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0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08536.9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均相碱催化常温常压快速制备生物燃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油脂原料,然后依次加入助溶剂和溶有碱性催化剂的短链醇溶液,其中助溶剂用量为油脂原料质量的10~100%,摩尔比为短链醇:油脂=3~4.5:1,碱性催化剂用量为油脂原料质量的0.5~5%,置于控温往复水浴摇床中,在温度20~30℃,低速振荡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5~15min,得到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得率最高达99.4%。本发明制备生物燃料无需高温高压、高速搅拌以及过量的短链醇促进反应进行,即可使油脂与短链醇在均相条件下15min内完成反应。不仅节省了短链醇用量和生产能耗,而且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9068.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脱氢酶催化体系,包括低共熔溶剂和缓冲溶液,所述低共熔溶剂以氯化胆碱或甜菜碱为氢键受体,以羧酸铵盐为氢键供体;将该催化体系用于由酮尤其β位的杂芳基酮合成对应手性胺的反应,以显著提高转化率和产率。本发明的低共熔溶剂无毒无害、易操作、易降解,并能成功提高胺脱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在酮还原胺化过程中的酶活及稳定性,实现对胺脱氢酶催化体系的优化,利于绿色、便捷、低成本酮还原胺化反应方法的开发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28403.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5’‑甲硫基腺苷磷酸化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是在对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序列进行突变而来,所述突变选自下述中的至少一种:H64A、P131D、W114N、L206S、E168Q、F217V、F217S、F217W、R219A、R219Q、R219F、V184A和V184T。本发明还提供其在催化合成2’‑氟‑2’‑脱氧腺苷的应用。本发明的突变体H64A/W114N/L206S比酶活达到1.31U/g,ApMTAP未经突变酶菌株0.11U/g,比酶活提高了大约12倍,即2’‑氟‑2’‑脱氧腺苷的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适用于酶催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5640.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固定化双酶的制备方法,以有机配体和锌金属盐用温和水基方法制备,用包埋的方式固定FDH和CA形成双酶级联,缩短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扩散。将MOF固定化双酶用于酶电催化CO2还原,与含有HNQ及NADH的PBS溶液,在阴极室、质子交换膜和阳极室组成的三电极的H型电解池中进行酶电催化NADH再生还原CO2,阴极室中加入制备的MOF固定化双酶,阳极室电解水产生质子,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NAD+反应实现NADH的连续再生,结合底物富集和NADH电催化再生,提高了级联反应的速率。利用CA对CO2高效捕获从而富集底物,再结合电催化NADH再生使CO2在酶电催化系统中高效还原为甲酸盐。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34011.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胺脱氢酶,是对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脱氢酶进行突变而获得,所述突变包含SEQ ID NO.2的第134、299、300位氨基酸中至少一个突变。本发明还提供编码该胺脱氢酶的核酸,以及其作为催化剂在以潜手性酮和游离氨为底物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而合成手性胺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胺脱氢酶,具有较高的还原胺化活性,其催化活性高,底物适应范围广,产率高且满足99%+立体选择性的要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33996.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手性芳基胺、杂芳基胺、烷基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相对应的潜手性酮为原料,无机氨作为胺供体,水为主溶剂结合助溶剂构成溶剂体系,胺脱氢酶为生物催化剂,NADH为辅酶,偶联葡萄糖与葡萄糖脱氢酶为辅酶再生体系,将酮还原胺化成手性芳基胺、杂芳基胺、烷基胺。本发明利用生物催化剂胺脱氢酶在温和条件下直接将潜手性酮一步法还原胺化成光学纯手性芳基胺、杂芳基胺、烷基胺,副产物只有水。其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得率高,具有步骤经济性、原子经济性、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本发明方法底物适应范围广,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且多种底物在高浓度下产率接近100%,在合成药物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84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62502.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铑电子媒介构建sp2碳杂化的供体‑受体型COF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选择富电子的1,3,6,8‑四(4‑醛基苯基)芘和缺电子的2,2'‑([2,2'‑联吡啶]‑5,5'‑二基)二乙腈为配体,以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为催化剂催化进行缩合制备了sp2c‑COF,将一定量的[Rh(Cp*)Cl2]2负载于sp2c‑COF上,构建光催化剂Rh‑sp2c‑COF,将该光催化剂应用于光酶级联催化,在光照下光催化NADPH再生体系与酶催化加氢体系进行级联,实现C=C键的还原合成手性化合物。该光催化剂所构建的供体‑受体型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Rh配合物的固定促进了电子转移与利用,提高了光催化辅酶再生的效率。此外,Rh‑sp2c‑COF在使用7次之后保留了初始活性的78%,展现了良好的可重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4350.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所述双功能为同时具有γ‑谷氨酰基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两种功能,所述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本发明还提供其在合成谷胱甘肽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可以明显提高谷胱甘肽的生产水平,且合成谷胱甘肽的过程中,体系pH向酸性变化。本发明的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在pH 6.0和pH 10.0下孵育12小时仍有95%以上的剩余活性。本发明首次将谷胱甘肽合成酶应用于谷胱甘肽的制备中,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174603.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固定铑电子媒介构建核壳空心球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空心球形共价有机框架材料(HCOF)为内壳,将联吡啶基团COF(COFBpy)附着在HCOF表面,将一定量的铑系电子媒介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固载于COFBpy上,从而构建核壳空心球异质结光催化剂Rh‑COFBpy@HCOF。将该光催化剂光催化NADPH再生体系与YqjM催化体系进行级联,实现C=C键的还原。该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反应提供了传质通道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将Rh固定在光催化剂的外壳上,可以提高电子利用效率,缩短光生电子的扩散距离。通过调节Rh‑COFBpy的厚度也可以控制电子的产生和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28401.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其氨基酸序列为对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序列进行突变而来,所述突变为:14位的氨基酸残基由F突变为C,和/或,44位的氨基酸残基由K突变为C。本发明还提供其在生产1,5‑戊二胺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在L‑赖氨酸浓度为219g/L条件下,反应2h内L‑赖氨酸转化率达到99.9%。本发明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耐碱性,在pH 9下孵育2h剩余90%活性,在pH 10下孵育2h剩余70%活性,孵育72h仍有29%剩余活性,在碱性条件下不易失活,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