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61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840278.8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氧化锡/二硫化锡/介孔氮化碳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二氧化锡/二硫化锡/介孔氮化碳为基底材料并用可见光照射来获得光电流。基底材料的三种组分能带匹配良好,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用作二抗标记物的二氧化硅/硫化铅对光电流猝灭作用显著。待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量不同,导致结合的二抗及二抗标记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信号影响程度的不同。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检测。其检测限为50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15125.5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蛋白活性保护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开发并首次验证了铕掺杂磷酸钆在低电位下激发可达到的高效电化学发光行为,一方面解决了发光材料在电极上的固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抗原抗体活性的有效保存问题。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原降钙素响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不同,实现对原降钙素的检测。通过采用F检验、T检验展示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试结果均小于理论值,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57172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碳化钛‑二硫化钼复合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通过混合‑干燥法制备三维多孔碳化钛‑二硫化钼(Ti3C2Tx‑MoS2)复合材料,并以鲁米诺作为还原剂制备铂功能化三维Ti3C2Tx/MoS2(Lum@Pt/Ti3C2Tx‑MoS2)作为传感基底,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高灵敏检测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Ti3C2Tx/MoS2具有高导电性、高电化学活性、大比表面积与生物相容性,可高效催化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增强鲁米诺与O2•−之间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信号高效稳定输出,该传感器检出限低至18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7082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0787982.6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CN)
IPC: G01N33/53 , G01N33/531 , G01N21/76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铁蛋白的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pH控制铁蛋白解离/重组的特性,首次采用三步法实现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分子与纳米金Au NPs在铁蛋白表面的均一嵌合组装,制得一种以Ir(ppy)3为能量供体、以Au NPs为能量受体的具有共振能量转移特性的Ir(ppy)3‑铁蛋白‑Au三维杂化纳米结构;由于Ir(ppy)3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激发光谱与Au NPs的紫外吸收光谱具有很好的光谱重叠,且二者在铁蛋白表面的距离小于10 nm,使得二者之间发生高效的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ECL‑RET;本发明首次在铁蛋白表面建立了一种基于Ir(ppy)3与Au NPs之间共振能量转移的新研究模型,为ECL‑RET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04526.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36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真黑素纳米粒子猝灭PtCo-CuFe2O4杂化氧化石墨烯固载的鲁米诺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为了灵敏地检测降钙素原,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的猝灭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采用锰-真黑素纳米粒子作为猝灭剂,降低PtCo-CuFe2O4杂化氧化石墨烯固载的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强度。猝灭机理主要是由于锰-真黑素纳米粒子抑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的电氧化,并且通过能量转移进一步降低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实现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双重猝灭。根据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可以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锰-真黑素纳米粒子,使得该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强度变化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24731.9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043 , B01J35/02 , C25B1/00 , C25B11/06
Abstract: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合成氨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命门,氮肥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哈伯-博施法的反应条件过于苛刻、转化率低使氨的制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由于重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因此,生产非贵金属的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分解N2饱和的电解液实现氮还原制氨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几年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最大热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掺杂硫化铋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641600.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氨作为重大能源,合成氨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命门,氮肥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哈伯‑博施法的反应条件过于苛刻、转化率低等实际问题,使氨的制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由于重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因此,研发非贵金属的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分解N2饱和的电解液实现电催化氮还原制氨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几年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最大热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热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合成MoS2‑Mo2C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41475.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27 , C25B9/01 , C25B9/19
Abstract: 氨作为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化学品之一,在农药、化肥和纺织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氨的生产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目前工业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哈博博施法,这需要在高温高压下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造成了大量的化石原料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科研工作者就在寻找一种环境条件下将氮气还原为氨气的方法。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反应可以在外加电压下在环境条件下就将N2还原为NH3,其反应条件温和,碳排放少,原料易得,因此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N≡N强大的偶极矩,氮气的吸附以及严重的析氢反应导致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开发高活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是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的关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热法在MoS2纳米花上负载Fe3O4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904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80883.8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氮还原催化剂MoS2‑Ni(OH)2/CC的制备方法。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氨作为重大能源,合成氨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命门,氮肥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哈伯‑博施法的反应条件过于苛刻、转化率低等实际问题,使氨的制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由于重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因此,研发非贵金属的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分解N2饱和的电解液实现电催化氮还原制氨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几年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最大热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碳布上水热合成MoS2后用电沉积法电沉积上Ni(OH)2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72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碳化钛-二硫化钼复合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通过混合-干燥法制备三维多孔碳化钛-二硫化钼(Ti3C2Tx/MoS2)复合材料,并以鲁米诺作为还原剂制备铂功能化三维Ti3C2Tx/MoS2(Lum@Pt/Ti3C2Tx-MoS2)作为传感基底,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高灵敏检测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Ti3C2Tx/MoS2具有高导电性、高电化学活性、大比表面积与生物相容性,可高效催化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增强鲁米诺与O2•−之间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信号高效稳定输出,该传感器检出限低至18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