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571579.9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3 , G01N33/531 , G01N33/543 , G01N33/574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铱纳米晶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一种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晶,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晶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的快速、灵敏检测,检出限为35 fg/mL,线性范围为100 fg/mL‑50 ng/mL,具有特异性强、重现性好、信号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33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524613.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线阵列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以降钙素原为分析物模型,以钯杂化石墨烯/聚苯胺纳米阵列结构作为传感平台,以鲁米诺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以羧基化铈掺杂二硫化锡作为二抗标记物,提出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耗时长的缺点,基于该方法研制的传感器应用于降钙素原的实际样品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迅速、便携的优点,其检出限低至1.2 fg/mL,线性范围宽至5 fg/mL—50 ng/mL,在降钙素原的早期临床检测中具有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0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84354.X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铁Fe2O3阵列共反应促进金纳米簇电致发光响应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与免疫分析领域;本发明基于电致发光ECL技术,以C-反应蛋白CRP为目标分析物,以金纳米团簇AuNCs为ECL发射体,在共反应促进剂氧化铁纳米阵列Fe2O3的催化下,由于电子沿有序阵列结构输运的改善,所有暴露的活性位点都能有效地增强AuNCs的ECL发射,因此,本发明以Fe2O3/AuNCs作为传感平台,构建了一种夹心型ECL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对目标物CRP表现出了高的灵敏度,宽的检测范围以及低的检出限,能够实现人体血清中CRP的快速灵敏测定,对临床上患者感染类型的判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0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06333.9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结构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锰掺杂的锌银铟硫量子点作为电化学发光体,以具有较大孔径的UiO-66-NH2作为量子点的载体,以雪花状硫化亚铜-二硫化钼作为共反应剂过硫酸钾的共反应促进剂,采用共反应促进剂型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信号增强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1 fg·mL-1~1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N-端脑钠肽前体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41 fg·mL-1。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8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28824.1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联吡啶钌功能化MOF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三联吡啶钌功能化的MIL-101(Al):Ru作为发光体,并以聚乙烯亚胺作为共反应剂,合成了自增强型电化学发光复合物来提高三联吡啶钌ECL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以铜离子功能化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纳米球作为猝灭探针来高效猝灭三联吡啶钌的ECL,实现了在500 fg·mL-1-1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PCT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18 pg·mL-1。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46239.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74 , G01N21/27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心猝灭型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包括夹心猝灭型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步骤、基底材料的合成路径、使用该传感器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方法等;以Bi2O3/CdLa2S4/Bi2S3作为基底材料,使用Bi2O3与CdLa2S4形成能级匹配的异质结结构,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提高可见光的利用率,利用Bi2S3作为敏化剂,吸收宽光谱光辐射,采用Cu2O作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捕获抗体标记物,提高检测灵敏度;构建的夹心猝灭型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检测限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53374.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客体策略电化学发光生长激素传感平台,提供了该平台的制备和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基于主客体策略电化学发光生长激素传感平台的制备和基于主客体策略电化学发光生长激素传感平台的检测方法。首次利用葫芦[7]脲在电化学发光生长激素传感平台表面选择性识别并捕获生长激素,并利用基于主客体策略改性金纳米簇提高了生长激素传感平台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98008.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实时在线光谱检测系统。微流体合成技术因其微米数量级的通道结构、优良的液滴和流型操控性能、较快的传热传质速度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纳米材料的高效合成,呈现出制备时间显著缩短、尺寸均一、产量高等优点。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所需要的目的例如材料尺寸、形貌、表面电荷、靶向等自主控制合成温度、压力、pH以及超声强度等因素。特别是要实现材料尺寸、形貌的负反馈指导,需要一款检测原理清晰、操作简单、全自动化且能够实现流体状态检测的集成紫外‑可见、荧光光谱、量子产率与荧光寿命等单元的多功能实时在线光谱检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612665.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硫化铋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为基底材料,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的活性反应位点,有利于加速电极界面的电子传递速率,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稳定性和重现性。采用浸蘸方法在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上原位消耗部分铋离子生长硫化铋,通过可见光波长的LED灯照射下产生光电流信号。锌和钴掺杂的钒酸铋/硫化铋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锌和钴的掺杂增加电子传递速率,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光电信号转换效率。该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雌二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487.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NiCo2O4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以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作为还原剂制备钯功能化富氧空位NiCo2O4(ABEI@Pd/NiCo2O4)作为传感基底,研制一种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NiCo2O4,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NiCo2O4电子结构,增强其电子迁移率,富氧空位NiCo2O4具有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可高效催化电解液中的溶解氧O2转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增强ABEI与O2•−之间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信号高效稳定输出,该传感器检出限至20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