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7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9841.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 ,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11/061 , C25B11/04 , C25B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剂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乙腈、乙醇和水按照设定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剂;将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溶解于所述混合溶液,得到反应液;将多孔泡沫铜加入至所述反应液中,以进行反应,得到在多孔泡沫铜的至少部分表面生长的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通过乙腈、乙醇和水的合理配比,可以有效的控制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的结晶和溶解平衡,制备的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纳米棒催化剂的长度增加且粒径减小,可以明显的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能有效的促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从而提高了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反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8551.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底物Au@S@P@Mo2C纳米网格和信号探针NH2‑MIL‑88(Fe)@Ru(bpy)32+三重增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NH2‑MIL‑88(Fe)的多孔结构,封装了发光团Ru(bpy)32+,纳米网格Au@S@P@Mo2C作为增强基底。在该体系中,实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封装的发光团Ru(bpy)32+解决其水溶性达到稳定发光,以及基于氨基催化、Mo4+/Mo6+活性位点转化和金纳米粒子促进电子转移原理的三重增强效应,且S和P双掺杂Mo2C产生更多暴露的活性中心和表面缺陷促进了电子传输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构建的三重增强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对癌胚抗原的检测范围为0.1 pg·mL‑1~100 ng·mL‑1,检出限为38.9 fg·mL‑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0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114855.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 G01N33/574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能的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流控传感器由微流控底板ITO导电玻璃,微流控芯片,双极微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中,修饰氧化锌/硫化镉ZnO/CdS的微电极作为参比/对电极;通过原为生长碘掺杂的氯氧铋I‑BiOCl作为微工作电极;双极阴电极的微工作电极上固定前列腺特异性适配体PSA‑apt,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双极电极微通道中加入含鲁米诺的Tris‑HCI溶液,实现双极微电极的自供能和信号放大模式;将双极微电极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传感器上,利用泵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干扰可快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该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PSA的快速、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6926.2
申请日:2022-05-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333 , G01N27/4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反应剂促进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多巴胺。Ir(pbi)2(acac)作为基础发光材料,有着较大的量子效率。Ti3C2Tx‑MXene是一种多层二维纳米片状材料,有着良好的导电性,作为负载材料能够显著提高Ir(pbi)2(acac)的电化学行为。此外,用聚乙烯醇对所制备的Ir(pbi)2(acac)/Ti3C2Tx进行偶联和改性,有利于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等。多巴胺是人体分泌的神经递质,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容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行为,所产生的离子能够猝灭Ir(pbi)2(acac)的发光。Nafion是全氟磺酸型聚合物,制备的高分子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所制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多巴胺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其检测限为1.995 pmol/mL。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891970.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33/74 , G01N33/531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S2/MoS2‑Pd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属于微流控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采用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的CoS2/MoS2‑Pd与具有磁性以及导电性良好的四氧化三铁包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粒子在微流控芯片上逐步构建起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在制备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上完成了对降钙素原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以及可控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87984.5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一种基于铁蛋白封装Ir(ppy)3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pH引导的蛋白解聚/重组法,在去铁铁蛋白Ft内部封装大量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分子得到Ft‑Ir(ppy)3作为电致化学发光ECL能量供体,以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作为ECL能量受体,首次基于Ir(ppy)3优异的ECL性能及其与纳米金的ECL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提出了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灵敏度高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类胰蛋白酶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低至1.3 fg/mL,线性范围宽至5 fg/mL‑100 n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87983.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铁蛋白包裹Co3O4核壳结构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首次以铁蛋白包裹Co3O4核壳结构共价交联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作为信号源,利用铁蛋白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固载抗体分子,利用Co3O4对ABEI与过氧化氢之间ECL反应的优异催化作用对检测信号进行有效放大,提出了一种制备简单、高灵敏、反应能耗低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甲状旁腺激素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低至13 fg/mL,线性范围宽至50 fg/mL‑100 n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3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06708.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的三通透流动式微量石英检测池装置,它主要由三通透微量石英检测池与进出样管路组成,检测池三面透光,进出样管路与检测池连接,固定在三通透微量石英检测池装置上,采用光纤跳线实现与进样口的衔接,样品由进样管路流入检测池,再由出样管路流出检测池,检测池内实现紫外或荧光的实时流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7166.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合成多种纳米阵列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反应器包括玻璃底板,种子层,PDMS层,三部分。其中,玻璃底板材料为医用载玻片,涂覆种子层后,能够作为三微纳米阵列的衬底,种子层可以使用各种金属盐溶液,PDMS层包括溶液进口及微通道,利用泵的控制,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种纳米阵列的合成,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液体流速,以及反应温度,能够实现对阵列形貌,性质的可控合成;所制备的纳米阵列能够广泛应用于荧光、电化学传感的构建并实现疾病和环境标志物的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