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54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823419.7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南营运管理中心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E01F9/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反光环清洁机器人,包括有两块相向设置的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第一主板和/或第二主板上设置有清洁部,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的一侧边处固定设置有侧板以形成Π型机架;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分别设有第一行走轮或第二行走轮,且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中至少有一个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上以使得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具有互相靠近的趋势以夹持住隧道反光环。本发明通过将侧板、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设置成Π型机架,Π型机架的侧面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足够狭窄,从而能顺利通过线槽和反光环远离墙壁一侧之间的位置;通过设置弹性装置,以适应隧道反光环厚度改变的情况,以使得清洁机器人具有很好的减震和越障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55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71469.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清障巡检机器人及其清障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两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移动基座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转向机构,所述移动基座的上端中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机械手,所述旋转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清障机械手,本发明设置支撑转向机构,狭小空间时,电动推杆伸长使支撑板抵住地面将移动基座顶起,行走轮脱离地面,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连接的大齿轮带动轴承转动座旋转,轴承转动座带动电动推杆转动,使移动基座进行转动,实现狭小空间的快速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37412.1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南营运管理中心
IPC: E01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反光环行走装置,包括有两块相向设置的主板,两块主板通过铰座相铰接,两块主板在铰接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延伸板,两块延伸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以使得两块主板具有绕铰座转动并互相靠近的趋势;每块主板上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行走方向为主板的前后方向;至少一块主板上设置有辅助轮,辅助轮有部分外周位于两块主板之间以使得能够与隧道反光环相接触。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互相靠近趋势的主板及其上的行走轮,配合有辅助轮,能够实现稳固夹紧在隧道反光环上并实现在隧道反光环上行走,行走平稳,能够适应湿滑的、表面粗糙不太平整的、曲折的、具有铆钉类凹凸面的、具有阶梯状的局部结构的隧道反光环的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36872.2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南营运管理中心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E01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反光环清洁装置,包括有两块相向设置的主板,两块主板通过铰座相铰接,两块主板在铰接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延伸板,两块延伸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以使得两块主板具有绕铰座转动并互相靠近的趋势;每块主板上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行走方向为主板的前后方向;至少有一块主板上设置有清洁部,清洁部能够与隧道反光环相接触以实现隧道反光环的清洁。本发明能够实现稳固夹紧在隧道反光环上并实现在隧道反光环上行走,同时通过设置清洁部,来实现在行走过程中对隧道反光环的侧面的清洁,行走平稳,清洁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48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86070.4
申请日:2019-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坐标式的抓存取球状产品机械手,包括极坐标式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机械爪连接,所述机械爪包括:机械爪存球主体,下部设置有进球口;舵机固定支架,在机械爪存球主体上方;抬球切片舵机,设置在舵机固定支架下面;升降机构,上端与舵机固定支架连接,下端设置于升降机构支撑座中;旋转切球片舵机,固定在机械爪存球主体的下部一侧;旋转切球片,设置在旋转切球片舵机下面;抬球筒固定板,其固定在机械爪存球主体下面;抬球筒,固定在抬球筒固定板下面,且与切球空间连通;抬球片,通过光轴与抬球切片舵机连接。通过本发明能抓取多个球状产品并进行存储,再移动至指定位置,提高了搬运球状产品的速度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17716.7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除冰机器人的行进轮锁紧装置,伸缩立柱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锁紧机构。电动机固定设置在空腔内,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蜗杆与伸缩立柱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转轴贯穿于伸缩立柱并穿过空腔,转轴的两端凸出于伸缩立柱两侧;转轴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以及转臂。转臂与转轴相互垂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蜗轮和码盘,蜗轮和码盘位于空腔内,且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空腔内壁固定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码盘相互匹配。转臂上可转动设置有转筒。通过电动机带动蜗杆、蜗轮、转轴、连接块、转臂及转筒转动并从下方向上与滑轮靠拢,从而夹紧架空线达到防止因震动导致机器人脱落的问题。该方案结构巧妙,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3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69552.7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装置及其方法,涉及金属管液压胀形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1、丝杆结构复杂,需要设置螺纹、轴承支撑台阶等,左、右丝杆还需要旋向相反的螺纹并用螺纹套筒连接,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也提高了装配成本;2、需要在滑座设置燕尾槽以及安装水平滑块,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3、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采用市场上成熟的丝杆升降机作为进给单元,减少了大量的设计、制作、装配成本,采用注液器对复合管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整,减少了需要人工补液的步骤,大幅度降低的装置的设计、生产制造及使用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的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的方法步骤简单,效率高,便于操作和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443667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39319.3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换挡变距机构;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驱动机构通过柔性线绳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卷筒轴与转向机构连接,小车前轮采用单边支撑的方式,设有角度微调机构与转向机构刚性连接。本发明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能在两障碍物相距700-1300mm的范围内实现S型路径行走,能实现大变距可调行走。本发明小车的前轮设计比较独特,可拆性好。前轮设有轴向定位,使得小车的运行轨迹均匀对称,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8493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5306.5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杆距S形路径的无碳小车,其变距机构采用一个调节齿轮来配合主齿轮和从齿轮,转向机构采用在主齿轮上设置偏心顶柱,通过该顶柱与推杆的联动使前顶杆带动前轮轴摆动,使用弹簧使得前顶杆与前轮轴保持良好接触、后顶杆与偏心顶柱保持良好接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调试,运行平稳,行走平稳,转向可靠,能量利用率高,确保可以顺利完成比赛并取得好成绩,也适宜于其他在没有能源供给的情况下自动避障行走,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209736411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390688.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51 , B21D26/049 , B21D26/047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包括顶板、置液容器、冲压模具、行程单元和进给单元,顶板的两端具有立臂,立臂的底端的相对侧具有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行程单元位于顶板的下方,用于驱动上模具向下运动;进给单元放置在置液容器的两侧孔上,在立臂作用下进行阶段式的轴向进给以实现双层管的预成形。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段式的轴向进给方式,实现内管的预成形,使得双层管间的间隙得以减小,能保证成形良好,并能以此探究管材预成形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通过设置特定的行程单元,可调整冲压下压速度,并可探究径向冲击速度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