递速度,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极大的提高了可见光利用率。掺杂镉形成了Fe2O3@Cd‑ZnInxSy的掺杂结构,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以Ag@PANI作为标记物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第二抗体,Ag@PANI能够提高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了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灵敏检测。其检测限为0.030 pg/mL。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23754.4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02 , C25B11/091 , C02F1/461 , C02F101/38 , C02F101/30
Abstract: 环境污染物肼,又称联氨,是一种无色发烟的、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无色油状液体。肼类污染物催化降解是环境催化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热点。电催化降解肼类污染物同时产生氢气对评价环境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肼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造成的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发展新型双功能催化剂,在电催化过程阴极用于产生氢气,阳极用于肼类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不仅实现了肼的零污染降解,而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644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19276.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肼,又称联氨,是一种无色发烟的、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无色油状液体。肼类污染物催化降解是环境催化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电催化降解肼类污染物同时产生氢气对评价环境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肼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造成的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该电催化过程阴极用于产生氢气,阳极用于肼类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不仅实现了肼的零污染降解,而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569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617114.6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19 ,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01/34
Abstract: 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酚类污染物催化降解是环境催化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电催化降解酚类污染物对评价环境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酚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造成的污染,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灌溉农田则可污染大气、水、土壤和食品,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该电催化过程用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实现了酚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628741.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2 , G01N27/30 , G01N2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e@Re@BiVO4/Cu2MoS4异质结构建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Se@Re@BiVO4/Cu2MoS4作为基底材料增强了光电流响应,Se@Re@BiVO4与Cu2MoS4可以形成了能级匹配的异质结结构,这种异质结结构的形成,能够有效提高光生电子的传递速度,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极大的提高了可见光利用率,Pt八面体的滴加与修饰有巯基的DNA I形成稳定的Pt‑S,使得DNA适配体更好地与基底材料结合同时促进了电子的转移,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了对汞离子的灵敏检测,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1 nM~1.0 mM,检测限为8.3 pM。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568544.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信号可控型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铅离子。铅离子是一种重金属离子,会危害生命体和环境,因此对环境中铅离子的检测尤为重要。选用硫化铋‑硒化铟复合物作为基底材料,该复合物能够有效减小电子‑空穴复合率,并提高对光的利用率。选用氧化铜‑氧化锌/碳作为标记物,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与稳定性,通过与DNA2分子形成杂化物与DNA1连接。这时,标记物会与硫化铋竞争来自于硒化铟导带上的电子,使得光电流信号降低。铅离子的加入会与DNA2发生特异性结合,使得DNA1片段‑铅离子‑DNA2‑氧化铜‑氧化锌/碳从电极表面脱落。铅离子浓度和光电流信号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可实现环境样品中铅离子的高灵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