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4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96558.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C7/06 , C21C7/10 , C21C7/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B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合金钢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00M钢用真空自耗电极及其无Al脱氧精炼方法。本申请公开的真空自耗电极的无Al脱氧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炉冶炼、LF精炼、RH真空脱气、浇铸;电炉冶炼出钢时:氩气流量为1.5‑2.5NL/min/吨钢,出钢量达到50‑90wt%时,加入高碱度低熔点精炼渣7‑10kg/吨钢;LF精炼:依次采用碳电极脱氧、钙处理脱氧;全程禁止采用铝脱氧。本申请利用上述精炼方法,降低了真空自耗电极的杂质元素和五害元素含量;利用该真空自耗电极制备300M钢材料,可以提高钢材纯净度,使钢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8278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335892.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2F9/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06 , C22C38/10 , C22C38/14 , C22C38/08 ,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5 , B22F1/065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40/2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LM用1900MPa级超高强钢的低成本粉末制备方法与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用金属材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VIGA法制备SLM工艺用超高强度钢15~53μm范围的粉末成本较高的问题。一种SLM用1900MPa级超高强度钢的低成本粉末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合金块放入坩埚内;步骤2、抽真空,压力降至5Pa以下时,充入氩气,再抽真空;步骤3、熔炼室含氧量<50ppm时,合金加热;步骤4、然后通过漏嘴进行雾化制粉;步骤5、将筛分所得金属粉末进行密封包装。本发明的15~53μm粒度范围细粉收得率可达到50%以上,用本发明金属粉末匹配的打印工艺与热处理工艺,使得最终SLM成品件致密度(56)对比文件CN 111020402 A,2020.04.17CN 111057922 A,2020.04.24CN 113070488 A,2021.07.06US 2021178467 A1,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CN116275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77991.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2F10/64 ,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B33Y40/2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强度钢热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增材制造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及AerMet100超高强度钢。本发明的高温热处理消除了增材制造AerMet100超高强度钢因增材制造形成的原始凝固组织,提高了原始组织的均质性,得到了均匀化的马氏体组织(主要是板条状马氏体组织,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组织以及细小的M2C碳化物),在保持材料抗拉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断裂韧度。实施例的数据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抗拉强度≥1980MPa,断裂韧度≥86MPa·m1/2。
-
公开(公告)号:CN114406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09070.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盲孔风扇轴组合加工模具及旋转近净成形工艺,加工模具,包括下模、与下模配合的压模和上模,下模内部形成有挤压模腔,所述下模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上模包括盲孔挤压杆,盲孔挤压杆上套设有辅针器,还包括驱动盲孔挤压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盲孔成形杆。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单一火次整体加热、一体化空心整体成形的特点,锻件整体变形充分均匀,金属流变连续随形,组织致密,表面质量好,大幅度提高锻件整体的流线完整性、应力均匀性和组织性能一致性,材料利用率高,降低生产成本。上模挤压形成第二盲孔的过程中,驱动盲孔挤压杆转动,形成旋转式的挤压,使得成型后的风扇轴类锻件具有更高的抗扭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824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1924.3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棒材挤压润滑剂旋转喷涂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内铺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用于放置坯料;所述旋转框架一端设置有模具,另一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旋转框架和模具的径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虚拟直线上;所述旋转框架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缸体,所述缸体内侧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喷射润滑剂。本发明可以改善棒材挤压过程中的润滑条件,提高挤压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494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176913.3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低密度高塑性NiAl增强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 0.5‑1.5%,Mn 10‑30%,Al 5‑12%,Ni 5‑15%,其他可含有Cr0‑5%,Nb0‑0.2%,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如Si、Ti等。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电渣重熔工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低密度高塑性和超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密度达到6.5‑7.2g/cm3、拉伸强度达到135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87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176027.0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密度超高强度Co增强镍基高钨耐热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耐热合金技术领域。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o 5‑20%,W 15‑35%,其他可含有Ti 0‑3%,Al 0‑3%和Nb 0‑8%,其余为Ni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如稀土等。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电渣重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高密度和更高强度,密度达到9.0‑11.0g/cm3、冲击韧性达到80J/cm2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8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6500.0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Co-free复合强化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20-0.50%,Cr 1.0-5.0%,Ni 10.00-30.0%,Al 0.50-3.0%,Mo 1.0-5.0%,W≤2.0%,V≤0.30%,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和抗过时效能力,节约了战略资源Co元素含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85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3147.6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钼强化10Ni7Co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20-0.45%,Cr0.5-3.5%,Ni7.00-12.0%,Co5.00-8.00%,Mo1.0-4.0%,V≤0.30%,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和抗过时效能力,较低的淬火温度,较好的晶粒度和组织;节约了战略资源钴元素含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5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4868.1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52
Abstract: 一种钨、钼复合强化高钴镍高韧性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1、一种钨、钼复合强化高钴镍高韧性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20-0.40%,Cr0.5-3.0%,Ni8.00-15.0%,Co8.00-15.00%,Mo1.00-5.00%,W1.0-3.0%,V0.05-0.20%,Ti≤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的优点,提高了材料回火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