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机系统的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3776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8397.6

    申请日:2015-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7/08 H02M7/53871 H02P27/08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机系统的控制器。所述电动机系统包括DC电源、电力变换器、平滑电容器、三相AC电动机和电流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力变换器,以使得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与第一基准值一致。所述第一基准值是作为当相电流等于第二基准值时的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而被确定的值。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端子间电压与所述第一基准值一致,并且所述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基准值不一致时,校正所述检测值以使得所述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基准值之间的差减小。

    电源系统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5683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52179.0

    申请日:201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0 H02J7/0068 H02M3/158 H02J1/102

    Abstract: 电源系统(5)包括第1直流电源(B1)和第2直流电源(B2)、电力变换器(10)。电力变换器(10)包括分别电连接于第1节点(N1)及第2节点(N2)与第1电力线(PL)之间的第1半导体元件(SM1)及第3半导体元件(SM3)、分别电连接于第1节点(N1)及第2节点(N2)与第2电力线(GL)之间的第2半导体元件(SM2)及第4半导体元件(SM4)、电连接于第1及第2节点之间的第5半导体元件(SM5)以及第1以及第2电抗器(L1、L2)。第1电抗器(L1)与第1直流电源(B1)串联地电连接于第1节点(N1)与第2电力线(GL)之间。第2电抗器(L2)与第2直流电源(B2)串联地电连接于第2电力线(GL)与第2节点(N2)之间。控制装置(100)控制半导体元件(SM1-SM5)所包含的开关元件(S1-S5)的通断。

    电动机控制设备及电动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68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49829.9

    申请日:201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10 H02P6/08 H02P27/06 H02P27/08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控制设备(15)控制电动机系统,该电动机系统包括包含开关元件(Qup)的电力变换器(13)和三相交流电动机(14)。电动机控制设备(15)包括:生成装置(156u、156v、156w),其用于通过分别将对应的三次谐波信号(Vh1、Vh2)加到相电压指令信号(Vu、Vv、Vw)上来产生调制信号(Vmu、Vmv、Vmw);和控制装置(157),其用于基于调制信号中的每一个和载波信号(C)之间的大小关系来控制开关元件。三次谐波信号中的每一个包括这样的信号分量(Vh2):在相的对应一个中,该信号分量将对应的调制信号的信号电平的峰值的绝对值增大到载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峰值的绝对值之上。

    电动机控制器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192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80049466.9

    申请日:2014-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7/06 H02M7/5395 H02M2001/0009 H02P27/08

    Abstract: 提供了控制电动机系统的电动机控制器,该电动机系统包括:电力转换器(13)、平滑电容器(12)、三相AC电动机(14)以及电流传感器(14v,14w)。电动机控制器具有电子控制单元(15)。电子控制单元基于从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Iv*,Iw*)生成的三相电压命令信号(Vu、Vv、Vw)指定(156)目标相,该目标相是具有与第一相电压命令信号最大差别的第二相电压命令信号的相,该第一相电压命令信号具有既非最大信号电平也非最小信号电平的信号电平;以及校正(157v、157w、158v、158w)检测目标相的相电流的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以使得平滑电容器的端子电压(VH)匹配期望电压值。

    负载驱动装置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630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80004462.3

    申请日:2008-02-04

    Abstract: 在混合动力汽车(5)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作为车辆侧部骨架部件的锁扣外加强件(200R、200L)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电力电缆(100)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部分的区间沿锁扣外加强件(200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配置。电力电缆(102)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部分的区间沿锁扣外加强件(200L)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配置。并且,电力电缆(100、102)被配置在分别形成于锁扣外加强件(200R、200L)与作为车辆侧面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部件的中心主体支柱之间的空间部中。

    蓄电池的升温装置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7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022327.8

    申请日:2019-10-25

    Inventor: 高松直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升温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升温。蓄电池的升温装置具备并联连接于蓄电池与负载之间的电容器、与电容器连接的电抗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对第一以及第二开关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及检测电抗器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在判定为满足蓄电池升温模式控制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包括第一控制的蓄电池升温模式控制,该第一控制为,在第一开关单元为接通状态、第二开关单元为断开状态且电容器从充电状态切换成放电状态之后蓄电池电压大于电容器电压的状态下,在从电抗器电流从负载侧向蓄电池侧流动的状态开始电流值大致变为零时,使第一开关单元为断开状态,使第二开关单元为接通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