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64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352311.X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表面自重构改性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能够合成一种具有耐高压及氧稳定表面层结构的正极材料,且该表面保护层与本体结构完美结合,具有一致性。改性材料为具有混合相表面层的富锂正极层状材料。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共沉淀法结合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正极材料;2)将富锂正极材料在磷化氢的气氛下低温处理。本方法通过磷化氢气体低温下对富锂正极材料表面处理,诱导材料颗粒表面化学和结构的自重构,均匀的构成多功能表面保护层,有效地抑制材料表面氧释放,形成耐高电压的稳定界面层,对提高材料的长循环电化学性能起到显著的作用。本发明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工业化应用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406347.9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纳米柱耦合振子的近红外波段线性热光可调超窄带吸收体,属于超构材料吸收体技术领域。该吸收体包括多个周期性结构单元,每个周期性结构单元均为三层结构,底层为金属薄膜,中间层为电介质薄膜,顶层为由四个纳米柱耦合而成的振子,且振子的材料为非晶硅。该吸收体通过采用四纳米柱耦合非晶硅振子能在近红外波段形成一个超窄吸收带,成功实现了近红外波段线性热光可调超窄吸收体的设计。本发明吸收体可应用于微型光学开关,光学调节器和红外伪装。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2928.6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DSSC用新型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光阳极可以表示为Bi1‑xAxFe1‑yByO3/TiO2/FTO,其中:0≤x<1,A=La,Ce,Pr,Nd,0≤y<1,B=Al,Cr,Co,Ni。其制备方法如下:采用涂抹法制备TiO2/FTO光阳极基体,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Bi1‑xAxFe1‑yByO3粉体,在TiO2/FTO光阳极基体上采用涂抹法制备Bi1‑xAxFe1‑yByO3/TiO2/FTO光阳极。本发明采用TiO2光阳极和Bi1‑xAxFe1‑yByO3光阳极形成级联结构,利用Bi1‑xAxFe1‑yByO3对长波长太阳光的吸收TiO2对太阳光吸收的不足,同时两者之间的p‑n异质结界面可提高电子‑空穴的分离传输效率,减少载流子复合,提高DSSC光电转换效率。制备Bi1‑xAxFe1‑yByO3粉体时增加一步急速冷却关键步骤可以减少杂相的生成。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性能提升明显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06347.9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纳米柱耦合振子的近红外波段线性热光可调超窄带吸收体,属于超构材料吸收体技术领域。该吸收体包括多个周期性结构单元,每个周期性结构单元均为三层结构,底层为金属薄膜,中间层为电介质薄膜,顶层为由四个纳米柱耦合而成的振子,且振子的材料为非晶硅。该吸收体通过采用四纳米柱耦合非晶硅振子能在近红外波段形成一个超窄吸收带,成功实现了近红外波段线性热光可调超窄吸收体的设计。本发明吸收体可应用于微型光学开关,光学调节器和红外伪装。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81270.7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菌藻一体式生物产能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藻一体式生物产能装置,它要解决现有菌藻耦合产能系统的产能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菌藻一体式生物产能装置包括细菌反应区、滤膜、微藻反应区、光照系统和两个气体流量计,在反应器的底板上设置有滤膜,反应器通过滤膜分隔成细菌反应区和微藻反应区,反应区中分别填充有废水,在细菌反应区中接入细菌,在微藻反应区中接入微藻,在微藻反应区一侧设置光照系统,细菌反应区密封盖上的排气口与细菌反应区气体流量计相连,微藻反应区密封盖上的排气口与微藻反应区气体流量计相连,且细菌反应区的工作体积小于微藻反应区的工作体积。本发明一体式生物产能装置可以显著提高生物产能效率和废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543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93811.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振实密度、高倍率与长寿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Lia(MnxNiyCoz)1−a]O2。制备方法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锰镍钴碳酸盐球形前驱体;将锰镍钴碳酸盐球形前驱体与锂源进行均匀混合、煅烧,获得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水热后处理,得到高振实密度、高倍率与长寿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晶体成核控制剂与络合剂的共同作用,降低共沉淀体系的结晶表面能,提高材料振实密度,利用锰镍钴多金属协同作用提供高放电容量,利用水热固液界面反应降低二次颗粒表面镍锂混排层厚度与混排比例,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增强材料倍率容量,并提升材料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2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810015522.7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1/04 , C10L3/08 , C02F103/20
Abstract: 一种推流式反应器及其利用牛粪产沼气的调控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及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技术中能源回收的效率、有机质利用率和甲烷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处理纤维物质含量高的底物。本发明的主体反应器内部被沿着长边方向的隔板分成两个反应室,反应室被沿着短边方向的隔板分成十个气室,主体反应器上还设有出气管、取样管、进料口、出料口,及外部设置保温装置。本发明方法:一、参数调控;二、启动;三、稳定运行。本发明实现了高固率畜禽粪污、纤维物质及污泥的厌氧消化产沼气,具有无堵塞免维护、结构简单、造价低、效率高、运行稳定、易调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14578.7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基催化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铂基催化剂与石墨烯制备而成,其中石墨烯所占质量分数为20~80%。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一、称取铂基催化剂和氧化石墨,然后加入溶液,均匀混合得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超声波分散1~3h,得混合浆液;三、将混合浆料置于反应釜中,在120~180℃条件下加热1~12h,得到材料B;四、将材料B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80℃真空干燥,得到铂基催化剂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由于三维石墨烯骨架具有微米级多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与产物的扩散,减小了传质阻抗,同时由于铂基催化剂包覆在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之内,有效的减少了铂在高电位下的溶解,明显提升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39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53271.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B82Y30/00 , H01M4/8825 , H01M4/9041 , H01M4/9083 , H01M4/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基/钼基化合物-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铂基/钼基化合物-碳催化剂由铂与钼基化合物-碳载体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钼基化合物前驱体、碳材料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分散1~3h;二、将其放入水浴锅中70~90℃进行加热搅拌,得到混合物A;三、将混合物A干燥,并放入有惰性气氛保护的管式炉中进行热退火处理,得到材料B,即钼基化合物-碳载体;四、将材料B作为载体,用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法制备铂基催化剂,得到铂基/钼基化合物-碳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将钼基化合物与碳材料复合,提供了更多的含氧基团,为铂粒子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从而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52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14578.7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1 , H01M4/88 , H01M4/88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基催化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铂基催化剂与石墨烯制备而成,其中石墨烯所占质量分数为20~80%。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一、称取铂基催化剂和氧化石墨,然后加入溶液,均匀混合得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超声波分散1~3h,得混合浆液;三、将混合浆料置于反应釜中,在120~180℃条件下加热1~12h,得到材料B;四、将材料B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80℃真空干燥,得到铂基催化剂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由于三维石墨烯骨架具有微米级多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与产物的扩散,减小了传质阻抗,同时由于铂基催化剂包覆在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之内,有效的减少了铂在高电位下的溶解,明显提升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
-
-
-
-
-
-
-
-