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极片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4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3075.7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芯极片孔隙率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芯极片孔隙率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排出电芯极片孔隙中的气体,将测试液体充满电芯极片的孔隙,确保最终电芯极片的孔隙中的气体充分被测试液体所替代;对电芯极片上的测试液体进行固化;计算获得电芯极片的孔隙率k=(m2‑m1)/(ρ*V),其中,m1表示电芯极片吸附测试液体前的质量,m2表示电芯极片吸附测试液体后的质量,ρ表示测试液体的密度,V表示电芯极片的总体积。对电芯极片上的测试液体进行固化,则可以确保使测试液体固化在电芯极片的孔隙中不再流出,避免后续称重过程中测试液体流失,有利于获得精准的孔隙率。

    一种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15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88770.8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电机控制器包括IGBT芯片和热敏电阻,包括:在电机控制器运行的过程中,持续获取IGBT芯片与热敏电阻之间的实际热损耗;根据各采样时刻的实际热损耗,获取相邻的极小实际热损耗和极大实际热损耗;极小实际热损耗的采样时刻在极大实际热损耗的采样时刻之前;获取实际热损耗为极小实际热损耗时,热敏电阻的第一检测温度;获取实际热损耗为极大实际热损耗时,热敏电阻的第二检测温度;根据极小实际热损耗、极大实际热损耗、第一检测温度和第二检测温度,获取冷却系统的故障情况,能够对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进行准确的检测,且检测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冷却系统故障检测效率。

    一种功率模块的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97614.8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的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保护方法包括:获取温度传感器的采样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功率模块之间的热阻抗和电机的需求电流值;根据采样温度、热阻抗、功率模块的最大允许结温值和预设损耗‑电性参数关系确定功率模块的最大允许电流值;根据最大允许电流值和需求电流值确定最终输出电流,并根据最终输出电流输出电流信号至功率模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结合热阻抗、最大允结温值和预设损耗‑电性参数关系确定最大允许电流值,根据最大允许电流值和需求电流值确定是否对电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出电流限值,提升了峰值电流的输出能力,同时保证了功率模块结温安全可控。

    一种电磁仿真模型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65587.3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仿真模型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测量并分析电机的空载摩擦损耗、轴承机械理论损耗、直流铜耗和交流铜耗。利用空载摩擦损耗,获得电机的风摩损耗和轴承机械实际损耗。利用轴承机械理论损耗和轴承机械实际损耗计算磁滞损耗,再结合其他损耗计算涡流损耗。通过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获得电机的铁损实测值。利用风摩损耗、轴承机械理论损耗、直流铜耗和交流铜耗对电磁仿真模型进行初步校正,得到校正后的铁损仿真值。比较铁损实测值与铁损仿真值,根据误差对模型的铁耗系数进行进一步校正,直至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损耗分析和模型校正,有效提高了电磁仿真模型的仿真精度。

    一种电机绕组铜线质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092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057.8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铜线质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机设计开发技术领域,获取电机的预设温度下的线电阻值和并连支路数,确定电机的电机类型,并根据电机类型确定其对应的绕组电阻率、绕组横截面积和并绕根数,根据绕组电阻率、绕组横截面积和线电阻值,得到电机绕组单相长度,根据电机绕组单相长度、绕组横截面积、并连支路数和并绕根数,确定电机绕组铜线质量。

    电机径向电磁力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60247.7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径向电磁力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电机径向电磁力的确定方法中,首先采集电机的壳体表面目标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幅值。然后基于预设的传递函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电机有限元模型中定子齿面到目标位置的传递函数。最后基于预设的径向电磁力计算公式、振动加速度幅值和传递函数,计算得到电机的定子齿面的径向电磁力。由此可知,本申请基于实际环境下实测的电机壳体的振动加速度幅值,考虑了电流谐波以及转子偏心等因素的影响,然后反向计算出作用在电机的定子齿面的径向电磁力,提高了识别计算径向电磁力的准确性。

    一种换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7755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9661.2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若检测到AMT换挡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则根据换挡请求确定摘挡过程中换挡电机的占空比与第一换挡电磁阀和第二换挡电磁阀的挂挡指令的对应关系,控制第一换挡电磁阀和第二换挡电磁阀的状态,使得车辆完成摘挡;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调整为与换挡请求的需求挡位相匹配的转速,根据第一选挡电磁阀和第二选挡电磁阀的挂挡指令控制第一选挡电磁阀和第二选挡电磁阀的状态,使得车辆完成调速;根据换挡请求以及第一换挡电磁阀和第二换挡电磁阀的挂挡指令控制第一换挡电磁阀和第二换挡电磁阀的状态,使得车辆完成换挡。实现了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策略兼容气动执行机构控制策略,增强了软件覆盖性和灵活性。

    一种换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775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9660.8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车辆存在换挡请求,则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为0;若检测到AMT换挡执行机构为电动执行机构,则根据换挡请求确定摘挡过程中换挡位置与换挡转换系数的对应关系,并控制换挡电机的占空比和转向,使得车辆完成摘挡;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调整为与换挡请求的需求挡位相匹配的转速,同时根据换挡请求确定选挡过程中选挡位置与选挡转换系数的对应关系,并控制选挡电机的占空比和转向,使得车辆完成调速;根据换挡请求以及换挡位置与换挡转换系数的对应关系控制换挡电机的占空比和方向,使得车辆完成换挡。实现了气动执行机构控制策略兼容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策略,增强了软件覆盖性和灵活性。

    一种基于工况的电机损耗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81116.1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工况的电机损耗优化方法及装置,获取电机在各个工况下的损耗,损耗至少包括交流铜耗、直流铜耗、铁耗、风摩损耗和机械损耗,按照预设划分方式将直流铜耗划分为第一直流铜耗和第二直流铜耗,将铁耗划分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获取交流铜耗、第一直流铜耗、第二直流铜耗、磁滞损耗、涡流损耗、风摩损耗和机械损耗各自对应的数值,按照预设排序方式对各个数值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各自对应的优化顺序和优化方式,并根据优化顺序和优化方式对排序结果进行优化。

    一种电磁仿真模型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5587.3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仿真模型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测量并分析电机的空载摩擦损耗、轴承机械理论损耗、直流铜耗和交流铜耗。利用空载摩擦损耗,获得电机的风摩损耗和轴承机械实际损耗。利用轴承机械理论损耗和轴承机械实际损耗计算磁滞损耗,再结合其他损耗计算涡流损耗。通过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获得电机的铁损实测值。利用风摩损耗、轴承机械理论损耗、直流铜耗和交流铜耗对电磁仿真模型进行初步校正,得到校正后的铁损仿真值。比较铁损实测值与铁损仿真值,根据误差对模型的铁耗系数进行进一步校正,直至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损耗分析和模型校正,有效提高了电磁仿真模型的仿真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