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23702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456027.8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01J21/18 , A62D3/10 , A62D101/28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适用于污染物的催化降解。解决了催化剂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该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一种纳米级二氧化钛均匀分散于微米级氧化石墨烯片层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的制备方法:一将氧化石墨烯配成水悬浮液;二在搅拌条件下依次缓慢将聚乙二醇、冰醋酸和钛酸四丁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配成混合液;三取步骤一配制的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滴加到步骤二配制的混合液中,室温下匀速搅拌,形成混合液;四将步骤三中所得的混合液干燥,得到固态混合物;五将步骤四中所得固态混合物放入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煅烧,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085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04075.5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型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包括:在ITO玻璃衬底(1)的导电层上依次制备阴极修饰层(2),有机小分子电子受体薄膜(3)和电子给体薄膜(4),阳极修饰层(5)和金属电极(6)。阴极修饰层(2)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材料,厚度为1~2纳米;有机小分子电子受体薄膜(3)的材料为C60或C70;电子给体薄膜(4)的材料为CuPc或Pentacene;阳极修饰层(5)的材料为MoO3,厚度为8~10纳米。解决了现有的金属电极被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731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89287.9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薄膜紫外探测器,属于光电子信息领域。有机薄膜紫外探测器是在透明ITO导电衬底上依次制作:NPB薄膜、PBD薄膜、LiF薄膜以及电极。所述的NPB薄膜的厚度为60~120nm;PBD薄膜的厚度为30~60nm;LiF薄膜的为厚度1~2nm。有机薄膜紫外探测器,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偏压低光响应高等优点,有利于火警探测、火焰传感、天文学观测与研究、航空及航天跟踪与控制、气象环境监测与预报、医疗卫生与生物工程、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463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76567.6
申请日:2009-01-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真空场调制有机小分子定向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该纳米薄膜适用于所有有机半导体器件中。该方法的步骤:给装有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蒸发舟(3)通直流电,控制有机小份子材料的蒸发速率0.1nm/s~0.3nm/s;向真空腔中入射一束光强100~1000坎德拉白光,经放在玻璃视窗(7)前的偏振片(6)获得一束光矢量方向平行蒸发粒子流的线偏振光,用此偏振光调制单个有机小分子取向;形成定向排布的有机小分子纳米薄膜。该系统是在高真空蒸发腔(1)一侧的中部开一个与腔体密封的直径为10Cm的玻璃视窗,紧挨着玻璃视窗固定一个方向能调节的偏振片,在偏振片前放置一个光强能调节的白光光源(5)。
-
公开(公告)号:CN1695801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11496.3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01J23/74 , B01J23/889 ,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相催化氧化处理污水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以铁Fe为基本活性组分,锌Zn、铜Cu、钴Co或锰Mn中的一种为辅助活性组分,用沉淀剂共沉淀,于90~110℃空气气氛中干燥5~9h,再于200~500℃空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即为产品。用本发明催化剂来处理化学需氧量CODcr值为2870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处理后CODcr值小于20mg/L,去除率为99.3%。处理焦化废水,其CODcr值可由1000mg/L降至30mg/L以下,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CODcr<150mg/L,去除率达97%。
-
公开(公告)号:CN1693225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11576.9
申请日:2005-04-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02F1/72
Abstract: 一种多相催化氧化处理污水方法,用于含酚污水和焦化废水中降解有机污染物。该方法:催化剂与污水的用量比为1~2%,过氧化氢与污水的用量比为0.2~1.0%,废水处理温度55~70℃。该方法操作简便,催化剂以铁Fe为基本活性组分,锌Zn、铜Cu、钴Co或锰Mn中的一种为辅助活性组分。经处理CODcr值5744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处理后CODcr值降至64mg/L,去除率98.8%;处理CODcr值2870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处理后CODcr值降至<20mg/L,去除率99.3%;处理焦化废水CODcr值可由1000mg/L降至30mg/L以下,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率达97%。
-
公开(公告)号:CN1486123A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申请号:CN03156237.X
申请日:2003-09-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中制备背电极的方法。先对光刻好的ITO玻璃基片,进行类似加盖印章式的简单处理,将聚亚胺酯材料印制到已经光刻好的ITO玻璃基片上;形成绝缘隔离柱,备蒸发完各个有机层后蒸发背电极。其步骤:设计背电极的条纹图案;选择高分子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制作条纹图案的图章;利用该图章,将聚亚胺酯材料印制到已经光刻好的ITO玻璃基片上,方向与ITO垂直,厚度约为1-5微米;烘干冷却后,形成与ITO条纹垂直的的沟道——隔离柱;蒸镀其他层;蒸镀背电极材料。该方法的优点是既省略了光刻的复杂工艺,又克服了掩膜法分辨率低,对板(模具)困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755902Y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420067006.2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层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涉及一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主要用于产生高亮度和高效率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包括:在透明电极(1)上依次制备空穴电势补偿层(2)、空穴传输层(3)、有机发光层(4)、绝缘层(5)、有机发光层(4)、电子电势补偿层(7)和背电极(8)。将绝缘层(5)设在有机发光层(4)内,这种结构大大改善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互扩散、注入的空穴及注入的电子平衡,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