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8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422295.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沉管浮运技术领域,其中,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包括测量组件、数据传输模块和服务器;测量组件安装于沉管的侧部,包括护筒和固定安装于护筒内的压力传感器,护筒开设有通孔以使海水进入护筒内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数据传输模块安装于沉管的顶部,并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以传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服务器设置于主控室,并与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以接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服务器上设有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计算沉管的干舷。该沉管干舷监测系统能够在沉管浮运过程中实时自动监测沉管干舷,测量精度高且测量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6499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管节形变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或孔道腔顶安装多台测量相机和多个标靶组,多台测量相机对多个标靶组进行视觉测量;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孔道腔底安装多台激光测距仪,测量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所有测量结果均实时传输到沉管测控系统中,以获取管节纵向相对几何形变和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变化的结果,并相互结合进行边缘计算,以获取沉管管节的形变变化发展情况。本发明实现了对沉管管节在浮运沉放安装期间的形变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准确获取其形变变化发展情况,进而指导现场及时调整沉放姿态,保障沉管沉放时的高精度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4115.7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包括布设特征点步骤、测量并计算预制高差步骤、布设测量点与测站点步骤、测量并计算实际高差步骤和计算横倾步骤;结合首尾两端的实际高差与预制高差,计算获得准确的横倾量。该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能够及时调整管节的安装位置和姿态,保障下一管节安装的精准性,保证管节的安装质量和工程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0313.8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施工测量定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沉管沉放对接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沉管顶面首尾两端各安装一测量塔,塔顶各安装三台GNSS接收机;沉管中廊道内首尾两端各安装一双轴倾斜传感器;沉管初步着床时采用GNSS RTK定位模式实时监测并调整沉管位姿直至将其沉放于基床上;切换至GNSS准实时定位模式解算沉管着床位姿并纠偏,完成沉管最终着床;沉管拉合对接时每移动一预设距离后,采用GNSS准实时定位模式解算沉管准实时定位结果并调位,完成拉合对接后解算沉管最终准实时定位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GNSS RTK定位模式可能导致沉管安装施工存在重大风险的问题,提高了沉管沉放对接时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4786.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定位设备标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水下定位设备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S1、建立基于仪器箱的坐标系、基于摄像位移计的坐标系、基于拉线位移计的坐标系;S2、设置参考点、及多个标靶点;S3、用全站仪测量坐标系原点、、及于全站仪坐标系下坐标;用摄像位移计测量于坐标系下坐标;用拉线位移计测量于坐标系下坐标;S4、解算全站仪坐标系向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将于全站仪坐标系下坐标换算为于坐标系下坐标;S5、建立第一观测方程,解算坐标系向坐标系的转换参数;S6、建立第二观测方程,解算坐标系向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本发明实现了定位设备的组合式设置及统一标定,提高了标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6722.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岛隧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岛隧工程的沉管隧道进洞导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沉管隧道进洞口外布设左洞外测站点、右洞外测站点和定向边点,在靠近防淹门外布设左门处测站点和右门处测站点,以形成洞外控制网;左右车道内分别布设与洞外控制网相互联系的左洞内导线网和右洞内导线网,进而形成沉管隧道贯通测量导线网;测量并解算左洞外测站点、右洞外测站点和定向边点的GNSS坐标,进而依托沉管隧道贯通测量导线网进行沉管隧道贯通测量。本发明解决了防淹门制约进洞导线测量的问题,能够确保岛隧工程中沉管隧道的贯通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292794.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整平船测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台式整平船抛石管长度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抛石管上部安装激光测距仪,在抛石管下部设有与激光测距仪相对应的反射板;在抛石管入水前标定其初始长度;在抛石管入水后进行碎石基床铺设整平期间,整平船测控系统通过激光测距仪实时监测抛石管长度变化,并根据监测情况自动发出是否对抛石管长度进行修正的提示。本发明能够在碎石基床铺设整平期间实时监测和修正抛石管长度,提高了整平船测控系统的高程控制精度,进而保障沉管隧道碎石基床铺设整平后的高程精度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6267.0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整平船测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台式整平船抛石管倾斜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抛石管下部外壁处安装倾斜仪以实时测量抛石管倾斜值;在抛石管入水前,测量抛石管于预设抛石轨迹上多个标定点处的倾斜值以拟合形成抛石管倾斜姿态标定曲线;在抛石管入水后进行碎石基床铺设整平期间,整平船测控系统通过倾斜仪实时监测抛石管倾斜姿态,并根据监测情况自动发出是否对抛石管倾斜误差进行修正的提示。本发明能够在碎石基床铺设整平期间监测抛石管倾斜姿态、实时修正抛石管倾斜误差,提高了整平船测控系统的定位控制精度,进而保障沉管隧道碎石基床铺设整平后的精度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59232.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抛石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定点抛石高程测量与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抛填船的测控系统内设置分阶段定点抛石作业;在抛石管底口外侧沿周向间隔布设多个高度计,高度计的数量与抛石作业的阶段数量一致,每一高度计均相对于抛石管倾斜设置但倾斜角度各不相同,其测量方向均朝向抛石管下方区域;抛填船就位,下放抛石管使其底面高程达到预设的基准面高程;启动抛石作业,测控系统通过各高度计一一对应实时监测各阶段抛石后的石堆中心高程,以此指导分阶段抛石作业,直至达到预设的总施工高程。本发明解决了常规抛石施工高程测量方法容易导致石堆中心处出现石块抛高超高现象的问题,提高抛石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92075.8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瞰沃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9/5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控领域,特别是涉及船管相对位置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船管相对位置监测方法包括:初始水平距离测量步骤、实时水平距离测量步骤与相对位置监测步骤,通过计算得到初始水平距离d1与实时水平距离D1的第一差值,初始水平距离d2与实时水平距离D2的第二差值,基于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监测沉管首端、尾端与安装船的相对位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浮运安装过程中,沉管与安装船的相对位置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实现了沉管浮运安装过程中的精准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